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以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将使患者独立生活能力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所需时间较长,护理要求较高,且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40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B组采用椎体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结果40例患者均参加随访6个月。术后3dVAS评分对比术前VAS评分差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2组VAS评分差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椎体成形术结合中药治疗脊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可以有效改善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并且近期治疗效果相同,但远期治疗效果较椎体成形术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脊椎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中药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辅以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入住我院并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0例,辅助服用补血以及强筋健骨的中草药,分析患者术后一周疼痛情况以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与复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一周疼痛评分平均为(2.8+0.3)分,较治疗前(5.2+0.8)的疼痛评分有所降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椎体骨水泥漏渗病例7例,术后伤椎高度增加(2.3+1.7)mm,术后6个月椎高度丢失(0.8+0.3)mm,水后平均恢复6个月即达到伤前水平。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减轻较快、卧床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我院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接收的3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19例,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常规护理与围术期针对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治疗护理前后病情恢复效果。结果护理前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护理后,2组患者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相比对照组,干预组患者VA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更优,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上述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时配合围术期对症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降低疼痛,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目的:通过对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防治老年跌倒骨折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6月航空总医院腰椎住院患者263例,患者年龄60~94岁。患者入院后检测血清25-OH-VD水平、BMD等生化指标。其中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VCF)住院患者159例为观察组,腰椎病患者104为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骨折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为7.36±0.75,显著高于对照组5.28±0.12(t=9.341;P<0.05)。两组患者血清25-OH-VD 、BMD T值均低于正常值,观察组为11.84±8.28µg/L和-3.72±1.36;对照组为16.45±11.77µg/L和 -2.51±1.6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09,P=0.048;t=0.681,P=0.037)。且25-OH-VD 、BMD T值和VCF患者骨折相关性显著(r=0.461,P<0.001;r=0.659,P<0.001)。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血清25-OH-VD水平、BMD是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P=0.043;P<0.001)。结论: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BMD和25-OH-VD显著降低;BMD和低25-OH-VD 是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跌倒骨折 椎体压缩性骨折 25羟维生素D 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