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96例结核性脑膜炎多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呕吐为主,脑脊液改变以压力、白细胞、蛋白升高、葡萄糖、氯化物降低为主。87.5%合并颅外结核。头颅CT或MRI检查异常51例,表现为脑积水、结核瘤、脑室扩张、多发病灶等。经正规抗结核治疗,临床治愈52例,好转25例,14例未见好转,自动出院或转院治疗,5例死亡。结论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或MRI检查、是否合并颅外结核感染及正规抗结核治疗是否有效,是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可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诊断 预后
  • 简介:目的对我所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165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最佳疗效。方法对于ALT在80~150单位之间且无临床症状者继续使用原治疗药物,并加用护肝降酶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或ALT升高在150单位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损害大的药物,并辅以保肝降酶治疗,待ALT转为正常时,再逐渐加用抗痨药物,每周复查肝功能。结果本组165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虽然抗结核药物可引起严重肝损害,但只要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适当处理是可以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并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的。临床上预防和早期发现药物性肝损害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对完成抗结核全程化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非结核分支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1994年至2004年间收治的24例NTM肺病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NTM肺病以老年患者多见,症状较轻,肺部病变范围广,耐药率高,治疗效果差,部分患者持续菌阳.结论NTM肺病治疗方案有待探讨.

  • 标签: 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 临床分析 临床特点 2004年 1994年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前耐多药结核病日渐增多,由于其对异烟肼、利福平等常规化疗效果差,痰菌不易阴转,传染期长,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为此,我们选用一组经SHRE(Z)/HRE方案治疗失败的病例用结核清、氧氟沙星、卷曲霉素等二线抗结核药治疗,观察近、远期疗效,以便为临床提供对策.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DOC治疗 疗效 结核清 氧氟沙星 卷曲霉素
  • 简介:目的提高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方法对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确诊后,一律按支气管哮喘治疗原则治疗,于1-2周后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对可疑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及作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

  • 标签: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分析 成人 临床表现不典型 哮喘患者 治疗原则
  • 简介:老年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院内获得性肺炎(院内肺炎)在医院感染中发病率居首位,为提高对老年人院内肺炎的认识,现将我院1994~2000年12月收治的军队离退休老干部患者中,并发院内肺炎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肺炎 临床分析 医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46例单纯性支气管结核临床资料。结果临床以咳嗽、发热、不同程度咯血等为主要症状。电子支气管镜检查21.7%的病例有炎症浸润型病变,15.2%有增殖型病变,8.7%有狭窄闭塞型病变,54.4%有溃疡型病变。42例痰涂片抗酸染色者中7例阳性,46例电子支气管镜刷片检查41例阳性,12例活组织检查5例证实为结核。结论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和漏诊,确诊主要由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 标签: 单纯性支气管结核 临床分析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特异性临床表现 活组织检查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分析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患者362例(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132例),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2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感染有132例,感染率为36.46%;机械通气发生VAP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抗生素使用种类>2种、机械通气时间≥7d、气管切开、年龄≥65岁,与相对应的项目比较,P均〈0.001;132例患者共培养出菌株18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129株(70.49%),革兰氏阳性菌30株(16.39%),真菌24株(13.11%),革兰氏阴性杆菌菌株与其他菌株比较,P〈0.05.药敏监测,除对万古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个别耐药)等药品不耐药外,对其他药品均有程度不同的耐药.结论本院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较高,主要感染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情况较严重.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病原菌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切除T4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在我院通过手术切除T4期肺癌患者34例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因素(临床因素、病理因素和治疗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T4期肺癌患者34例资料术后均存活(存活率100%),术后1年累计死亡8例(存活率76.5%),术后3年累计死亡23例(存活率32.4%),术后5年累计死亡28例(存活率17.6%).结论T4期肺癌患者手术预后与年龄、手术切除范围大小、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现象和是否根治性切除有关.

  • 标签: T4期肺癌 淋巴结转移 手术预后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多种因素,为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华山医院宝山分院呼吸内科在06年8月至08年5月收治的33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采集患者的相关信息,把治疗结果分级(治愈、好转、未愈)后,利用SPSS13.0的Ordinal过程建立治疗结果Y对可疑影响因子x的比例优势模型Logistic回归。结果模型有统计学意义(X^2=51.986,P=0.000),拟合优度较佳(DevianceX^2=399.132,P=1.000)。年龄、动脉血氧分压(PaO2)、尿素氮(BUN)、咳痰4个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随年龄增加而趋劣(OR=1.020),随Pa02增加而趋优(OR=0.985),随BUN增加而趋劣(OR=1.170)。与无咳痰症状的患者相比,有咳痰症状的患者治疗效果趋优(OR=0.390)。结论年龄、Pa02、BUN、咳痰是本院333例CAP患者疗效的统计学影响因子,其中PaO2和咳痰是疗效的促进因子,年龄、BUN、无咳痰是疗效的劣化因子。

  • 标签: 肺炎 疗效 因子 社区获得性肺炎 LOGISTIC回归
  • 简介:目的研究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肺炎提供合理化的用药依据。方法分析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肺炎患者痰液标本以及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采用法国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患者504株病原菌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居160株首位,达31.75%,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15株(22.82%),肺炎克雷伯菌73株(14.48%),大肠埃希菌50株(9.92%)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5.7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和头孢曲松耐药率〉70%,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5%,可作为严重感染时的经验用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和氨曲南耐药率〉50%,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100%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很高,MRSA检出率34.5%,万古霉素和利奈唑烷100%敏感。结论加强对医院肺炎的细菌学检测和耐药性分析,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提高肺炎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肺炎病原菌 分布 耐药率
  • 简介:目的探讨40岁以下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病人放疗与化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103例40岁以下病人单纯化疗45例,化疗与放疗综合治疗54例,单纯放疗4例。结果103例中CR23.3%(24/103),总有效率75.73%。1、2、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7%、29.87%、7.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血清CEA、误诊及机体免疫功能为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40岁以下 肺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 简介: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男性近年肿瘤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女性的第二位死因。肺癌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而女性肺癌的增高趋势尤为明显,因此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二十年来,由于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技术的不断提高,使纤支镜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近3年来,每年进行纤支镜检查2000例次以上,病理科每月新诊断肺癌病例近60例,其中63%依靠纤支镜检查确诊。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3月572例资料完整的女性肺癌纤支镜检查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女性肺癌在纤支镜下的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

  • 标签: 肺癌 纤维支气管镜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气候剧变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病情易于发生变化.现收集我院1997~2001年住院病人中410例COPD病例,统计如下:

  • 标签: COPD 气候剧变病情变化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索钙对降低慢性肺心病血粘滞度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4100每日2次皮下注射,10d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血粘滞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高粘状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降低血粘滞度有显著疗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慢性肺心病 治疗效果 临床分析 肺心病患者 血粘滞度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实施呼吸机治疗13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有关药物(镇静剂、制酸剂)、误吸和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的关系。结果130例患者发生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40例(30.77%),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患者APACHEⅡ评分(30.74±3.13)、应用镇静剂制酸剂32.50%、误吸和反流27.50%、呼吸机应用时间(13.84±2.76)天高于高于无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患者的(25.14±2.32)、11.11%、13.33%、(8.43±2.12)天(P〈0.05),是引起呼吸机性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较多,通过预防预防误吸和反流、缩短呼吸机时间、减少镇静剂抑酸剂的应用、积极治疗基础病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治疗导致了疾病加重,增加经济负担。而无计划性再人院导致上述情况进一步恶化。所谓无计划性再入院,是指患者因为相同或相似的症状或疾病在短时期内再次住院治疗。“短时期”目前没有明确定义,可能为治疗后的一周到一个月内。

  • 标签: AECOPD 再入院 危险因素 慢性阻塞肺疾病 复发 住院治疗
  • 简介:赫氏反应(Herxheimer)是指驱梅治疗中病灶暂时性恶化反应.少数结核病人在强化抗痨过程中亦可发生类似"赫氏反应"的现象.现将1990年1月至2000年10月临床诊治的24例类赫氏反应综合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肺结核 化疗 类赫氏反应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