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护士压力的影响。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本科的护士进行压力调查分析,从分析的结果中找出应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开展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本科的护士压力明显减轻,工作满意度也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也更有利于优质护理的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护士 压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主动活动对促进产妇恢复,预防并发症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随机将2008年5月到2011年5月我院行剖宫产手术180例产妇,临床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产妇术后给与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主动活动,观察两组患者的泌乳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3例感染,有2例腹胀,而对照组有7例感染、4例腹胀,并且还有2例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为(19.5±4.2)h,而对照组(23.7±3.4)h,泌乳时间观察组为(29.6±4.2)h,泌乳量少的有21例,对照组为(37.4±4.1)h,泌乳量少的有3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后实施早期主动活动,不仅能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加快乳汁分泌,而且对减少了褥疮、下肢静脉血栓、产褥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于是促进和加强产妇剖宫产术后早期主动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主动活动 产妇恢复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与实施方法,观察其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当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将全年的护理质量情况与2014年进行对比,观察护理质量的变化与提升情况。结果与2014年的情况相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医院2015年全年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技术合格率以及健康教育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上升,护理安全差错事件数量显著下降,整体护理质量较2014年大幅度上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合理的组织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这一方面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治疗,保障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还可树立良好的医院口碑,值得加强推广与实践。

  • 标签: 品管圈 护理质量 组织实施 效果
  • 简介:摘要卫生安全防范我们不仅要在意识上重视,更要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卫生监督机构在加大检查力度的同时,通过游泳场所卫生监督开放日活动进行卫生安全教育,让民众更多的参与、了解相关卫生安全知识,全民动员起来提升自我安全意识。

  • 标签: 游泳场所 开放日 卫生监督 安全教育
  • 简介:摘要志愿服务活动是奉献爱心、服务他人、提升自我、推进基层治理的公益活动。通过价值观引领、组织化规范、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阵地化扎根,开展机制创新,注重平台搭建,让职工在志愿服务的活动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思想政治素养和业务技术能力的双提升。

  • 标签: 志愿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患者和家属对院前急救的满意度。方法成立了急诊QC活动小组,运用PDCA循环的活动程序,对院前急救的患者或家属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院前急救满意度低的原因,针对重要原因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活动6个月后对效果进行总结评价。结果患者和家属对院前急救的综合满意度由原来的90%上升为96.2%。结论开展QC活动能有效提高院前急救满意度,同时对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QC活动 管理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献血事业持续发展是新时期血液工作发展的中心任务,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创新管理形式;找准活动载体,丰富内容形式;加强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三方面探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规律,提高服务型党组织服务水平,以此来推动献血工作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该院在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临床实践体会,为医院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水平,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积累经验。方法该院于2010年6月在妇产科、呼吸内科、骨科、五官科4个科室通过健全组织体系、抓好学习发动,采取首任负责制、弹性排班、应急调配等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严格过程监控,尊重患者评价,公开考核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试点工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以来,试点科室护理人员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得到较大的提高,服务较以前更为主动,护理效果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认可,试点科室患者满意度有显著上升;护理人力资源效能实效最大化;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护理服务水平、医院形象和服务面貌。结论医院内部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凝心聚力打造优质服务团队,将良好的基础护理与高水平的专科特色护理相结合,充分运用管理原则和先进管理方法抓好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控制,才能满足患者需要,改善护患关系,提升医院整体形象,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满意目标。

  • 标签: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在医院推行三好一满意活动中,同时启动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我科将病人满意为目标,做出了一系列的护理服务活动,主动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提供便民服务措施重视健康宣教告知,加强专业知识和三基训练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推进了护理内涵的价值体现。

  • 标签: 实施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在二级医院中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品管圈活动。方法通过对我院开展品管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针对其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制定对策,并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进行前后效果比较。结论针对推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对策,对推进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高了员工自主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一线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 标签: 品管圈 推进机制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胸外科优质护理管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动员学习,转变服务理念,规范流程,责任包干分管患者,弹性合理排班;注重服务团队的培养,提高服务质量,让优质护理贯穿整个就医过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以来,护士责任心加强,护士被动服务理念及模式转变,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胸外科 优质护理服务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品管圈(QCC)的手法和工具,降低病房的红灯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方法我科自2013年5月成立QCC小组,采用对本病区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再进行对策实施和效果评价等。结果病房的红灯率由93﹪降至59﹪。结论通过品管圈的实施,病房红灯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各圈员在沟通和协调、积极性、荣誉感、责任心、团队合作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红灯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满意笑脸卡”活动,更好的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全程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抽取在我科住院病人,2010年(对照组)1750人,2011年(实验组)1955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89.6%,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通过开展“满意笑脸卡”活动,有效的激励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护士责任感,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满意笑脸卡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开展手卫生活动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手卫生活动,积极宣传、培训手卫生知识;加强全院手卫生设施的建设;考核各科室手卫生状况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结果开展手卫生活动后,手卫生执行率大幅度提升,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明显上升,洗手液和手消毒剂使用量大于20ml/床的科室由活动前的3个上升到14个,小于5ml/床的科室由22个下降到5个;手卫生依从性由活动前的35%上升到53%,医院感染率活动前的3.29%下降到2.3%。结论医院开展手卫生活动能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手卫生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鉴于目前临床中抗菌药物滥用的现状日益严重,为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使医师更为规范合理的用药,有效控制细菌的耐药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本院参照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以及《2011-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针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前后3年也持续地开展了“抗菌药物专项治理活动”,并取得了意义非凡的效果,现将相关的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抗菌药物 医院 合理使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义齿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活动义齿修复和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口腔义齿修复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加强固定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主要加强活动义齿修复,研究对比两组患者义齿修复有效情况。结果在患者义齿修复有效情况和满意情况上,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患者 活动义齿 固定义齿 修复效果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PCT(血清降钙素原)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活动性肺结核、肺外结核以及无肺结核患者47例为对照组,上述选取对象均行ELISA法测定PCT浓度,并绘制ROC曲线(工作特诊曲线),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67例患者PCT平均浓度明显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但以PCT浓度为0.15ng/L为临界诊断值时,诊断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7.1%、82.9%、78.3%、67.1%和87.2%。结论临床上对活性肺结核患者行PCT检测,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这对于临床上选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病症及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活动性肺结核 PCT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肿瘤专科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领导重视,全院参与;求真务实,规范护理管理;抓好试点,稳步推进;加强检查、分享经验。结果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技术水平、病人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病人安全,进一步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举措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腹部术后患者早期活动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113例腹部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早期活动原因,掌握其护理对策。结果影响腹部术后患者早期活动原因有术后病情不稳、疼痛、放置引流管、患者的心理及健康教育不到位等。结论腹部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与患者自身情况和护理人员护理对策直接相关,术后加强观察,指导早期活动,对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腹部手术 早期活动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牙合垫在反牙合矫正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反牙合病例使用活动牙合垫配合固定正畸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2年,评估效果。结果反牙合矫正成功率96%,有效率100%。结论活动牙合垫配合固定正畸治疗是反牙合矫正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活动牙合垫 反牙合 固定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