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人格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并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心理健康程度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有非常显着差异,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水平与他们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极其显着相关。结论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因素之一,应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幸福感。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相关分析
  • 简介:采用《感戴问卷》和《心理幸福感问卷》对27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感戴状况及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感戴水平在年级、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呈正相关;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感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幸福感做出预测。

  • 标签: 感戴 心理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中心站河南三门峡472000)摘要目的是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影响。方法将67例住院孕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干预组接受研究者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接受一般分娩常规护理。应用主观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组产妇进行问卷测定,并对结果进行f检验及相关分析。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加产妇社会支持,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 标签: 产妇 护理干预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62-01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方法采用人胆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289名大学生进行测验。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因素之一,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对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症状自评量表 心理咨询工作
  • 简介:目的比较高中生、大学生及研究生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方法选取145名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为被试,施测社会支持量表与主观幸福感量表,比较他们在两个量表各个维度上异同,以及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相关。结果(1)文理科学生在两个量表上得分没有差异;(2)男女生在两个量表上得分也没有差异;(3)高中生与研究生在社会支持上有显着差异;(4)高中生与大学生、研究生在主观幸福感上均有显着差异;(5)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显着相关。结论不同层次学生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有正相关。

  • 标签: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社会支持量表 主观幸福感量表 大学生 文理科学生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与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对200名研究生进行测验。结果(1)在专业、性别、年级、年龄、婚姻状况上及来源上,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外向性人格纬度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神经质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稳定外向型和稳定内向型人格总体幸福感水平最高,其次是不稳定外向型人格,总体幸福感水平最低是不稳定内向型人格。结论外向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研究生幸福重要因素。

  • 标签: 研究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 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重要时期,他们主观幸福提升和培育对当今社会和个人自身发展都有着积极和现实意义。也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更好地掌握我国大学生主观幸福基本现状。结果目前国内测量大学生主观幸福工具不统一、不全面。结论应该在现有的自评量表基础上,编制他评量表等来扩展大学生主观幸福研究。

  • 标签: 幸福感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 大学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关系。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总体幸福感与神经质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内外向因子呈现显著正相关,总体幸福感虽然与精神质因子存在负相关,但相关并不显著。因此,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有密切关系,内外向和神经质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最为密切,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里幸福感现状,探讨心理幸福影响因素,使大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认知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桂林医学院三个校区抽取408人,选用自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表、Ryff编制心理幸福感量表《Ryff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ycalWell-BeingScale)进行测评。利用spss18.0进行ANOVA单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我校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总分和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有较高得分,心理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②我校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女生高于男生。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和三个维度上。③我校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随着年级上升而逐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环境掌控,个人成长和、他人积极关系和自我接纳四个维度上。④我校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具体体现在个人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⑤我校大学生个人月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有显著影响,个人月消费高大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反而较低,具体表现在自我成长和与他人积极关系两个维度上。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对地方师范院校大学生自我监控与主观幸福感(SWB)展开实证研究,所得数据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①大学生SWB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监控低于中等偏下水平。②自我监控与SWB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 标签: 学生 自我评价(心理学) 幸福
  • 简介:本研究探讨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影响。采用整体随机取样法,用《社会支持量表》《正负生活事件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2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①不同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工作与社会适应、休闲活动、幸福感总分分别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1);工作与社会适应和经济或身体变坏呈正相关(P〈0.05);家庭环境与正性事件总分呈正相关(P〈0.05);幸福感总分与负性事件总分呈负相关(P〈0.05);③自我意识、学校学习、人际交往、家庭环境、幸福感总分均与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恋爱与家庭外支持呈正相关(P〈0.05);工作与社会适应和家庭内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休闲活动与家庭内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家庭外支持、社会领悟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1);④家庭外支持、正性事件总分、独生子女3个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联合解释值为37.3%。本研究表明,可以从刺激增加正性生活事件发生和提供更多家庭外支持两个方面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积极干预。

  • 标签: 学生 社会支持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以人类固有的力量作为出发点,以正向心态对人情感以及行为加以解读,激发积极力量,挖掘个人潜力,使人获得幸福感。其中在本文中主要从理论角度上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所带来影响。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 简介: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理论和理念在中小学教育界得到了广泛响应。积极心理提出源于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研究重心在个人积极品质和挖掘个人内在潜能,积极心理学三个研究对象和内容分别是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品质、积极社会组织系统[1]。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社会道德和更佳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不利环境,也能应付自如[2]。”积极心理学课程注重教学内容实用性、教学方法灵活性以及学生参与性,同时注重学生体验和感悟,特别是积极体验和感悟。

  • 标签: 心理学理论 主观幸福感 团体辅导 预科 新疆 社会适应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复原力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2月期间216名乳腺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8例。干预组采用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随访。术后第5天、1月、3月和6月采用癌症康复评价简表评估患者生命质量,采用Cantril阶梯量表评估患者主观幸福感。结果干预组第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CARES-SF量表生理、心理、与医务人员关系评分及生命质量总分明显降低;干预组在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主观幸福感得分明显提高,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P<0.05)。结论家庭复原力护理干预通过促进乳腺癌患者家庭信念、家庭支持,提高家庭应对疾病能力,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家庭复原力 乳腺癌 生命质量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兴起,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话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群体,更应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从定义、维度、结构三个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概述,接着重点介绍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因素,并指出相应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一般拖延量表和国际大学调查(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1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性别、年级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拖延、主观幸福感并无显著相关关系;(2)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与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业拖延与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学业拖延均呈显著负相关。(3)TMD总分对SWB总分、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拖延对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均有显著预测作用;TMD总分、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对学业拖延有显著预测作用。(4)学业拖延在时间管理倾向和总体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之间均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 标签: 时间管理倾向 学业拖延 主观幸福感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大学生自尊、人际交往能力和主观幸福关系,了解大学生自尊、人际交往能力对主观幸福影响,为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出可行途径以及更加有效方法。方法抽取潍坊医学院两个年级四个专业在校大学生,每专业60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自尊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中国修订版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用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1)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对精力、对生活满足和兴趣、对情感和行为控制以及心情忧郁或愉快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人际交往能力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总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交往能力和自尊对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联合解释量为27.9%,说明人际交往能力、自尊对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重要预测作用。结论培养大学生与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其自尊水平,对增强其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学院大学生 自尊 人际交往能力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异同特点。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接收并进行就诊焦虑症55例、抑郁症78例与强迫症50例患者分别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通过幸福感指数问卷与HAMD抑郁量表测评调查分析。结果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正常人对照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强迫症患者组主观幸福感与绝望感因子、迟缓因子、日夜变化等因子呈现负相关性,焦虑症患者与睡眠因子、认知因子、绝望感因子呈现负相关性,而抑郁症主管幸福感与绝望感因子呈现负相关性(P<0.05)。抑郁症患者绝望感因子、强迫症患者绝望感因子以及焦虑症患者睡眠因子与认知因子等都是限制患者主管幸福重要因素。结论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只有最大程度上降低这些因素影响才能提高焦虑症、抑郁症与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影响。方法将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符合CCMD-380例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患者辅以24周康复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幸福感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实施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幸福感有积极影响。

  • 标签: 康复治疗 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 幸福感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取安徽省青阳中学两个年级四个班级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考察中学生主观幸福感受状况。结果发现(1)所得样本幸福感指数量表呈现正态分布;(2)幸福感指数在性别这个因子上呈现出相关性,且女性得分略高于男性,国内国外均呈现相同趋势;(3)幸福感指数在年级、班级和年龄上未呈现出显著相关;(4)幸福感指数与生活满意度相关性显著,整个样本均分偏低于本量表编制者在美国测试所获均值,此结果与国内姚春生(1995)等人测试结果也比美国测试结果明显偏低趋势一致。

  • 标签: 中学生 幸福感指数 总体情感指数 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