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致兔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单纯百草枯染毒组、乌司他丁干预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每组10只。单纯百草枯染毒组及乌司他丁干预组以35mg·kg^-1剂量一次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干预组注射百草枯1h后于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射乌司他丁100ku.kg^-1,以后每天注射1次。染毒3d后给予每只兔子行肾脏动态容积CT扫描,观察组织血流量(renalbloodflow,RBF)变化、组织病理学改变及经耳缘静脉采血2mL检测血清肌酐(Cr)。结果:与对照组和干预组相比,单纯百草枯染毒组RBF明显下降及Cr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RBF亦有下降、Cr亦有升高。光镜下单纯染毒组可见大量肾小球内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等;干预组可见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肾小球内皮细胞无明显改变;对照组组织结构清晰。结论:乌司他丁通过改善肾脏循环以促进百草枯的排泄.产生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乌司他丁 百草枯 肾组织血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到2022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20名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来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统计分析后组间数据说明,观察组各项检验指标及阳性率均显优势且说明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损伤的检测价值显高,以达到P<0.05标准,实验价值显现。结论:分析表明,采取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方式,对诊断糖尿病早期损伤,其具有一定可实施价值,准确率显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对此可建议大力推广此项联合检测方案。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阳性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损害是变态反应紫癜的严重表现之一,并提示其预后不良,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损害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对30例变态反应紫癜患儿检测尿ALb、lgG、β2-MG及血β2-MG的含量以期早期发现损害。1临床资料选我科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诊断为变态反应紫癜的住院患儿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岁8例,6~10岁20例,11~14岁2例。临床表现:皮疹30例,血管神经水肿关

  • 标签: 变态反应性紫癜 肾损害 早期诊断 放免法 变态反应性疾病 肾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患者血清网膜素-1(Omentin-1)水平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并以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为诊断指标,探究高血压前期是否存在早期损伤。方法收集体检中心患者97例,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前期组(52例),健康对照组(4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Omentin-1及hs-CRP水平,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高血压前期组的Omentin-1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41±53)与(214±34)ng/mL](P〈0.01),hs-CRP水平和UAC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1±0.5)与(1.5±0.6)mg/L和(10±4)与(7±5)mg/g](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mentin-1是影响UACR的主要因素且二者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存在着Omentin-1及hs-CRP水平的异常变化,Omentin-1水平下降与早期损伤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 标签: C反应蛋白质 高血压前期 网膜素-1 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技术在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合并急性损伤患儿,所有患者均予以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随后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比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肝功能以及肾功能指标,差异性有所加大,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脓毒症合并急性损伤患儿应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连续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以此来提升临床治愈率。

  • 标签: 连续血液透析滤过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为糖尿病早期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本期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早期损伤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群,两组成员均进行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检测值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检验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损伤中,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检验检测能有效辅助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提高诊断价值,让疾病能够尽早得到治疗,有助于疾病的控制,促进预后效果。

  • 标签: 肾损伤 糖尿病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早期损伤诊断采取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3-2022.3月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较高,(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肾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早期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早期损伤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单纯糖尿病)与观察组(45例,早期损伤),对所有患者进行单一尿糖、单一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联合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并分析联合检验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及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比单一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在糖尿病早期损伤检验中实施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干预可提高患者诊断符合率,诊断效能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医用胶闭合创口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6例应用于医用胶闭(粘)合手术创口的病人作回顾总结分析。结果56例多种手术切口均能一期愈合,无须拆线,无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明确较传统缝线闭合伤口疤痕,无针眼疤痕。结论医用胶闭(粘)合手术创口是安全、实用、可靠、效果好的新材料。

  • 标签: 医用胶 手术创口 闭合伤 疤痕 临床报告 回顾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在外科保手术的预后,方法:采取原位低温非萎陷肾部分切除作为保术。将肿瘤和正常组织的0.5-1.0cm,整块切除,送冰冻切片。结果:手术发现肿瘤直径1-2cm,6例;2-3cm,16例,3-4cm,8例,术后全部预后良好出院。结论:保手术或肾部分切除术适合于T1,T2细胞肿瘤的治疗。

  • 标签: 肾肿瘤 保肾手术 预后 手术治疗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对闭合眼外伤继发难治青光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及患者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18例闭合眼外伤继发难治青光患者,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了合理的干预策略,如干预治疗、药物治疗、针灸、运动锻炼等,并比较患者经干预前后的视力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经过干预后,患者眼睛酸涩现象得到缓解,视力功能得到恢复,患者视力提高。结论:多种治疗手段综合运用可帮助闭合眼外伤继发难治青光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

  • 标签: 闭合性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 临床干预 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闭合足踝骨折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病人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4例闭合足踝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抛硬币法随机分两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制定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析术后疼痛情况、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闭合足踝骨折患者康复中的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闭合性足踝骨折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糖尿病早期损伤患者中选择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对比检查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测后,观察组患者尿糖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弥漫轴索损伤(DAI)早期处理对策。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8月收治的重度弥漫轴索损伤患者于伤后12h内,给予钙离子拮抗剂、亚低温治疗、控制血糖、阿片受体拮抗剂应用、防止应激性溃疡、肠内外营养支持以及合并伤早期处理,维持呼吸循环稳定。结果伤后6个月按GOS统计,其中死亡8例,植物生存6例,重残8例,中残12例,良好8例。结论对重型DAI早期综合治疗(12h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 标签: 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 早期综合处理 预后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控制脊髓挫伤大鼠模型。方法:采用Benchmark^TM立体定位颅脑撞击器制备大鼠创伤脊髓损伤,并在伤后1、2、3、5、7、14、28d借助斜板试验及BBB评分评价其运动功能,然后观察损伤部位及其邻近区域的形态学改变。结果:脊髓损伤后大鼠在斜板上维持的角度以及BBB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损伤部位可见神经纤维肿胀。灰质部运动神经元肿胀、坏死,尼氏体淡染,甚至溶解。小胶质细胞明显增生。通过铜银染色和Luxol固蓝染色,可见运动神经元溃变以及髓鞘脱失。结论:建立的控制脊髓挫伤大鼠模型重复性好,适合神经保护药物的药效学筛选。

  • 标签: 创伤性脊髓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挫伤 铜银染色 Luxol固蓝染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