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树形美观、绿化效果明显的雪松在各地栽植数量大幅增加,由于苗木来源不一而同,缺乏检疫,天敌少,重视程度不够,防治措施不得力等原因,雪松长足大传播、扩散、蔓延的范围越来越大,给生产经营、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雪松长足大蚜 防治措施 化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淡水鱼水霉病是淡水鱼养殖常见的疾病之一,已严重威胁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人工养殖极易大面积发病,损害经济效益。本次解析淡水鱼水霉病病因与流行特点,阐述该病害的主要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与预防策略,以期减少该病害的发生概率,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 标签: 淡水鱼 发病 防治 对策 治疗
  • 简介:摘要:小麦赤霉病作为影响小麦生长最严重的一种病害,会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在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时,需要对其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危害程度等信息全面把握,提高防治效果。本文结合小麦生长实际情况,对赤霉病流行发病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建议。

  • 标签: 小麦种植 赤霉病 发病特点 防控
  • 简介:摘要:小麦生产经常受病虫害的影响,小麦赤霉病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最重要的世界性病害之一,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在全球病害中居第二位。培育和应用抗赤霉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危害的根本途径。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危害形势 防控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一种变应性肺疾病,儿童临床症状常缺乏特异性,在我国儿童ABPA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规范等问题。为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组织机构牵头,组织国内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本共识重点介绍了儿童ABP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儿科医师对ABPA的认识,规范儿童ABPA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旨在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15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结果15例ABPA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52±13)岁。其中1例有支气管哮喘家族史。在确诊前,曾被误诊为肺结核4例,肺炎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支气管扩张2例,嗜酸粒细胞增高性肺炎1例。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均升高,9例(60%)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4例血清特异性烟曲霉IgG抗体升高,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真菌++,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高通量测序提示烟曲霉阳性。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和(或)双侧多发斑片状影,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及黏液栓形成,7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查外周血癌胚抗原不同程度升高,全身检查及后期随访中未发现肿瘤病灶,且经过原发病治疗后外周血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结论ABPA的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及支气管扩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上肿瘤标志物的干扰,使其极易被漏诊及误诊。提高对ABPA的认知,使其得到早期发现及治疗,从而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 标签: 肺曲霉菌病 免疫球蛋白E 嗜酸粒细胞增多 支气管扩张 诊断
  • 简介:摘要: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一种重要病害,是由禾谷镰孢杆菌引起的,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严重危害了小麦的产量和粮食安全。本文介绍了近几年小麦赤霉病常见的发病情况、发病类型、小麦种子抗性的鉴定和发展、病害防治和流行预测,为进一步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防治 症状 技术
  • 简介:内容摘要: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小麦各主要产区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对产量危害较大,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以选用抗菌品种为基础,以药剂拌种作为重要措施,以农业防治紧抓不放,以化学防治为重点,将小麦赤霉病控制好、防治好,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流行规律 防治技术
  • 简介:内容摘要: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主要病害之一,在整个生长期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近年来保护地栽培黄瓜,发病更为普遍。做好各阶段黄瓜霜霉病防治工作,对黄瓜增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黄瓜 霜霉病 防治
  • 简介:摘要:为了验证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选用航空植保专用药剂8%丙硫菌唑·戊唑醇水性制剂与对照常规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进行了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喷施航空植保专用药剂处理小麦赤霉病的病穗率、病指防效分别为79.26%、83.73%,显著高于植保无人机喷施常规药剂处理,与电动喷雾器喷施常规药剂处理相比防治效果和增产幅度也没有降低。另外,药剂处理各小区小麦生长正常,未发现药害症状。因此,在今后的植保无人机防治小麦赤霉病作业中,可推广使用8%丙硫菌唑·戊唑醇水性制剂。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植保无人机 8%丙硫菌唑·戊唑醇水性制剂 防治效果
  • 简介:摘要:应用无人机开展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预防效果示范,为今后大面积防控提供技术依据,麦甜组合(20%氟唑菌酰羟胺+25%丙环唑)在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年份防治效果达89.6%,表现很好。

  • 标签: 小麦赤霉病 防效 示范
  • 简介:摘要毛霉病是一种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疾病,其可累及多个器官,当其侵及肺部可引起肺毛霉病。肺毛霉病临床少见,通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影像可表现为实变、结节团块影[1],对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影像往往无特异征象。本文报道1例罕见的以双肺弥漫结节为影像表现且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的肺毛霉病,以期提高临床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曲霉过敏引起的一种变应性肺部疾病,表现为支气管哮喘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可伴有支气管扩张。该病并不少见,但由于该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标准不一,且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检查,临床上存在诊断不及时、治疗不规范等情况。为了提高ABPA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推动相关领域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有关专家于2017年制定了《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第一版共识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对于提高ABPA的诊治水平发挥了作用。近5年来有关ABPA的研究和诊治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进展,包括对发病机制的新认识,对诊断标准的探讨,以及有关糖皮质激素、抗真菌药物和生物制剂治疗的研究证据;专家组在充分掌握上述新进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对共识进行了修订。

  • 标签:
  • 简介:摘要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是由烟曲霉致敏所引起的一种气道高反应疾病。在我国,ABPA主要与哮喘合并,常常表现为哮喘控制不良和反复出现的肺部阴影。ABPA治疗的基础是口服激素,而口服激素的剂量与疗程、吸入激素应用的适用人群、抗真菌治疗的地位以及生物制剂治疗的潜在获益等临床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有关ABPA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循证收集与整理总结,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糖皮质激素 抗真菌治疗 生物制剂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2021年接受烟曲霉特异性IgG检测的18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8~79岁。全部病例均有哮喘病史或咳喘症状,烟曲霉特异性IgE均阳性;血清总IgE>500 U/ml者16例,其中血清总IgE>1 000 U/ml者13例。在其他诊断指标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109/L者16例;肺部CT显示有支气管扩张者15例;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G阳性(>120 AU/ml)者10例。烟曲霉特异性IgG阳性与阴性病例比较,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支气管扩张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发现,ABPA患者烟曲霉特异性IgG阳性率>50%,对ABPA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 标签: 曲霉菌病,变应性支气管肺 哮喘 烟曲霉特异性IgG 烟曲霉特异性IgE
  • 作者: 高立伟 殷菊 焦安夏 郭琰 徐保平 申昆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2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介入肺科,北京 100045,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 简介:摘要对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收治的l例囊性纤维化(CF)并反复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伴咯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儿童CF并发ABPA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患儿,男,15岁4个月,以反复咳嗽、咳痰起病,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血清总IgE>500 IU/mL,烟曲霉特异性IgE及IgG阳性,肺部CT提示中心型支气管扩张,伴高密度黏液栓,最初诊断为ABPA。进一步查汗氯89 mmol/L,基因结果提示CFTR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2909G>A,来自父亲;c.3310G>T,来自母亲),诊断为CF并发ABPA,临床予糖皮质激素及抗真菌治疗,停药后反复,出现大咯血后行右上肺叶切除术,术后2年再次出现ABPA,目前随访中。CF是一种少见的单基因遗传病,预后差。当CF患儿并发ABPA时,治疗难度大,易反复,早期识别及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囊性纤维化 咯血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不同剂量激素联合伏立康唑对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例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正常剂量)和实验组(少剂量),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激素联合伏立康唑对治疗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使用小剂量激素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率有所降低。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伏立康唑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