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采用集束化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集束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乳酸(Lactate)、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乳酸、PC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乳酸、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7%)显著高于对照组(85.1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采用集束化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反应,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集束化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回顾分析各种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原因和特点,探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应如何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方法:统计我院2004年1月~2006年9月以来的急诊科收治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原因、人数、年龄、性别、发生时间采取的应急程序。结果:在所有群体事件发生中按发生案例数从高到低的原因分别为:食物中毒、治安事件、车祸、安全生产事故。按发病人数排列则分别为:食物中毒、车祸事件、治安、安全生产事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数集中在21~30岁和31~40岁。我院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流程,使群体性伤害事件均能够得到妥善安置。结论:食物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问题是导致城市中群体伤害事件的主要原因,医院的急诊科应根据群体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 标签: 群体性伤害事件 原因 特点 应急预案
  • 简介:目的:总结有效控制和预防留置导尿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方法:通过查阅了近年关于留置导尿与尿路感染的关系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留置导尿术本身、不当的操作、患者自身的因素、传统的尿管系统和膀胱冲洗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凶。结论: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证、正确的操作和置管后的护理、指导病人家属、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选择性膀胱冲洗是预防留置导尿病人的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阴茎再植术的成功率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运用显微外科技术行吻合血管神经的阴茎离断再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阴茎再植术均取得成功,1例术后出现轻度尿道狭窄,1例出现远侧段阴茎局部皮肤坏死和远端阴茎水肿。结论:术前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术中成功吻合阴茎背动静脉和神经,使阴茎远端深浅组织恢复良好的血供,术后做好防止感染、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等,是提高阴茎再植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

  • 标签: 阴茎离断 再植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表现诊断方法。方法分析总结5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资料,术前分析超声表现,作出大致病理分期,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敏感性为95.7%(495/517),病理分型诊断符合率85.1%(440/517)。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病理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利用肺核素影像扫描检查肺动脉造影等其它临床手段,对肺血栓栓塞症(PTE)进行明确诊断;从临床基础探讨PTE致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3~2002年间,我院37例肺血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在37例患者中,进行核素影像明确诊断32例(86.4%).在21~50岁年龄段,女性发病率小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19例(51.4%)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结论:核素影像仍是目前首选的诊断肺栓塞的筛选手段,其结果有较重要的诊断或排除诊断意义.女性PTE的发病年龄晚于男性,与雌激素降低胆固醇血浓度月经周期改变凝血机制等有关.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主要的危险因素,与PTE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血栓栓塞症 核素影像诊断 临床资料 PTE 影像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障碍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行血液透析45例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护理对策.结果:患者能改善心态,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透析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生存质量提高.结论: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护理手段.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理障碍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颅脑创伤病人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的救护措施对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中心出车接诊的1286例颅脑创伤病人院前急救转运的临床资料。结果:1275例安全返回急诊科,466例入神经外科或急诊手术,途中死亡11例。结论:颅脑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有效的急救和针对性的护理为院内成功抢救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颅脑创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原因,并观察分析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再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导致术后复发的原因危险因素,针对其复发主要原因进行再手术治疗,其中6例患者进行单纯的病灶清除手术,7例患者进行病灶清除窦道切除术,10例接受I期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4例进行单纯的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另有3例接受I期经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灌注引流和局部化疗。在手术术后对患者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对患者的血沉、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和植骨融合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结果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原因包括术前术后未进行正规化疗、术后积液未及时发现、术中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脊柱稳定性差等,再手术后所有患者结核症状消失,无结核复发的情况,术后8~12月患者植骨融合愈合,内固定位置正常。结论脊柱结核术后复发是由多种因素综合所致,术后应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并保证手术过程的准确无误,若术后复发,应根据复发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避免再复发的发生。

  • 标签: 脊柱结核 术后复发 复发原因 再手术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Lymphocystis)感染预防治疗,为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接受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应用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的淋巴囊肿发生率以及淋巴囊肿感染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淋巴囊肿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淋巴囊肿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NC降低时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G-CSF方法可有效治疗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化疗后淋巴囊肿感染。

  • 标签: 妇科肿瘤手术患者 化疗后 淋巴囊肿 感染预防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探讨以情感分享寄语表达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的护理学校12级护理学专业的245名学生进行随机抽取,从中抽取了84名护理学的学生进行系统研究,根据研究的需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2名学生。对照组对学生进行传统的肿瘤护理的教学,而实验组在传统肿瘤护理教学的基础上,还传授学术如何进行情感分享寄语表达。比较两组的测试成

  • 标签: 情感分享 寄语表达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负担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患者照顾者信息背景问卷调查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对新疆医科大学综合心脏内科101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

  • 标签:
  • 简介:随着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医疗纠纷个案见报率近年来有所增加.急诊医学因具有病种多而复杂,患者病情危重、病程变化发展快、抢救时间紧等特点,其医疗质量,特别是护理质量的欠缺,将延误患者的治疗或抢救,甚至导致患者不治,从而增加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据此笔者就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常见盲区及其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 标签: 分析防范措施 工作常见 常见盲区
  • 简介:脑损伤的亚低温治疗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同,本文介绍本科的亚低温治疗实施方案,和按方案实施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证明本方案切实可行。本次临床工作中选用SjO2(颈静脉氧饱和度),AJD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AJDL(动静脉乳酸浓度差)和rSO2(局部脑氧饱和度)等脑氧和代谢方面的监护,虽初次使用也取得成功。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氧饱和度 颈静脉 实施方案 动静脉
  • 简介: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6年6月23例27足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按Kerr跟骨骨折评分系统评估术后功能,优8例,良13例,差6例,优良率为78%。结论:积极处理软组织损伤,精确复位,合适内固定,是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关节内骨折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跟骨骨折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1996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细菌感染患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对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01年以前新生儿细菌感染检出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随着年代推移,CNS、肠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感染呈增加趋势。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和诺氟沙星对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青霉素、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等耐药率相当高;大肠杆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卡那霉素的敏感率较高,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钠、头孢哌酮钠等的耐药率较高;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哌拉西林钠等药物的敏感率较高;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呈现耐药。结论:CNS、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机会致病菌成为新生儿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新生儿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普遍,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抗感染是有效治疗新生儿感染的关键。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抗菌药 耐药性
  • 简介: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相对粗直,血管充盈,外径最大可达0.8~1cm,而且是近心静脉,抢救急危病人时,应用留置针作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满足抢救的入液速度,是抢救急危病人的理想给药途径[1].我科自2000年7月2001年5月,对50例急危病人应用B-D公司第三代套管Y型皮留置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穿刺速度快,成功率达78%,入液顺畅,保证了抢救中输液、输血的速度,也避免了因病烦躁或转运造成输液外漏的弊端.但颈外静脉穿刺在具体作技术上需要特别注意,否则穿刺容易失败.在本组病例c就有11例失败,经过对穿刺失败病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和对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危病人 颈外静脉穿刺 留置针 原因 穿刺失败 血管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现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焦虑抑郁量表对138例青中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水平得分为16.27±5.68,确定有焦虑症状的患者占63.7%;抑郁水平得分为20.13±8.39,确定存在抑郁症状的患者占46.4%。结论青中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急需相应的健康教育、社会支持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评价经皮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应用经皮MIPPO技术治疗3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1~76岁,平均47.6岁。根据AO分型A型骨折15例,B型骨折11例,C型骨折6例。结果本组32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19个月,平均11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根据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1例,良9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结论应用经皮MIPPO技术治疗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血运破坏少,术中出血少,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符合生物力学(BO)固定原则。

  • 标签: 微创 内固定 胫骨 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