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对降低老年精神病学护理潜在安全危害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精神科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护理的满意度。另外,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护理安全危害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患者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患者满意度为70%。 两者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老年精神科 安全隐患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手术室接收的2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均为100例,分别实施常规手术管理和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可以提高患者安全,避免护患纠纷,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手术室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80例麻醉恢复室中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主要对象,选取与本院,并采用平均数据法分到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分析护理中的数据。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恢复室采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联合安全隐患警示牌,能够有效地提高安全性,保障患者健康。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安全隐患自查模式 安全隐患警示牌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对多磺酸黏多糖软膏(喜疗妥)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Medline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2000年1月至2009年11月发表的有关喜疗妥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iewManager4.2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研究61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进行有效性比较的研究间无异质性,综合效应OR=5.54,95%CI[3.10,9.89],效应检验Z=5.79(P〈0.05);进行症状消失时间比较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综合效应WMD=-23.92,95%CI[-56.31,8.48],效应检验Z=1.45(P=0.15〉0.05)。结论喜疗妥治疗化学性静脉炎疗效优于纳入研究的其他药物,在治愈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喜疗妥 化学性静脉炎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King互动达标理论在护理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于本院化疗的宫颈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进行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生活质量总分及5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King互动达标理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KING互动达标理论 宫颈癌 化学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涉及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药物安全、感染控制、医疗质量等方面,因此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 标签: 内科护理,安全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升口腔护理质量,让病患能够享受更好的服务与护理,进而提高病患的满意程度。方法:配备四手操作护理人员,提升护理人员水平与素质,带给病患高效、细致的口腔护理。结果: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病患更加放心满意,满意度明显提升。结论:确保口腔护理的质量,改善或升级护理手段,能够增进护患关系,也能够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口腔护理 质量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结果]自2005年成立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以来,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医疗安全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论]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护理质量 医疗安全 质控小组
  • 简介: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之一,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安全和患者的安危。因此,供应室的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我院通过对安全供应物品、安全操作高压蒸气灭菌器、安全监测、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安全工作制度等直接关系到供应室工作质量的几项重点工作进行科学、严谨、严格的管理,达到防控院内交叉感染、保证医疗护理和工作人员安全的目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安全管理 供应室 医疗护理安全 高压蒸气灭菌器 院内交叉感染 医院感染
  • 简介:1吃海鱼留神汞中毒资料显示,多种海鱼汞含量偏高,尤其是食肉性海鱼。经常吃海鱼的人,血汞指数偏高。调查还发现,一些心肌梗死患者有爱吃海鱼的习惯。资料显示,汞含量较高的海鲜包括金枪鱼、鲈鱼、鳕鱼、大比目鱼、旗鱼、鲨鱼、黑斑鳕等。鱼肉含有高蛋白质、低饱和脂肪,可惜现在汞含量升高。生活中的双刃剑越来越多,因此,吃海鱼也别太过量。同时,吃海鱼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选择吃体积较小的鱼类;②尽量少吃鲨鱼、剑鱼、鱼翅、金枪鱼、石斑鱼、鳕鱼、鲭鱼等;③少吃鱼内脏、鱼头、鱼皮;④搭配吃些西兰花、西红柿、果仁、香菇、苹果、全麦食品等。

  • 标签: 海鲜 安全 心肌梗死患者 汞含量 高蛋白质 饱和脂肪
  • 简介:摘要:本文以眼科护理安全管理研究为题,针对目前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一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眼科病人的安全;二是避免发生医患关系,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眼科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成为了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内科护理安全管理主要涉及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药物安全、感染控制、医疗质量等方面,因此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 标签: 内科护理,安全护理,安全管理,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模式应用策略与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内科收治的40例患者以及科室1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安全与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在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显著提升,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可推广应用管理模式,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加强护理工作管控力度,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内科 管理模式 质量
  • 简介:摘要: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发生率越 来越高。以致于人们护理安全重视程度大幅度上升。导致护理安全管理逐渐发展为临床护理质量评分重要标准之一。这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护理要求。为了探索与分析在对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强化安全教育,对护理效果的影响作用以及应用的价值,选取了在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 12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在研究前依据护理安全管理的不同方法,将现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研究组,一组是对照组。在研究过程中,对照组的患者要接受普通的安全护理。而研究组需要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同时保证患者在接受常规安全护理。除此之外,还将依据安全管理进行护理管理的实施记录,对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统计,用概率进一步推断出研究组的满意程度。最终结果显示,在两组中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以及次数中,研究组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同时,研究组的对护理安全的满意程度更高。在对神经科患者进行护理工作中,强化安全教育可以有效防止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神经科患者的满意程度,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在门诊注射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防范安全隐患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1月~6月在门诊注射室治疗的患者100例为对照组,2020年7月~12月在门诊注射室治疗的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对比两时间段安全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共发生安全事件7件,安全事件发生率为7.0%,观察组发生安全事件1件,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门诊注射室 安全隐患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手术安全管理中手术安全核查表的价值。方法:以200例眼科手术患者为样本,掷硬币分组,即参考组、核查组,均有100例样本,前者行普通手术管理,后者行手术安全核查表管理,研究落实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统计手术指标,评估满意度。结果:核查组不存在身份未识别、医嘱未执行、用药失误等事件,仅有1.00%的标本送检错误率,以上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考组(4.00%、5.00%、4.00%、7.00%),P

  • 标签: 眼科手术 手术安全核查表 安全事件
  • 简介:目的探讨外科护士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方法对外科(包括普外科及肝胆胰外科、小儿外科、甲状腺外科、肛肠外科、乳腺及血管外科、胃肠外科、心胸外科)6个病区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3年中的不安全因素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外科护士工作中存在针刺伤、腰背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接触感染性液体及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暴力等不安全因素。通过加强安全教育、设立针头废弃桶、实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各种设备、减轻工作压力、暴力行为的防护,以上不安全因素可明显降低。结论外科护士工作中确实存在不安全因素,通过正确的防护可以降低其发生率甚至避免。

  • 标签: 外科护士 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安全管理采用安全防护标识管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及安全防护表示管理,统计治疗期间的风险事件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少,且明显比对照组少,风险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

  • 标签: 神经内科 安全管理 安全防护标识 风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神经内科患者加强安全教育,提升护理管理质量。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了9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对象,分组以盲抽的方式选择患者,加强安全教育(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治疗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0.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安全知识评分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得分为(129.10±2.31)分,高于对照组的(114.15±3.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安全教育对于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安全事件率,并提升了患者对住院期间安全知识的掌握度,值得在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强化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患者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一、病史摘要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