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手术并发症产生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以本医院11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例,对其进行巩膜隧道切口手术,然后观察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0例(9.09%)患者大多视力小于0.05,35例(31.82%)例患者矫正后的视力在0.05到0.3之间,53例(48.18%)患者矫正后的视力大于0.3,小于等于0.6,12例(10.91%)患者的矫正视力大于0.6;患者早期出现的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后囊破裂和晶状体悬韧带断裂,对症处理之后基本恢复。结论临床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并发症 眼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处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腹腔镜下病灶清除结合子宫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与栓塞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之后均痊愈,没有出现转开腹手术与子宫切除的情况,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这一疾病,腹腔镜下病灶清除结合子宫修补术、宫动脉甲氨蝶吟灌注与检塞法这两种方法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两种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可知,观察组多使用的方法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急诊护理管理措施。随着人们对急诊护理在急诊抢救中作用的认识日益深入,急诊护理管理备受关注。本研究从急诊护理人员管理、急诊护士的组织管理、急诊业务管理、抢救室及诊察室管理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

  • 标签: 急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妇科腹部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50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后,50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均未发生感染及相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94%(47/5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妇科腹部手术的成功率,避免或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妇科 腹部手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诊静脉采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采血过程中出现交叉感染的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0例门诊需静脉采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专业静脉采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静脉采血后,观察组患者中淤青1例,静脉炎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对照组患者中皮下渗血4例,静脉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静脉采血护理干预可以大大的降低采血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并且在采血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方式预防交叉感染,可以防止给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带来伤害,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意义,值得展开广泛的推广。

  • 标签: 门诊 静脉采血 护理措施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导诊过程中,对突发事件如何进行正确的应急处理,以获得更多抢救时间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内科导诊护士把自己在临床从事20余年的护理工作经验,应用于候诊时发生突发事件的患者中,回顾性总结抢救128例急性突发事件的护理体会。结果其中116例患者安全送入专科病房,12例转入上级医院救治,未有1例因候诊时观察不利而导致延误抢救。结论通过导诊护士的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即能让导诊工作井条有序,又能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并为后期治疗及预后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导诊护士 就诊 突发事件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的正确处理方法,为日后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临床处理提供更多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所收治的102例重度烧伤病患,在采取及时治疗后和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采取药物涂抹进后行期残余创面处理)和观察组51例(在药物涂抹的基础上加用浸浴治疗机治疗)两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0(97.74%),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1(80.39%),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发生,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取及时治疗后药物涂抹的基础上加用浸浴治疗机用于治疗重度烧伤治疗后期残余创面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减轻病患的症状,帮助病患有效的改善预后,从而有效的提高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重度烧伤 治疗方法 后期残余创面处理
  • 简介:摘要DSA已广泛应用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和肿瘤的检查和介入治疗,DSA检查是所有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为确诊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参考,介入放射测量技术作为DSA后处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凭借自身在测量精度与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已成为DSA后处理测量的主流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DSA的技术优势,为诊疗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参考,文章从不同维度出发,对DSA技术原理进行厘清,在相关理论原则的框架体系下,推动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以满足临床医学介入诊疗的使用要求,构建起现代化的DSA后处理测量体系。

  • 标签: DSA 系统测量 测量技术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龄心房颤动(房颤)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处理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6例高龄房颤急性发作期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28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房颤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而对房颤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房颤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房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房颤相关知识的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 心房颤动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腹产手术观察与出血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并分析患者剖腹产手术治疗情况。将120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止血处理,后组应用止血带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子宫切除、术后24h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前置胎盘患者行剖腹产手术治疗中,采取止血带止血方法,可减少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腹产 前置胎盘 手术观察 出血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的磨镶手术(LASIK)前高度近视的眼底病变临床处理与分析。方法搜集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的磨镶手术前高度近视患者213例(426只眼),全部患者都实施散瞳眼底的检查,比进行记录。结果在426只眼之中,有9只眼发生干性视网膜的裂孔,其中,3只眼出现玻璃体的牵引、1只眼发生视网膜的脱离、5只眼发生严重视网膜的变性;78只眼发生视网膜的变性,其中有8只眼是格子样的变性、58只眼是霜样变性、1只眼是囊性病变、5只眼是视网膜的裂孔、2只眼是视网膜的脱离、4只眼是玻璃体的牵引。结论把散瞳查眼底当作准分子的激光术前普通检查很有必要,如果存在严重的视网膜变性与视网膜裂孔,需要进行眼底激光的加固治疗,如果黄斑病变的患者一般不采取准分子的激光手术治疗。

  • 标签: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术 高度近视 眼底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种不同的下颌骨处理方式在舌癌联合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37例舌癌病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9例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B组15例行下颌骨矩形切除术和C组13例行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术式。评价舌癌联合根治术中不同下颌骨处理方式的可行性,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37例舌癌患者中,局部复发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7例,远处转移1例,同侧下颌骨颊舌侧龈黏膜切口和保留的下颌骨均无肿瘤复发,下颌骨不同的处理方式与舌癌术后复发率及复发部位无明显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术后口腔功能恢复最好。结论对于舌癌原发灶未侵犯下颌骨及舌侧黏骨膜时,下颌骨矩形切除术式优于下颌骨节段性切除术,保留完整牙列及下颌骨术式临床评价优于下颌骨矩形切除术。

  • 标签: 舌癌 下颌骨 联合根治术
  • 简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的病因学探讨NAFLD是脂肪组织和(或)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在肝脏的表现形式,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MS)的组成成分之一,亦有证据显示,NAFLD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NAFLD的发展趋势仍未明了,其通常进展较为缓慢,也可迅速发展为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肝坏死。从临床角度来看,NAFLD的主要危害在于其继发的糖脂代谢异常及肝功能损害,因此,如何早期诊断NAFLD、采取什么措施逆转代谢异常是临床所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临床 肝脏脂质代谢紊乱 NAFLD 糖脂代谢异常 LIVE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器械不同预处理及清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使用后的300件腹腔镜器械,并分为两组进行预处理与清洗。其中常规组采取手工清洗方式,实验组采取手工清洗与超声波清洗方式,对两组的器械合格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实验组目测法与隐血试验法的器械合格率(穿刺器、吸引器、抓钳、手柄)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腹腔镜器械给予预处理、手工清洗、超声清洗方式利于提高清洗合格率,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预处理 清洗 腹腔镜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质检验中数据误差产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从而提高水质检验的质量。方法主要对水质检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数字处理,结果判定等方面处理数据误差。结果通过结合具体的问题,并采取了正确的处理手段,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得以减少,提高了水质检验的质量和准确性。结论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水质检验工作非常重要,在日常的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重视水质检验工作,并且要保证水质检验工作的准确性,有效减少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

  • 标签: 水质检验 数据误差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肩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改良式旋肩法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7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肩难产产妇和其胎儿,根据接产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接产,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旋肩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更短、产后出血量更少;另外,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64%;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与对照组的28.21%相比较有着较大优势。两组对比差异较大,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肩难产产妇分娩中应用改良式旋肩法处理,能够减少新生儿和产妇风险事件产生,还能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式旋肩法 肩难产 臂丛神经损伤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价值。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盲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胎头吸引术,研究组,徒手转胎位处理,统计自然分娩情况,比较第二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结果①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5.56%(34/45),P<0.05;②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转胎位处理头位难产,可提高自然阴道分娩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徒手转胎位 头位难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分析其预防及防范处理。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一年内所收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并将以50对50的比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中给予患者正常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处理,而对照组患者则不采用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经过不同的实验组对患者的护理进行数据处理,采用风险防范的实验组在总满意度与医疗失误发生率等方面投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妇产科护理由于各项原因存在着一定风险,为降低风险的发生度,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总体满意程度。

  • 标签: 妇产科护理 风险预防 防范处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的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正确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根据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60例头位难产产妇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调整体位、人工助产或者采取剖宫产,保障成功分娩。结果共有32例枕横位、枕后位难产者使用了常规措施,乳体位调整、人工破膜、缩宫素等,有5例转为顺产,比例为15.63%;其余28例枕横位、枕后位难产者,使用母体体位调整、徒手转胎头等措施,有22例成功阴道分娩,比例为78.57%。结论头位难产需要尽早的进行确诊,根据原因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科中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