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的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39例恙虫资料.结果:但均有持续发热,可出现心肺肾肝等多器官损害,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生率为64%,且分布部位隐蔽,外斐氏反应均大于1:160.氯霉素治疗疗效好.结论:恙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氯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传染病
  • 简介:目的:探讨真菌败血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真菌败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为医院获得性感染,1例为社区获得性感染;感染常发生在危重症监护室(10/18例)。17例医院获得性感染患者均有严重基础疾病和多种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39-41℃)和休克;主要致病菌为念珠菌属。10例好转,8例死亡(44%)。结论:真菌败血常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用广谱抗生素、化疗药物、激素、静脉营养及实施侵入性治疗是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的,尽可能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 标签: 真菌败血症 临床特征 早期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能否通过亚低温治疗取得明显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31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亚低温治疗治疗组(治疗组)和非亚低温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观察组患者基础上入院时立即给予5-6天亚低温(32~35℃)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死亡率、神志恢复时间、肺部感染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死亡率较对照组较低,神志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肺部感染情况较对照组轻。结论一定时间的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具有较明显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亚低温 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 简介:川崎(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早期误诊率高,严重并发为冠状动脉病变.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技术完善及在应用阿斯匹林的同时应用静脉丙球治疗,对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的发生,提高诊治水平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1990~2002年收治的54例患儿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川崎病
  • 简介:血栓性微血管(ThromboticMicroangiopathes,TMA)包括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UremicSyndrome,HUS)和HELLP(HemolysisElevatedLiverEmzymesandLowPlatelets)综合征.

  • 标签: 微血管病 血栓性微血管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并发呼吸衰竭(RF)的发生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AOPP并发RF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结果:AOPP并发RF原因有多方面,除有机磷的直接毒性作用外,还有阿托品中毒、脑水肿、中间综合征及中毒反跳等因素的影响.早期合理使用阿托品及复能剂,早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的关键,避免阿托品的过量使用,预防和治疗脑水肿,配合血液灌流,输新鲜血等综合性治疗措施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结论:AOPP并发RF原因多方面,早期发现和识别,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选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牵引,剩余一组实施常规牵引联合针灸,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颈椎恢复时间以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是(8.63±1.82)d、(6.09±1.67)d、(4.55±0.93)d,对照组分别是(11.50±2.25)d、(9.53±1.64)d、(7.82±1.53)d,差异性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0%,对照组是70%,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灸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 标签: 针灸治疗 颈椎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排柏油样大便、呕血、低血容量休克、贫血等.11例出血得到较快控制,1例反复出血,延迟6d才得以缓解.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口腔癌根治术后并发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它与患者年龄大、精神紧张、手术创伤及使用激素等有关,要注重对本的预防,在治疗上应尽早采取积极措施,注意治疗方法的选择.

  • 标签: 口腔癌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消化道出血 预防
  • 简介:目的:利用肺核素影像扫描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等其它临床手段,对肺血栓栓塞(PTE)进行明确诊断;从临床基础探讨PTE致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2002年间,我院37例肺血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37例患者中,进行核素影像明确诊断32例(86.4%).在21~50岁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小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51.4%)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结论:核素影像仍是目前首选的诊断肺栓塞的筛选手段,其结果有较重要的诊断或排除诊断意义.女性PTE的发病年龄晚于男性,与雌激素降低胆固醇血浓度及月经周期改变凝血机制等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与PTE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核素影像诊断 临床资料 PTE 影像学
  • 简介:摘要临床工作中为方便卧床的危重患者穿着,避免患者因穿普通病员服不当发生受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以人文关怀为前提下提出一种危重患者卧床专用服。该病服设计简单,制作方便。临床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具有省时、方便、实用和舒适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烟雾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的规范化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并脑一硬膜一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34例,其中包括男16例、女18例;年龄20~63岁,平均(43±9)岁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患者病情恢复良好,达到预期效果康复出院。结论针对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并脑一硬膜一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的烟雾病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及出院指导,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的发生,也可以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 标签: 烟雾病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简称传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诊治的儿童传单4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传单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常见外,肝肿大(82%),鼻塞(49%)和双眼睑水肿(29%)较多见;传单肝功改变以酶学改变为主,其中以乳酸脱氢酶升高最常见,各年龄组传单患儿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早期检测EBV-IgM总体阳性率为86%,发生EBV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需提高对本的认识以早期诊断。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
  • 简介:维生素K缺乏在婴儿期常称为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临床上最常见是颅内出血,起突然,病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有明显后遗.故早期合理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与后遗,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科1995~2000年共收治婴儿维生素K缺乏35例,现将资料完整的20例(其中99年前15例,99年后5例),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发性维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粒细胞缺乏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我院于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为34例。实验组进行升白细胞药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以及病因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全环境保护,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与实验组相同,但没有全环境保护。然后分析比较两组的的治愈率以及感染率。结果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则为79.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34.36,P<0.05);实验组治愈率为94.12%,而对照组是70.59%,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P<0.05)。结论对于急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在实施全环境保护的条件下,临床治疗以口服升白细胞药联合应用rhG-CSF及并用病因治疗等综合方法疗效更好。

  • 标签: 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全环境保护 RhG-CSF
  • 简介:目的:研究脑血管病人急性期应激状态的机制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194例的心电图、心肌酶、血压和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脑血管病人急性期(发病48h之内)心电图发生改变,血压、心肌酶、血糖和外周血白细胞均增高。结论:积极调控急性脑血管病人的应激反应,对于提高脑血管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血管病 急性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29例治愈,13例好转,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治疗后临床症状(颈肩痛、上肢麻木、腱反射、感觉)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6个月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疼痛,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颈椎;神经根型颈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疑难,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继发性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理各不相同,所以其临床表现差异性较大。神经根型颈椎是由于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受到压迫或者刺激引起的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反射障碍,是颈椎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按摩、牵引、神经根组织、星状神经节阻滞等。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0.23±7.73)岁;病程3-6年,平均病程(3.15±2.33)年;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患者13例,中患者22例,重症患者10例;C3-C4逐渐盘突出者10例,C4-C5突出16例,C5-C6突出13例。C6-C7突出6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学会制定的颈椎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典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颈项僵痛,上肢麻醉,并伴有单侧或者双侧肢体放射性疼痛麻木;X线片、CT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间盘突出、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构椎关节法神骨质增生。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炎症性肠并穿孔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炎症性肠并穿孔死亡病例。结果:4例IBD饼穿孔死亡病人,3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分别出现吻合口瘘、出血、腹腔感染后死亡。1例感染性休克,无法耐受手术,抢救无效死亡。结论:IBD饼穿孔患者治疗上要正确选择手术方式,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围手术期IBD药物治疗是必要的。明确IBD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合理应用外科治疗,同时重视整体治疗。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穿孔 死亡
  • 简介:目的:总结急诊手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2001年8月用改良简化青木春夫式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15例.结果:急诊手术止血率100%,无手术死亡,无肝性脑发生.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1、3、4年的生存期为100%、86.67%、73.33%,存活病人肝功能稳定.结论:改良简化青木春夫式断流术非常适用于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的急诊手术,止血效果可靠,尤适用于基层医院,是抢救垂危病人的最有效措施.而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时机和提高手术者的熟练程度,是急诊手术成败的关键.

  • 标签: 高血压 门静脉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