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木糖还原是酵母代谢木糖发酵的关键之一。根据已报道的木糖还原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从休哈塔假丝酵母中克隆得到1110bp大小的片段。将木糖还原基因亚克隆到酿酒酵母的整合表达载体p406ADH1中,醋酸锂转化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pYX-AK-xyl1转化到酿酒酵母W5,对阳性转化子进行活测定,结果表明,以辅酶DANH和NADPH为底物诱导,转化子均表现出活性,活分别为6.513U/mg和7.080U/mg,是受体菌W5活的1.4倍(NADH)和1.3倍(NADPH),其活比为0.919。

  • 标签: 休哈塔假丝酵母 木糖还原酶 重组酿酒酵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关于神经氨酸抑制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是针对活性位点进行药物设计。本文根据神经氨酸抑制的结构,活性,结合国内外文献的介绍,合成一种新的神经氨酸抑制

  • 标签: 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合成分析
  • 简介:比伐卢定是2000年被FDA批准上市的抗凝血药物,它通过直接抑制凝血发挥抗凝作用,已被批准应用于PCI/PTCA、HIT/HITTS、ACS等领域。现有研究表明比伐卢定在临床抗凝治疗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可以用于常规治疗方案(肝素与糖蛋白IIb/IIIa抑制)的替代治疗,而且可以降低出血风险和死亡率。本文主要介绍凝血直接抑制比伐卢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总结分析其安全性及经济效益,并且结合国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其在国内的临床运用前景。

  • 标签: 比伐卢定 凝血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经济效益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转基因食品的胰蛋白抑制活性,为建立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提供数据。方法首先通过探讨胰蛋白-底物-胰蛋白抑制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胰蛋白抑制荆活性测定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胰蛋白抑制活性及与亲本食品的差别。结果所检转基因食品胰蛋白抑制活性大多与亲本食品差别不大,尽管个别产品出现胰蛋白抑制活性增高或降低现象,但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在规范检测技术前提下加强对非转基因食品基础数据建设对制定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 基因修饰 胰蛋白酶抑制剂 营养评价
  • 简介:其实一切降糖药物的开发,无论从过去或现在,都在糖尿病治疗的历程中,从不同的侧面发挥着可观的作用,显示着自己的优势!早在10年前美国糖尿病学会就提出:糖尿病专业医生,“一定要把防治心血管并发症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主题”!今从这个侧面,

  • 标签: 糖苷酶抑制剂 心血管疾病 治疗 美国糖尿病学会 心血管并发症 降糖药物
  • 简介:我们在进行微生物来源的5-脂氧合抑制的筛选过程中,得到了一株具有活性的曲霉菌F06Z-509。经过对其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三个活性化合物,分别为F06Z-509-A,B和C。通过对它们核磁和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与已知化合物butyrolactoneⅡ,Ⅰ和Ⅲ相同。它们对5-脂氧合都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IC_(50)值分别为21.43,22.51和11.83μg/mL。它们对5-脂氧合抑制活性未见报道。

  • 标签: 5-脂氧合酶抑制剂 BUTYROLACTONES 真菌代谢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III抑制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为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试验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米力农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5天。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连续5天。治疗5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及观察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评价,观察组患者显效率84%,有效率11%,无效率5%,总有效率9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Boston计分评价,观察组患者显效率33%,有效率50%,无效率17%,总有效率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彩指标较前均明显改善,FS、EF、SV用药后较用药前增加,左房前后径、左房左右径、左房上下径、左房内径、右室内径、LVEDD、LVSDD、LVEDV、LVESV用药后较用药前缩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的比例反应无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使用米力农注射液能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米力农,多巴酚丁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有效性,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短链烯辅酶A水合1(ECHS1)基因导致线粒体短链烯辅酶A水合1缺乏症(ECHS1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就诊于徐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ECHS1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复习。结果患儿男性,年龄6个月4 d,急性起病,临床以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竖头尚可,不能翻身、独坐,不能追视,不能逗笑出声,四肢肌张力增高。入院检查示血乳酸水平升高至6.2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左侧大脑半球脑膜异常强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该患儿ECHS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563C>T(p.A188V)和c.5C>T(p.A2V),患儿父亲携带c.563C>T突变,母亲携带c.5C>T突变,均为错义突变。结论ECHS1基因以错义突变为主,大部分为复合杂合突变,少部分为纯合突变。ECHS1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ECHS1D常累及婴幼儿,发病相对较早,临床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障碍等,头颅MRI可存在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对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和MRI基底节异常信号的病例,应考虑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烯酰辅酶A水合酶1缺乏症 ECHS1基因 乳酸 运动发育迟缓
  • 简介:本文参考文献报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ACEI)药物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综述了ACEI的作用机制、分类、药动学与药效学特点、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应用ACEI提供参考。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型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要使用环氧合-2抑制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对新型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在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环氧合-2抑制的使用数量和销售金额处于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新型选择性环氧合-2抑制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占有主导地位。

  • 标签: 环氧合酶-2抑制剂 用药分析 用药研究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和不孕。该病己成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在育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且有明显上升趋势,有“现代病”之称。80%的病人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孕,严重地影响中青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芳香化酶抑制剂 中青年妇女 子宫内膜组织 子宫腺肌病 生长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芳香化抑制在不孕症促排卵中的治疗效果。得出结论芳香化抑制在不孕症促排卵中有良好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具有经济、方便的优点。

  • 标签: 来曲唑 氯米酚 尿促性素 排卵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治疗肾内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我院在2019年9月至2019年9月收入与治疗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探究不同生化褐变缓聚剂对智慧果生物催化剂(多酚催化)活性的抑制机理,采用磷酸缓冲液构建智慧果汁模拟系统,选取智慧果中含量较多的酚类物质绿原酸作为试验对象,以磷酸缓冲液为智慧果汁模拟系统,选取乙酸、乙胺四乙酸Na2等及植酸为缓聚剂,通过模拟试验探究缓聚剂对绿原酸模拟智慧果汁酵素生化褐变特性的影响,揭示缓聚剂对智慧果汁多酚催化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缓聚剂对多酚催化抑制机理差异较大,其中4-HR和乙酸对多酚催化抑制作用为竞争性抑制,植酸为混合性抑制。该探究可为利用缓聚剂控制智慧果汁生化褐变提供理论依据。以邻苯酚为底物,对澳洲青苹中的生物催化剂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智慧果汁 生化褐变缓聚剂 酵素生化褐变 多酚催化酶
  • 简介: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抑制临床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就该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和目前的临床实验作一评述.结果与结论:基质金属蛋白抑制对于多数癌症患者来说是易于耐受的,但需长期给药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长期治疗无耐药现象产生;它可抑制肿瘤的发展,使肿瘤保持稳定,并阻止肿瘤的播散和转移,但不能使肿瘤完全消退;与常规化疗联合应用疗效更佳.随着几种基质金属蛋白抑制药物3期临床实验的开展,其治疗方案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更完美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抑制剂 MMPS 血管新生 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内科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72例实验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肾内科疾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分成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行普通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治疗,将两种治疗结果分析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4.44%vs77.78%),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肉眼血尿消失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水肿消失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内科疾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肾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