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行肠内营养护理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并分析其护理效果。 方法: 2018 年 1 月份至 2018 年 12 月份在我院行治疗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随机抽取 50 例,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并分别给予普通护理与护理干预,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 P < 0.05 ) 。 结论: 对于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可采用护理干预,以确保护理效果及总体安全性。

  • 标签: 老年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癌术后患者采取早期营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22.5-2023.5期间本科室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红篮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4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方案),40例研究组(早期营养护理方案)。对比观察2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转铁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IgM、IgG、IgA,明显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予以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能够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能够使患者免疫功能增强,加快术后恢复,在临床上推荐应用。

  • 标签: 早期 胃癌 免疫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40名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小组划分得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一段时间之后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营养状态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肠胃功能以及恢复时间方面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支持 综合护理 胃肠道功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开展护理营养干预对其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病例筛选我医院接收的3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将纳入的所有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有15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护理营养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机体营养指标均改善显著,肠蠕动恢复及肛门首次排气所用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患者发生的并发症较少,两组指标对比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食管癌 手术 护理营养干预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中使用新版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评估,评价其对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龄老年住院患者,使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以评估所得结果对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对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再次进行评估。结果:50例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经营养干预后MNA-SF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新版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慢病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 营养筛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指导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进行针对性营养指导。统计两组患者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营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营养护理改善胃癌术后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方法:10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行常规对症护理联合早期营养护理,分析护理前后各类营养评估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上臂肌围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类营养评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 胃癌 营养评估指标 改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 我院收治老年营养不良患者82例为研究观察对象,2021年10月10日~2022年12月30日患者采集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予以个性化肠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营养指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进行2组护理满意度比对,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护理中,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肠内营养护理 老年营养不良 护理满意度 血清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放疗期间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2.1.1-2023.12.31期间围放疗期食管癌患者72例,在随机数字表下将其纳入两组,对照组(n=36)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n=36)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营养指标、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Hb、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放疗期间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营养指标,降低放疗毒副反应发生率,可推广。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护理中断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工作日18名白班临床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各个时段发生频率与来源、主体角色与时间分布、类型及结局等。结果 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以中断 2~3次较多,占57.87%,11:00~12:00发生 频 率 最 高,占51.97%,为 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其家属25.00%、护士同事22.19%和环 境。结局分为积极型13.20% 以消极型86.80%为主。结论 内分泌科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重点管控中断事件的主要时段、主要来源、主体角色以及分时段区别管理中断事件,对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 给药护理中断事件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接受CRRT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的营养水平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RRT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90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法进行随机等分为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每组各45例。肠外营养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法。肠内营养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法。结果:(1)营养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CT、CRP、WBC三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P均>0.05)。(2)肠外内营养组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肠外营养组的28.89%,(P<0.05)。结论:相对于肠外营养,给予接受CRRT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其并发症也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CRRT 脓毒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态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前二组患者营养状态指标比较,P>0.05,而护理后两组营养状态指标均改善,而观察组营养状态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营养状况,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结构性营养护理管理模式 胃癌术 鼻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有类似这样的感叹:虽然自己已经增加了锻炼次数、补足了睡眠时间、搭配了丰富饮食,可疲劳还是照例前来报到。这时,就需要考虑是不是体内的营养被窃贼偷走了。你的某些好习惯或者坏习惯、你的电脑、你吃的药、你喝的咖啡、甚至变化的气候……都有可能扮演着营养窃贼的角色。

  • 标签: 营养 身体 锻炼次数 睡眠时间 坏习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2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7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上述患者根据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8例患者,一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设为研究组,另一组患者给予前期肠外营养加后期肠内营养支持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包括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p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脑出血术后 营养状况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 2015年 1月 --2015年 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4例 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胃肠外营养,实验组患者则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含量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CD3+、 CD34、 CD4+/CD8+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 ,均 P<0.05;两组的 CD8+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效果理想,对改善其机体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食管癌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 简介: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患者营养知识的来源之一,其营养知识行为态度(knowledgeattirudepractice,KAP)不仅对其自身营养状况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患者营养教育和营养辅助治疗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营养健康教育能否有效落实与护士营养知识水平、工作态度、自身营养健康行为息息相关。笔者通过对基层医院护理人群进行有效健康干预,评价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KAP变化,反映出良好的干预效果,

  • 标签: 营养知识水平 营养状况 行为态度 医院护士 健康干预 营养健康教育
  • 简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重症脑梗死患者早期常出现营养状况恶化,而营养状况恶化与病情加重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因此,目前认为对颅脑损伤患者,在经过早期的急救后,一旦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给予营养治疗。2004年12月-2005年3月对5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并观察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及神经功能的康复状况,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脑梗死患者 重症脑梗死 功能康复 营养指标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的研究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于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的9月份至2019年的7月份的150例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采取随机化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对乙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甲组患者实施本此研究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情况、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的情况。结果:护理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护理后,甲组的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以及转铁蛋白(TRF)的情况与乙组相比高出很多;甲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远小于乙组;甲组患者的满意度也优于乙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办法,能够让患者营养情况得以调节,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对于临床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ICU重症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 营养状况 并发症 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