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质量控制的作用以及措施。方法本院于2010年起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实施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总结其有效措施,并将实施该措施前后5年时间内本院免疫检验结果的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前甲状腺功能检验变异指数为(56.2±4.8),血清胰岛素(INS)为(68.6±5.7),C肽(C-P)指数为(62.5±2.9),胰岛素抗体(IAb)指数为(58.3±4.8),甲胎蛋白(AFP)指数为(46.5±4.5),癌胚抗原(CEA)指数为(61.4±6.8),钙125指数为(52.6±4.2),钙199指数为(48.6±5.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指数为(61.5±3.5),高于实施后的(31.3±3.5)、(39.5±5.1)、(38.2±3.5)、(26.5±3.3)、(24.8±3.6)、(40.5±3.5)、(30.2±3.8)、(28.5±3.9)、(38.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工作中实施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质量,并减少变异情况的发生,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免疫检验分析 质量控制 作用与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4例处于增殖期的低危组婴儿血管瘤患儿,使用2%盐酸卡替洛尔外敷,每次30min,每天两次,治疗周期6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84例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3.8%,其中痊愈35例(41.67%)。治疗及随访期间有4例出现局部红斑,3例皮肤脱屑。结论局部外用2%盐酸卡替洛尔治疗增殖期浅表型婴儿血管瘤安全性高,可以作为低危组婴儿血管瘤激光治疗的替代疗法,以减少患儿痛苦及降低家长心理压力。

  • 标签: 婴儿血管瘤 卡替洛尔 外用 疗效
  • 简介:目的对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了解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临床表现符合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的患儿,通过ELISA法行ADAMTS13酶活性的检测,对ADAMTS13酶活性〉10%,且排除其他类型HUS,行肾脏267个基因panel(包括aHUS已知的与发病相关的C3、C4、C5、CFH、CFB、CFI、MCP、CFHR1、CFHR3、CFHR5、THBD、PLG、DGKE)二代测序,对测序结果阳性的基因行sanger验证。提取纳入的aHUS患儿的随访资料,比较基因突变与未突变患儿预后,系统检索文献,行aHUS临床表型与基因文献复习。结果14例aHUS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例,女8例,5例累及肾脏以外系统。基因检测阳性和阴性者SCr分别为335.3和247.8,eGFR分别为28.8和21.2,C3降低分别为3例和4例,随访时间1~67个月,末次随访结局:基因检测阳性和阴性死亡分别为2例和0例,复发分别为2例和0例,终末期肾病(ESRD)分别为3例和0例,eGFR分别为48和103.7。检索Pubmed数据库,对包括本文病例在内的成人(148例)和儿童(154例)aHUS病例行临床特征和基因型分析,男性病例儿童多于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驱感染(消化和呼吸道)儿童较成人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神经系统受累、肺泡内出血及高血压外,儿童较成人更易累及其他系统(肝炎、胰腺炎等多器官受损);成人Scr异常高值大于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FH突变率欧洲人群高于亚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和成人CFH突变均较未突变的aHUS病例预后差,儿童较成人aHUS病例更易累及肾脏、神经以外的系统。

  • 标签: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儿童 临床表型 基因
  • 简介:患儿女,5岁5个月,藏族。因“皮肤黄、眼黄、尿黄10天”于2016年3月3日收住入院。2016年2月20日无明显诱因下家人发现患儿皮肤黄、眼黄,尿色发黄,伴食欲减退,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T713.6U/L,AST687.5U/L,GGT185.8U/L,ALP712.2U/L,ALB39g/L,TBIL99.6μmol/L,DBIL82.0μmol/L,TBA114.7μmol/L;抗HAV阴性;HBsAb阳性;腹部超声示胆囊壁增厚毛糙,腹腔积液。入院后化验:CHE1728U/L;前白蛋白35.5mg/L;尿常规示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PT19.8s,PTA45%;血常规、粪常规、肾功能、血糖、电解质未见异常。抗-HAV、HBV标志物、抗-HCV、抗-HDV、抗-HEV、抗EB病毒抗体、抗风疹病毒抗体、抗CMV抗体、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和抗弓形虫抗体均阴性。抗核抗体(ANA,核均质型)为1:320阳性,其余均阴性;血IgG16.8g/L,IgA、IgM、C3、C4均正常;抗ANCA谱阴性。铜蓝蛋白、RF、叶酸、VB12、铁蛋白、甲状腺激素、ESR、CRP、抗HIV、抗梅毒抗体、AFP、CK、CK-MB、CD4+和CD8+淋巴细胞均未见明显异常。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熊去氧胆酸胶囊保肝、抗炎、退黄治疗,维生素K1纠正凝血功能,补充白蛋白、呋塞米治疗。在治疗过程中,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儿童 特征
  • 简介:胎儿水肿是指胎儿软组织水肿及体腔积液,超声表现为2处及2处以上的胎儿体腔异常积液,包括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及皮肤水肿(皮肤厚度>5mm)[1],临床其他常用的辅助超声指标还有胎盘增厚(孕中期胎盘厚度>4cm[2'3])和羊水过多。胎儿水肿分为免疫性水肿和非免疫性水肿(nonimmunehydropsfetalis,NIHF)2种,其中NI-HF占90%以上,发生率为(1-3)(1700-3000)[4-6]。由于早中孕期的很多水肿胎儿在得到诊断前已胎死宫内,因此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7]。

  • 标签: 非免疫性水肿 胎儿水肿 临床指南 体腔积液 组织水肿 超声表现
  • 简介:鱼类免疫应答可以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但固有免疫发挥主要作用。固有免疫对病原体的识别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的相互结合实现,这与哺乳类相似。但为适应水生生活,鱼类固有免疫对PAMP的识别范围更广,免疫应答的启动条件更低。固有免疫的效应细胞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具有吞噬和杀伤功能,还可分泌多种免疫相关的细胞因子,介导发生炎症反应。适应性免疫中,T淋巴细胞通过抗原提呈细胞分解吸收抗原,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类分子递送到细胞表面才能识别。B淋巴细胞分泌产生以免疫球蛋白IgM为主的抗体分子,而发挥抗体中和作用及免疫调理作用的IgG在鱼类中比较少见,说明鱼类抗体的免疫功能还处于较低水平。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内鱼类免疫应答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了解鱼类免疫应答机制提供参考。

  • 标签: 鱼类 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 免疫应答
  • 简介:口蹄疫疫苗质量最核心部分是有效抗原蛋白的含量,同时确保杂蛋白含量极低,要解决有效蛋白含量高同时杂蛋白含量又极低这对矛盾的关键就是生产工艺技术。口蹄疫(FMD)是由具有抗原易变性、血清多样性为特征的FMDV(FM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畜主要表现为口、舌、唇、蹄和乳房等部位发生水疱和溃烂,造成行动与饮食不便,导致生长缓慢和免疫力下降。该病具有易感动物种类繁多、传播途径多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等特点,死亡率低,

  • 标签: FMDV 免疫方案 口蹄疫疫苗 易感动物 抗原蛋白 整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问题进行对策的指定工作。方法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集了我院免疫实验室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及与检验相关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回归分析的方式对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由于所进行的回归分析工作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验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的工作素质、实验室温度及湿度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检验结果有着深刻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表明,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我院在进行临床免疫检测的过程中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提升,检测人员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工作,以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影响临床免疫 检验质量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优质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均予以保肝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并观察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自身免疫性肝炎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负性心理,以此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 标签: 肝功能 自身免疫性肝炎 生活质量 优质护理
  • 简介:人们通常把人体对外来侵袭、识别和排除异物的抵抗力称为“免疫力”。人体的免疫力大多取决于遗传基因,但是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如饮食、睡眠、运动、压力等。其中饮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因为有些食物的成分能够协助刺激免疫系统,增强免疫能力。如果缺乏这些重要营养素成分,会严重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机能。

  • 标签: 免疫系统 遗传基因 免疫能力 免疫力 影响力 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作者通过结合我院实验室酶联免疫检验,对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可能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试剂的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的突出性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室进行免疫检验的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结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进行操作,防止其他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黏膜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通过黏膜免疫给药,不但能刺激机体的黏膜免疫,还能诱导机体的全身免疫应答,目前已成为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对黏膜免疫系统构成、免疫机制和功能三个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0份检验科抽取的有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报告,据此分析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同时选取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策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免疫检验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根据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实施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三个阶段质量控制对策。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清洗液更换、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检验样品质量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等。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3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检验质量不合格,只有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免疫检验前、免疫检验中及免疫检验后三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才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和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300例,按照单双数字方法均分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其中常规组进行常规的免疫检验,而研究组行全程质量控制的免疫检验,对比常规组和研究组免疫检验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糖基抗原(CA199)、甲胎蛋白(AFP)以及癌胚抗原(CEA)方面的变异指数分别为(30.63±4.21)、(31.71±2.43)、(32.37±5.06)、(41.17±2.38);常规组为(53.21±5.31)、(62.19±6.83)、(63.28±6.77)、(64.61±3.11)。结论免疫检验中采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有利于提升检测准确性。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性 措施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对克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菌株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132株SA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了解SA对克林霉素耐药表型及其不同耐药表型菌株对15种药物的耐药情况,质量控制参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标准。结果:132株SA对克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分别为敏感型(53株,占40.15%)、结构耐药型(57例,占43.18%)、诱导耐药型(22株,占16.67%),敏感型、结构耐药型的菌株数显著高于诱导耐药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23,P=0.000)。3种耐药表型菌株对莫西沙星、利奈唑烷、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均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和呋喃唑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结论:SA对克林霉素3种耐药表型分布不同,不同耐药表型菌株的耐药性不同,结构耐药型菌株的耐药性总体高于敏感型和诱导耐药型。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克林霉素 大环内酯类 替加环素 诱导性
  • 简介:摘要在计划免疫工作中,流动儿童管理可以说是重难点的工作内容,为了更好的使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接受免疫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免疫空白的情况,降低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机率,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需要积极进入社区进行排查,多个部门联合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认真细致,强化流动儿童的管理,保证流动儿童接种工作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就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情况进行论述与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社区 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