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1 个结果
  • 简介:西部大开发与20世纪80年代东部地区的大开放的最大区别,就是没有设立经济特区.偌大的西部何处是开发的重点?没有重点就会影响西部开发的进程.针对社会上存在的这一普遍性疑问,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 标签: 西部大开发 经济特区 产业结构 城市经济 交通建设
  • 简介:本文旨在研究桓仁满族自治县未开发的满族旅游文化资源。满族的祖先建州女真在今桓仁满族自治县区域生活繁衍了200多年,并在当地留下了数十处城寨遗址,形成了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这些旅游文化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桓仁 建州女真 城寨 遗址
  • 简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为纲领,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对解决新时期民族问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西部大开发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立足实际,马握住历史契机,客观而全面分析民族地区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思路,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发展滞后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 标签: 西部开发 民族问题 民族团结 扶贫工作 持续发展
  • 简介:美国西部开发有很深远的政治影响,西部新州加入联邦改变了美国政治舞台的区域力量构成;西部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加速了美国政治民主化的趋势;西部开发加剧南北矛盾,但却有利于自由劳动制度的全面胜利;西部开发影响着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与确立.

  • 标签: 美国 西部开发 政治影响
  • 简介: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改革的重要一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是我国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

  • 标签: 课程资源开发 《荆州文化》 价值观念 中学 教学方法 课程理念
  • 简介: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有不同于其他资本的特性。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积累和经营中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人力资本的认识,把人力资本经营作为西部开发长远的战略举措,走具有西部特色的人力资本积累之路.把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

  • 标签: 西部地区 人力资本
  • 简介:撒拉族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族,说"吾热赫苏孜",唱"撒拉曲"和"撒拉花儿"是她的特长,也是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抢救、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就可创出品牌,就能为振兴民族经济,增强民族团结,提高民族素质而有效服务.

  • 标签: 撒拉族 说唱艺术 抢救经济 积极开发 合理利用 创出品牌
  • 简介:通城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北麓,东靠江西修水,南临湖南平江,西与湖南临湘、岳阳毗邻,北与本省崇阳接壤,总面积1142平方公里,是个“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半山半丘陵地区.境内有隽水河、铁柱港、沙滩河、草蒲港四条水系和135条山溪支流,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毫米,雨量充沛.解放前,通

  • 标签: 通城县 小水电建设 发展水电 农村电气化 水电资源 水旱灾害
  • 简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生成性等特点,它是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亮点。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 标签: 学习过程 资源开发 实践性课程 古典家具 自身兴趣 社会生活
  • 简介:在文化的大观园里.地方志书是标识地域文化特质的重要文化载体.而地方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对地方文化特色及其文化个性的深化和彰显。随着第一、二轮新方志的编修,鲜为人知的地方志逐渐为社会所关注.也正因为大众对地方志及地方历史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地方志书的成果转化与资源利用显得越发必要.这是能实现地方志文化资源社会共享的良好途径.能够更好地满足大众获取地方历史文化信息的需求。本文就地方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结合实践探索略陈管见.就教于方家。

  • 标签: 地方志书 资源利用 资源开发 实践探索 地方文化特色 历史文化信息
  • 简介:当中华大地奏响西部大开发号角之时,《纳雍县志》历时15个春秋终于问世出版,这是纳雍县建县以来的第一部地情书,它的出版对于认识纳雍、研究纳雍、宣传纳雍、开发纳雍、建设纳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捧读这本志书,你会抹去过去人们说的“纳威赫,去不得”的阴影,你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纳雍县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受鼓舞,你会对开发纳雍这块神秘的宝地发生浓厚兴趣。

  • 标签: 《纳雍县志》 中国 贵州 地方志 编纂工作 资料搜集
  • 简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做好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为世人所关注。青海钠盐开发的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再好的优势资源.若开发不当就难以顺利转换为经济优势;资源项目上马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序须落到实处。

  • 标签: 资源优势 经济优势 经验教训
  • 简介:自有客家研究,随即也就有石壁研究,历二百年的客家研究中,石壁在客家历史上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课题。在广泛深入的客家研究中,石壁在客家史中的定位逐渐清晰和确定,如今取得广泛共识的是“石壁是客家摇篮”、“石壁是客家祖地”。二者相叠加的作用.在客家世界中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这便是石壁的独特价值。这一独特的价值,经宁化近20年来努力地论证、开发,如今已初步显现,而其未来的开发价值则更为可观。本文就石壁的价值作些论证及其开发的探讨。

  • 标签: 独特价值 石壁 开发 论证 客家研究 祖地
  • 简介:创建于1920年的南京老字号清真餐馆安乐园,为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在总经理严正渝带领下,组织有关人员赴云南、福建考察采风,搜集整理有关郑和素材。并与郑和研究会专家一起探讨,初步整理出一套宫廷清真菜单,拟名为“郑和航海宴”。

  • 标签: 郑和航海 乐园 南京 菜馆 搜集整理 郑和下西洋
  • 简介:纳雍位于贵州省西北、毕节地区东南部,乌蒙山脉东南麓,地处六冲河与三岔河之问;东经104°55′40″至105°38′04″,北纬26°30′16″至27°05′54″。东南与六枝、织金接壤,西北与毕节、赫章相邻,东北与大方隔河相望。东西相距56公里,南北相距48公里,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及东北低,最高处为西北部姑开乡境内的癞疙宝大山,海拔2476米;最低处为东部与大方、织金交界的黄猫寨岔河口,海拔1050米;全县平均海拔1685米,相对高差1424.4米。县境内山高坡陡,河谷深切,沟壑纵横,喀斯特岩溶地貌较为发达,峡谷、溶洞、伏流、瀑布和峰林随处可见,形成丰富多采的天然旅游景观。

  • 标签: 纳雍县 贵州 中国 资源优势 经济发展 旅游景观
  • 简介:壮医药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是一种具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本文阐述了壮医药的文化形态、壮医药文化的价值与壮医药文化的开发利用.

  • 标签: 壮医药 文化价值 开发利用
  • 简介:经过30年扶贫开发,青海省农牧区贫困区域、贫困人口构成、贫困程度等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今后的扶贫开发要突破过去传统的、单纯的经济扶贫模式,做到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挟贫并重,移民性扶贫与生态性扶贫并举,把改造贫困地区的经济落后面貌与改造文化落后面貌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环境与转变思想观念相结合起来,体现以人为本、社会公正、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生态保护、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 标签: 青海 农牧区 贫困 扶贫开发
  • 简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大量的新项目投资集中到西部,也为西部的官员提供了大搞腐败的机会。防止西部大开发异化为腐败的“温床”的最根本的措施有两条:一是尽快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有操作性的、遏止腐败滋长的监督机制和惩处机制;二是在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加快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 标签: 西部开发 反腐败 监督机制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