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两种不同营养教育方法对患者代谢状况影响。方法:将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选择,知情同意,实验组采用结合低血糖指数(GI)考虑食物交换份法膳食营养教育,对照组采用普通食物交换份法膳食营养教育。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干预3个月后糖脂指标、体重均明显下降,P<0.05;对比两组干预3个月后蛋白营养状况,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结合低血糖指数(GI)考虑食物交换份法膳食营养教育,可明显下降患者体重,将患者糖脂代谢情况明显改善。

  • 标签: 两种不同营养教育方法 老年 糖尿病 代谢状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营养干预对老年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6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胃癌化疗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集束化营养干预方式。比较两组胃癌化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化疗患者实施集束化营养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几率,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集束化营养干预 老年胃癌化疗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营养不良老年患者为纳入分析对象的主要方向,主要选取时间为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老年营养不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40名存在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小组划分得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一段时间之后的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营养状态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两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肠胃功能以及恢复时间方面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营养不良 肠内营养支持 综合护理 胃肠道功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中使用新版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对其营养状态进行评估,评价其对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50例高龄老年住院患者,使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以评估所得结果对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对干预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再次进行评估。结果:50例高龄老年住院患者经营养干预后MNA-SF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新版微型营养评估简表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实施营养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可改善老年慢病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 标签: 微型营养评估简表 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 营养筛查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指导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营养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儿童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进行针对性营养指导。统计两组患者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营养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护理中断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工作日18名白班临床护士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各个时段发生频率与来源、主体角色与时间分布、类型及结局等。结果 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以中断 2~3次较多,占57.87%,11:00~12:00发生 频 率 最 高,占51.97%,为 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其家属25.00%、护士同事22.19%和环 境。结局分为积极型13.20% 以消极型86.80%为主。结论 内分泌科给药执行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重点管控中断事件的主要时段、主要来源、主体角色以及分时段区别管理中断事件,对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遗传内分泌呼吸科 给药护理中断事件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展开对比实验,分析营养支持对于成人艾滋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地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接诊治疗的50例成人艾滋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常规组和营养支持组。对于常规组患者仅对其进行临床中常规的营养护理,而对于营养支持组患者来说,除了进行常规的营养护理工作之外,还对于每一位患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治疗,一段对比治疗之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营养支持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胆固醇、CD4细胞以及体重等重要指标均明显好于常规组,且营养支持组的>60d的比例低于常规组、30--60d的比例却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营养状况 营养支持 成人 艾滋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在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62例观察对象,均为危重症患者,全部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观察对象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后者接受常规营养支持,前者则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将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进行对比。结果:从营养状况看,对比结果(P﹤0.05),试验组营养状况更好,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危重症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可以保护胃肠功能,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提高免疫力,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危重症 营养支持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ICU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常规组应用延迟营养支持,实验组采取肠内营养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基于营养状态、细胞免疫功能、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ICU重症 营养支持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调查及观察口服营养补充剂应用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长期血液透析患者68例(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对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进行评估,筛查出营养不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口服营养补充剂的观察组(26例)与传统营养教育的对照组(26例),观察患者营养指标。结果: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76.47%,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率45.59%,高于年龄<60岁的患者,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可通过口服营养补充剂的方式改善其营养状况,且有利于饮食合理性的提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 营养状况调查 口服营养补充剂 疗效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效果,总结一系列的护理体会,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后,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满意程度,并且赢得他们的充分信任,在和谐护患关系的支持下,加快医院的现代化改革进程。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以及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常规化的护理服务,实验组则在营养支持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的推广价值。结果:实验组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护理质量的综合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肿瘤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普遍低于对照组。结论:应构建全新的护理服务模式,给予肿瘤患者合理化的营养支持,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更利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优化肿瘤患者营养支持效果,同时控制患者病情变化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肿瘤患者营养支持计划顺利地实施下去,取得最优化的护理效果后,为医院现代化改革、整体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肿瘤疾病 营养支持 护理干预 对比分析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00例肿瘤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联合营养支持(观察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GA评级、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肿瘤 营养支持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中对食管癌手术患者采取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36例食管癌患者收治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按照简单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实验组施行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比较分析2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以及比较2组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相比较对照组较高(P

  • 标签: 精细化营养支持护理 食管癌 预后营养指标 营养不耐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营养不良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营养不良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94例,时间: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入院,分组方法: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前47例分为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后47例分为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身体指标和营养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体重变化、BMI变化、进食时间进行比较,实验组皆短于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比较,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营养不良使用肠内营养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老年营养不良患者 肠内营养护理 临床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预后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当中,随机收集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静脉营养,后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LB、PA、TP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和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实施。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急性重症脑出血 预后 营养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于脑外伤昏迷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20年3月到2021年6月,共计56例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及试验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脑外伤昏迷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危重症患者中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效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02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单一组实施肠内营养给予,联合组采取肠内、肠外共同的方式,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在对各项数据进行比对后所得,联合组的临床治疗价值与改善患者身体各项机能方面更高(P<0.05)。结论: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进行早期营养给予及免疫功能提升时实施肠内、肠外联合的方式有效性显著。

  • 标签: 肠内加肠外营养 神经危重症患者 早期营养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于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指标以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2020年6月份至2021年6月份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外伤昏迷病人100例,将这100例病人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病人提供肠外的营养护理,研究组的病人由肠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营养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通过对这100例病人提供不同的营养护理支持后,研究组病人的营养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显示P

  • 标签: 肠内营养护理 脑外伤昏迷患者 营养指标 免疫功能 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