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优质护理服务中品管圈活动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30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并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对照组则不采用品管圈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满意度、操作技能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9.2%、92.3%、95.4%;对照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满意度、操作技能满意度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4.6%、66.2%、6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为93.8%,对照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为6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优质护理的知晓率为90.8%,对照组患者对优质护理的知晓率为63.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患者而言,在进行优质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效果较理想,不仅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优质护理服务 品管圈活动 健康知识掌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整体护理的有效方法和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人的传统观念、生理、文化、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整体护理措施,以满足产妇最大限度的需求。包括术后止痛、创伤护理、母乳喂养和身心等护理方法,实践于产后康复的整个过程。结果通过整体护理,未发生产妇乳腺炎和产褥期抑郁症,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达98.1%,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9.4%。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更有效、及时地解决病人关注的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地母婴健康教育,对产妇康复起到促进的实际作用,提升了产科整体形象。

  • 标签: 产后 整体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8例为对照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活动前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5.7%,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减少自伤、伤人、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由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按照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优质护理活动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优质护理活动 护理合格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锻炼加心理护理对肺胀病人活动耐力的作用。方法将14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1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锻炼,并对不同的心理类型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观察对病人活动耐力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活动耐力正常者分别为54例(占76.1%)、67例(占90.5%),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胀病人采用康复锻炼加心理护理,对活动耐力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肺胀 康复锻炼 心理护理 活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压疮护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我院的140例患者资料,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70)和研究组(n=70)。给予对照组70例患者常规性皮肤护理,研究组7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品管圈护理原则,进行皮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措施下,压疮发生率情况。结果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的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为7.14%,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7.14%,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采纳与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住院患者 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责任包干制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施与成效方法将病房40床位分为2组,每组包干20张床位,由1名护理组长及4名责任护士负责组内所管病人的全部护理工作,病人出院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让病人对护士工作进行总体评价。结果实施活动后,责任护士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较实施前满意,患者的满意度由93%上升到100%。无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中对病人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提升护士整体素质,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医疗护理质量。

  • 标签: 责任包干制 创优 成效
  • 简介:(江苏省金坛市中医医院江苏金坛213200)摘要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医院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当前全国卫生系统继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围绕此项活动,医院的统计工作应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充分显示统计工作的魅力,已是摆在医院统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 标签: 医院管理 卫生统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品管圈活动对产妇剖宫产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的78例产妇,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改善产妇剖宫产后自我护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剖宫产 品管圈活动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以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68例患者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优质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骨科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 标签: 骨科 优质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下床活动对头晕/眩晕疾病谱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诊断的68例头晕/眩晕疾病谱患者为代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经随机选择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取卧床休息)和研究组各34例(早期下床活动),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7天,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2天,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讨论针对患头晕/眩晕疾病病员采取早期下床活动,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减少住院天数,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下床活动 头晕/眩晕疾病谱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题为“活得乐”小组心理干预在住院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住院抑郁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宣教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主题为“活得乐”的心理干预,分别于入组及心理干预8w结束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17)对两组患者进行调卷效果评价,并对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RS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RSD-17)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住院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抑郁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观察选择中药针灸并用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51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研究形式为分组对比;分组依据为所有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接受治疗方法不同;对于26例观察组运动性活动受限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中药针灸并用;对于25例对照组运动性活动受限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单纯中药治疗;最终通过观察两组运动性活动受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突出中药针灸并用的临床价值。结果在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患者,临床治疗方法选择中药针灸并用,可以将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情况显著改善。

  • 标签: 中药针灸并用 运动性肢体活动受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义齿种植术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520例口腔修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固定义齿种植修复方案,观察组患者选择活动义齿种植修复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8.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修复满意率93.1%,对照组患者修复满意率70.4%,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进行口腔修复时,选择活动义齿种植术,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基牙出血指数,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动义齿种植术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究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MIF、IL-23、RANKL、OPG、DKK1水平变化以及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群体MIF、IL-23、RANKL、OPG、DKK1以及和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MIF、IL-23、OPG与疾病活动历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MIF、IL-23、RANKL、OPG、DKK1含量明显提高,且MIF、IL-23、OPG含量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以用来判定病情和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脑卒中患者抗阻与牵拉训练对其改善活动功能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慢性脑卒中患者,均分为联合训练组与抗阻训练组各15例。联合训练组是采用抗阻与牵拉向结合的训练方式。而抗阻训练组只是单纯的对患者进行抗阻的训练方式。两组的训练周期皆为4周,对两组干预训练前后的对慢性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功能、肌肉力量等康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为期4周的训练干预后,综合训练组的慢性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康复指标皆优于抗阻训练组的各项康复指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善慢性脑卒中患者肌肉力量、步行能力与平衡功能的各项康复指标中,抗阻与牵拉训练在有效改善各项指标中都要优于单纯的抗阻训练,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具有科学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脑卒中 抗阻与牵拉 活动功能
  • 简介:摘要在精神专科医院,因病人的特殊性,对护理质量的需求更高。开展护理志愿服务活动,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丰富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有利于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护理 志愿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层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64层CT进行病情诊断,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CT的表现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检查结束后,共计发现108例个病变部位,常见部位为88例(81.48%),上叶尖后段为59例(54.63%),下叶背段为29例(26.85%),少见部位为20例(18.52%),其中上叶前段为9例(8.33%),左舌叶为6例(5.56%),右中叶为3例(2.78%),下叶基底段为2例(1.85%)。54例患者中,28例(51.85%)患者表现为多个肺段的病变,16例患者表现为肺段病变以及单肺叶病变。结论64层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将患者的病症部位进行明显的显示,以毛玻璃影、绒毛结节、肺实变影、树芽征以及小空洞等形式表现出来,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64层CT 肺结核 病情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预防ICU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尤其是对活动性出血或者有大出血风险、以及因出血后导致特别严重后果的VTE高危患者。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40位均有活动性出血患者为研究,按照国际随机数字表分成两个研究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诊断脑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或神经纤维瘤破裂出血等。观察组给予了早期活动干预。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仅为对照组的25%,患者住ICU的平均天数、总天数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早期活动干预,能减少ICU出血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早期活动 预防 深静脉血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对于早期偏瘫患者的临床运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早期偏瘫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被动运动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和肌张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肌力、肌张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肢肌力(2.79±1.13)分,下肢肌力(3.36±1.25)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上肢肌张力(0.82±0.13)分,下肢肌张力(0.94±0.21)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早期偏瘫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Rood技术与被动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能够是患者的患肢肌力得到提升,同时肌张力得到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早期康复进程缩短。

  • 标签: Rood技术 被动活动 早期偏瘫 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