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分析

李冬明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DSA已广泛应用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和肿瘤的检查和介入治疗,DSA检查是所有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为确诊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参考,介入放射测量技术作为DSA后处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凭借自身在测量精度与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已成为DSA后处理测量的主流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DSA的技术优势,为诊疗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参考,文章从不同维度出发,对DSA技术原理进行厘清,在相关理论原则的框架体系下,推动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以满足临床医学介入诊疗的使用要求,构建起现代化的DSA后处理测量体系。

关键词:DSA;系统测量;测量技术;开发利用

前言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技术能力的快速发展,传统医疗运行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为了切实增强现阶段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降低医生疾病诊断的困难程度,各大医院不断开展医学影像技术的引进与优化工作。DSA作为一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体系,凭借技术优势,满足了现阶段医学影像工作的客观要求,因此被逐渐应用于临床之中。基于这一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发掘DSA的技术优势,需要对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进行必要的开发与利用,帮助操作人员更加熟练地掌握DSA设备的性能与操作方法,扩展诊断工作的信息量与数据量,为医生呈现出一个完整、准确的患者检测结果,辅助后续的诊疗工作,在降低医生工作难度的同时,稳步提升医疗体系的服务质量,满足介入诊疗活动的客观要求。

1.DSA技术原理分析

对DSA技术原理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整个技术流程,降低了DSA技术的应用难度,进而为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DSA技术作为数字X成像技术的重要分支,将常规血管造影技术与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融合,从而有效应对传统造影技术在单一结构或者组织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降低检测与观察难度[1]。DSA技术的成像原理在于将受检部位进行细化,分别进行注入造影剂与没有注入造影剂的图像获取与收集,在此基础上借助于影像增效仪进行增效,利用扫描设备进行扫描处理,形成矩阵化的呈现模式。完成矩阵化操作值周,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区域内不同数值的差值信号进行获取,形成单一的影像图片[2]。在DSA技术模式下,血管作为单一的观察对象得到保存,去除了其他人体结构对于观察活动的影响,同时影像清晰,分辨率较高,对于血管病变的观察以及血管狭窄区域的定位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2.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影响因素

DSA技术在成像过程中,为了满足对单一或者特定血管的观察,需要对其他身体结构进行必要的处理,为了确保处理效果,技术人员需要在设计开发与利用DSA后处理系统之前,对影响测量技术的因素进行厘清,以期为后续开发与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性的引导。

在进行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DSA造影方法进行明确,深入分析造影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划分DSA技术的应用范畴与测量技术开发工作的着力点,为后续工作的开展降低了操作难度。在对造影技术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要对采像技术与后处理功能进行明确,由于DSA技术的特殊性,要求后续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必须对采像技术与后处理功能,将信息数据进行必要的筛选,去除冗余数据与影像对于成像或者医疗诊疗活动的不利影响[3]。同时DSA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减影图像,从原始的两帧X线照射诊断图片进行提取,虽然与原始信号相比较,造影剂产生的差异信号增幅要小于原始图像的信号增幅,但是这种增幅也导致了观测误差的增加,导致图像的尺寸与原始观察对象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DSA技术观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对于后续医疗诊疗活动的进行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基于上述影响因素,DSA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在开发与利用活动要针对性不同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手段,形成现代化的DSA处理系统策略技术开发与利用活动的有序进行。

3.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所遵循的原则

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活动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对于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重难点进行明晰,还需要从原则框架的角度出发,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以期完善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构建起科学高效的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全新模式。

3.1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对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流程、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求以及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重难点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切实满足使用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技术人员才能够以现有的信息数据资源为基础,构建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新体系。

3.2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由于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多样,操作环节较多。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操作之中,就要尽可能的增加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方案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影响[4]。降低操作的难度,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操作,保证各个环节之中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顺利开展。

4.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需要技术人员,从不同层面出发,以现有的技术为框架,构建起完整的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利用体系,确保DSA技术在医疗影像工作中技术作用的充分实现。

4.1测量技术参数的获取

在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活动的开展,需要技术人员在科学性原则的指导下,对整个DSA技术应用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不同环节的技术要求,确保技术手段与技术使用需求的高效衔接,从而大大降低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活动的困难度。具体来看,测量技术参数的构成直接依赖于像素单位时间函数、视频密度数值等基本参数,确保了DSA测量技术参数的获取能够符合影像获取工作的客观要求[5]。例如测量像素单位可以对出径线、血管大小等参数进行准确获取,这种获取可以从软件应用程序以及借助于ROI手段,对曲线机械能科学的处理,帮助技术人员在较短时间内,获取不规则形状部位的形状获取,帮助医生从多个层面对检查部位进行全方位的观察,为后续检查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4.2测量技术的应用流程

测量技术应用流程对于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在进行测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将实用性原则作为基本框架,去除冗余环节对于测量技术的不利影响,增强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实用性,满足不同环节对于DSA测量技术的使用需求。具体来看,在进行测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从距离测量、狭窄程度测量、面积测量三个维度出发,以现有的技术为出发点,推动测量技术在实践中的有序应用。在距离测量的过程中,要根据导管直径输入导管直径数值,利用后处理软件程序对导管直径测量程序以及导管中所占有的像素数值进行准确判定,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需要测量3次,得到像素的平均数值,同时也可以输入SID、PID数据,进行必要的校准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光标进行测量。对于狭窄度的测量可以使用软件(stenosisanalysis)对血管狭窄度进行测量,并输入人体的高度、体重以及心率等参数,并借助于光标对血管的最宽与最窄处进行测算,形成影像狭窄度分析。面积的测量可以借助于软件利用手动或者自动设置观测点,对心室泵功能以及心脏舒张收缩状态进行评价。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将DSA图像进行二维展示,便于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4.3测量效果分析

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出病变区域,对血管宽度进行准确化判定,从实际情况来看,对20例肝病患者进行B超、CT以及DSA影像进行对照来看,DSA技术的准确性得到验证,DSA技术性能得到满足,并且测量效果对于细节考察、诊断工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增强介入诊疗活动的质量与水平。

5.结语

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技术人员厘清DSA技术原理,明确影响DSA技术原理的基本因素,在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的引导下,对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开发与利用途径进行全方位探索,满足医疗活动过程中对于医学影像的获取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鹏.DSA网络中TCP性能改进机制的研究[J].天津理工大学,2015(11):189-192.

[2]张伟.脑动脉的MRA、CTA、DSA与标本对照观测及临床应用[J].新乡医学院,2016(1):67-68.

[3]彭晓芳.分析介入神经放射学中DSA图像测量技术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4(20):132-134.

[4]许静.CT、DSA设备敷设计量的测量与研究[J].泰山医学院,2014(17):145-146.

[5]张鹏,李振龙,赵英杰,王昭波,洪天佑.128层CT头颈部DSA:不同管电压及对比剂浓度的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2(3):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