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德国铁路公司在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慕尼黑修建一条高速铁路新线,部分路段为改扩建段。这条高速铁路新线是作为欧洲高速铁路网欧洲基础设施规划的一部分。171公里线路上每个合同段都必须解决特定的任务。明挖法修建长1334米的隧道(罗特地区)也向工程师提出挑战。由于所遇到的水文和地质条件.由BilfingerBerger公司与MaxBoegl建筑公司组成的总承包合营公司不能采用原计划的明挖法修建隧道。因此.采用加盖法进行施工,修筑连续钻孔桩墙.在压缩空气下以较快的掘进速度进行挖掘。

  • 标签: 模板 侧墙 基础设施规划 铁路新线 高速铁路网 铁路公司
  • 简介:摘要唇裂是口腔面部发育畸形中的一部分,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中面部发育畸形的常见病,本院先后为四十多名患者做过唇裂整复术,均取得了较为满意德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单侧 唇裂 三角瓣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唇裂术后唇鼻畸形美容整形的效果。方法以我院行美容整形治疗的双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治疗后的满意程度。结果此27例双唇裂术后唇鼻畸形患者经美容整形手术后,其切口全部I期愈合,手术效果优良的患者有25例,优良率可达到92.59%;手术效果满意的患者有24例,满意率为88.89%。结论在为双唇裂术后唇鼻部畸形患者美容整形过程中,医生一定要在术前为患者精心设计,在术中注意各种细节并根据每位患者不同的畸形特点应用不同的美容整形修复方式。

  • 标签: 唇裂术后 唇鼻畸形 美容整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行PKP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例(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椎体高度改变及术后腰痛缓解情况。方法总结我院2011、3~2013、3行PKP治疗的胸12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手术病例30例(其中15例骨水泥呈双分布,15例骨水泥呈分布),按照术后影像学资料、VAS(VisualAnalogueScale)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术后椎体高度、术后疼痛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2周、1年时,两组病例椎体前后缘高度及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术后2周时双分布组与分布组对比,伤椎前后缘的高度改变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VAS评分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不同的骨水泥分布方式对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及恢复伤椎高度均有效,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方面二者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的改善方面双分布组优于分布组。对PKP手术骨水泥呈病例,可行对补充注射,以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原长法手术术式对双唇裂修复的效果。方法对180例双唇裂运用改良原长法手术术式进行唇裂修复。结果180例患者鼻小柱居中,鼻底部分组织闭合良好,有较完美的前鼻孔外观,两唇峰对称,良好地模拟了人中嵴形态,唇弓清晰。唇珠饱满。上唇上翘,前庭沟无粘连。边界清楚,运动自如,外形美观。除3例鼻底部缝线滑脱外,其余患者伤口均I期愈合。随访6-24个月不等,疗效满意。结论改良原长法手术术式是目前治疗双唇裂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术后效果良好,临床证实实用可行。

  • 标签: 双侧唇裂 改良 口轮匝肌 唇弓 唇珠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ack术式对于双唇裂畸形的矫正作用.方法选择30例病例,采用改良Black术式.手术切口的设计以Black术式为基础,在前唇设计2个“C”瓣,在两唇的唇峰及人中凹正中点设计矩形瓣.术前、术后一年检查头颅正位片,测量对比前颅底平面与上齿槽座点之交角(SNA角),以判定上颌前突畸形及外观纠正情况.软组织测量鼻唇角术前及术后一年角度.结果术前、术后一年检查头颅正位片,测量对比SNA角,可见SNA角缩小明显,软组织测量鼻唇角明显变大,双唇裂患者外观纠正满意.结论改良Black术式对于双唇裂前颌骨前突畸形具有较好的矫正作用.关键词双唇裂;前颌骨;前突畸形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5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不完全性唇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3例双不完全性唇裂患者,观察患者术后效果,将术后效果分为3个等级,术后效果佳15例;术后效果一般7例;术后效果差1例。结论双不完全性唇裂修复术后效果佳,可以适用临床。

  • 标签: 双侧不完全性唇裂修复 双侧唇裂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先天性唇裂的修复,由于受唇裂本身所形成的组织发育异常、Ⅰ期手术方法、技巧及术后组织结构不均衡发育、瘢痕挛缩等因素影响,唇裂修复术后遗留畸形约占84%,而先天性双唇裂术后畸形程度更严重。大部分都需要行多次整复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方法术者详细介绍了双反L瓣法修复双唇裂术后过短畸形的手术方法,并论述了该术式的优点及操作注意事项。结论认为此法为修复前唇过短畸形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双反L瓣 前唇过短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双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特点的分析,探索矫治双唇裂术后继发鼻唇畸形的一种理想方法。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对20例双唇裂术后鼻唇畸形患者在下唇设计Abbe瓣,转移至上唇,延长鼻小柱,增加前唇高度,修复唇珠,协调上下唇宽度,从而改善双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结果所有皮辨存活,术后鼻唇外形明显改善。结论采用下唇Abbe瓣可以较好地修复双唇裂术后鼻唇畸形。

  • 标签: 双侧唇裂 鼻唇畸形 Abbe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给予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其中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为(1.13±0.24),ODI评分为(11.25±1.24),而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4.56±0.89),ODI评分为(20.65±3.76)。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8%。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方法,使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症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单侧椎间融合 单侧椎弓根固定 腰椎间盘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弹力与双弹力腹带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6月进行腹部手术220例需要使用腹带的病人按病室区域划分,对照组100例,采用双弹力腹带固定;试验组120例,采用弹力腹带固定。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在防止伤口敷料移位、防止伤口裂开无明显差异;2、试验组在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弹力腹带在腹部手术中能更好减轻腹部张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伤口疼痛时间、有利于翻身排痰。

  • 标签: 单侧弹力 双侧弹力 腹带 应用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针对客运专线信号电缆、双敷设的争论,对这两种方式做了分析比较,并从信号专业的角度给出了结论。

  • 标签: 客运专线 信号电缆敷设 比较
  • 简介:摘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在地铁车站墙结构施工中相较于传统的木模脚手架体系,大钢模体系具有较高的周转率、结构完成面光滑、支撑稳定性好、经济型强等特点,支撑避免了对拉螺栓对地下室墙渗漏水产生的直接隐患。本文以上海某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中大钢模体系的成功应用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为后续地铁及类似结构施工提供参考。

  • 标签: 大钢模 地铁车站 施工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双唇裂修复术后继发红唇凹陷畸形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本组患者26例,均为双唇裂一期手术后。术中,首先切除原有瘢痕,解剖分离出两口轮匝肌,重建连续的口轮匝肌肌环;然后在双红唇瓣上分别设计"Y"型切口,三角瓣尖端朝向中线;最后将双"V"型三角黏膜瓣向中线推进交叉缝合,重建唇珠。结果26例患者红唇口哨畸形均得以矫正,上唇人中得以延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5年,效果良好。结论在口轮匝肌重建基础上,应用"V"型皮瓣推进交叉成形术,是种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的修复双唇裂术后继发红唇凹陷畸形的方法。

  • 标签: 双侧唇裂 红唇 凹陷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PKP操作技术。方法选择60岁以上骨质疏松性胸椎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患者,全麻下经椎弓根-肋骨单元路径穿刺至椎体中央、置入球囊扩张、充填骨水泥。结果手术时间和骨水泥用量较双穿刺PKP术减少一半,临床疗效无差异。结论该方法风险小,节省时间,疗效满意。

  • 标签: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应用在微创脊柱外科中的临床疗效进行调查研究.方法针对压缩性骨折的8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1例,行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一组为PVP组,另一组行穿刺经皮后后凸成形术,这一组为PKP组,最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的骨水泥渗漏率和疼痛缓解率以及住院总费用.结果PVP和PKP两组的疼痛缓解率,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骨水泥渗漏率和住院总费用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压缩性骨折的治疗,PKP和PVP都有明显疗效,两组各有优点,临床上要评估患者的综合情况来确定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微创外科;脊柱;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25-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