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toxictype)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特点为突起高热、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休克和昏迷。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好发于夏秋季。目的讨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护理心得。方法配合治疗对患儿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面色、脉搏、血压、手足温度、尿量、呼吸等,详细记录、专人护理。

  • 标签: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最新引进的一台美国进口BDBBLCRYSTAL细菌鉴定仪的各影响因素以便指导日常工作。方法综合各种影响因素通过操作标准菌株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整个细菌鉴定过程,从而掌控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情况。结果(1)菌悬液麦氏度过低如0.3和(或)培养时间过短如<16小时就有可能出现错误的鉴定结果。(2)使用金属接种环配制菌悬液将导致鉴定无结果或需温育时间延长。(3)使用菌菌龄太长和(或)温育时间过长将导致鉴定无结果。(4)菌悬液不均匀将导致鉴定无结果。结论要得到正确的鉴定结果必须严格遵循使用菌龄<24小时菌落,利用非金属配制麦氏度0.5左右的均匀的混悬液,温育时间控制在18-24小时。

  • 标签: BD BBL CRYSTAL 细菌鉴定仪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细菌L型培养结果在临床感染诊疗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对503例患者尿标本选用普通培养和细菌L型培养方法进行检测,并对阳性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结果503例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细菌320株,其中普通型阳性菌95例,L型阳性115例,普通型与L型混合感染110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所得,所有细菌L型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在感染性疾病中与细菌L型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尿液L型细菌培养可提高感染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感染疾病 细菌培养 细菌L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入组58例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联合整肠生治疗。结果根据临床疗效评分标准,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孢克肟联合整肠生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效果优于阿莫西林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细菌性肠炎 临床治疗 头孢克肟 整肠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福平灌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两组疗效比较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大便成形时间及大便次数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利福平灌肠是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的较佳疗法。

  • 标签: 利福平 灌肠 细菌性痢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病史结合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已婚妇女常见病之一,发生率高,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若治疗不彻底可发展成为顽固性细菌性阴道病,甚至引起上行感染导致盆腔炎、不孕等严重后果。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细菌趋药性算法是优化领域中新的仿生进化算法.该算法利用细菌在引诱剂环境下的应激反应动作来进行函数优化。在介绍细菌趋药性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参数对算法的影响,给出一种新的改进模型,并进行了函数优化仿真实验,给出了相应的结果比较。

  • 标签: 细菌趋药性算法 函数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细菌学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通过痰涂片检查、分枝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了解本地区分枝杆菌耐药疫情,为结核病诊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市辖区内各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2009年6—8月的11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160份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及异烟肼(H)、利福平(R)、乙胺丁醇(E)、链霉素(S)4种药敏试验结果分析。结果(1)160份标本中即时痰21份,夜间痰61份,晨痰78份,分别占13.1%、38.1%和48.8%。(2)160份标本中粘液痰76份,干酪性痰72份,血痰9份,唾液3份,分别占47.5%、45.0%、5.6%和1.9%。(3)160份标本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141份涂阳培阳,7份涂阴培阳,12份涂阳培阴,涂阳培阴率7.5%(12/153)。(4)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试验90例,55例敏感,单耐15例,多耐7例,耐多9例,非结核分枝杆菌4例。结论选择采集时间是晨痰和夜间痰,标本性状为干酪痰或粘液痰进行培养阳性率明显提高。传统的酸性改良罗氏培养基不仅能了解分枝结核杆菌有无生长和繁殖能力,还为进一步试验(药敏、菌型鉴定)提供了基础,发现耐药结核病人尤其是耐多药病人对结核病控制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痰标本 痰直接涂片法 痰分枝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考察蓝域染色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确定蓝域染色剂的有效稀释浓度和细菌内毒素限值。结果:蓝域染色剂在稀释16倍后对细菌内毒素实验无干扰作用,其细菌内毒素限值符合规定。结论:该产品可以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 标签: 细菌内毒素 干扰试验 鲎试剂
  • 简介:据美国《大众科学》网站近日报道,随着计算机元件变得越来越小,用传统方法制造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困难.这意味着制造出未来的纳米硬盘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为此,英国利兹大学和日本东京农工大学的科学家正谋求磁性细菌的帮助。他们表示,能

  • 标签: 生物计算机 细菌 磁性 《大众科学》 东京农工大学 英国利兹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尿培养细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性,为尿路感染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对662株尿培养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根据K-B法对药物敏感度进行试验。结果革兰阴性菌共399株,占60.27%;革兰阳性菌共263株,占39.73%。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达100.00%;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4.58%、64.54%。结论尿培养细菌的种类繁多,细菌的耐药性日趋增加,临床医师应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开发及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尿路感染 细菌 细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临床实验室的作用就是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健康状况的评估提供可靠的、科学的信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量先进仪器和技术的采用,临床实验室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否向临床提供高质量(准确、可靠、及时)的检验报告,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满足患者和临床的要求是检验工作的核心问题。

  • 标签: 分析前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注意事项
  • 简介: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代医学材料和许多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器官组织表面均发现有细菌生物被膜。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被膜与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顽固性感染疾病反复发作有关,尤其是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已成为引起很多严重感染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我们对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细菌生物被膜 防治 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细菌性阴道炎的患者344例,均符合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硝唑,观察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阴道置入甲硝唑栓局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84%,对照组总有效率92.44%,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甲硝唑及阴道置入甲硝唑栓局部治疗维持阴道内菌群的平衡,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日常加强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 标签: 细菌性 阴道炎 甲硝唑 甲硝唑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杆菌科细菌的培养及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方案。方法分析肠杆菌科细菌87份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细菌鉴定按常规方法培养分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应用M-H培养基,以K-B纸片法进行11种抗菌药物的监测。结果判读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NCCLS)制定指南进行试验质量控制。结果培养结果大肠埃希氏菌41株,肺炎克雷伯肺炎亚种22株,产酸克雷伯菌11株,阴沟杆菌7株,其它6株。对氨苄西林(AMP)的耐药率几乎100%,对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FEP)的耐药率竟也高达40%左右,对头孢唑啉(CFZ)、西力欣(CFX)、头孢噻肟(CTX)的耐药率均大于50%,产酸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CFZ)和氨曲南(ATM)的耐药率高达80%以上。结论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用药要严格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不要盲目滥用抗生素。监测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肠杆菌科 培养 耐药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尿液细菌培养,来监测分析尿路感染患者常见的致病菌分布状况以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期望能够用实验结果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1年5月间来我院的门诊及住院的泌尿系感染病人中尿培养的920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定量接种环法进行细菌培养,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生产的VITEK―AMS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仪鉴定细菌,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结果1982份无菌尿的细菌培养标本中共检出920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为最为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属为主,其中粪肠球菌最为常见;真菌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5.6%)、肺炎克雷伯菌(8.1%)、铜绿假单胞菌(7%)、变形杆菌(4.5%),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低(0%~29%),革兰阳性球菌占23.8%,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真菌占11%,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耐药率为0。结论临床医生平时工作中必须遵守抗菌药物应用原则,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和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尿液 细菌培养 药敏 细菌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病人感染的细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我科送检的874份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4份标本中革兰阳性球菌占13.2%,革兰阴性杆菌占72.4%,真菌126株,占14.4%。革兰阳性球菌除对万古霉素无耐药外,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ICU病人感染率高,耐药情况严重。为控制感染及耐药性播散,应尽早对病人做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提供准确的信息给临床医生,以便严格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ICU 感染 耐药性 细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