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超声心动图中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冠心病的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的患者均使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再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的性室壁运动异常的情况。比较常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结果比较。结果经过常规心电图检测后发现,有83例患者显示为心肌梗死的患者,主要包括有7例患者侧壁,有30例患者为前壁,有12例患者为前间壁,有18例患者后壁,有16例患者下壁。经过超声心动图检测中有77例患者表现为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包括有6例患者侧壁,有28例患者为前壁,有11例患者为前间壁,有17例患者后壁,有15例患者下壁。两种检测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患者中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检测出心肌梗死的情况,并且无创,可以重复进行,费用比较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动力性血管痉挛导致的疾病,在检测中使心脏超声检测,可以检测出性室壁运动的情况,现本文探究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一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心脏超声检查在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符合率为92.00%、灵敏度为97.78%、特异度是60.00%。结论: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相近,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临床诊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节段性室壁 运动异常 冠心病 心脏超声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动力性血管痉挛导致的疾病,在检测中使心脏超声检测,可以检测出性室壁运动的情况,现本文探究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一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心脏超声检查在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中的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符合率为92.00%、灵敏度为97.78%、特异度是60.00%。结论:心脏超声检查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查结果相近,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临床诊治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节段性室壁 运动异常 冠心病 心脏超声 诊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急性脊柱损伤患者行短椎弓根钉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于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20例急性脊柱损伤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其行短椎弓根钉固定术予以治疗,按照术前、术后30min以及术后1个月三个不同时间节点,细致观察并记录患者椎体高度、占位情况以及Cobb角数值,并依据Frankel分级统计不同程度患者例数,比较不同时节点数据结果。结果 入选患者在术后椎体的压缩高度以及展位率、Cobb角指标的数据结果较之于术前均显著降低。Frankel分级层面,20例患者在其术后一个月内的A、B、C、D级比例较之于术前显著更低,而E级比例较之于术前则显著更高,且两者间的差异比较经由统计学检验显示其具有意义(P<0.05)。结论 短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加以推广。

  • 标签: 短节段 椎弓根固定术 急性脊柱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植骨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或Cage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患者脊髓功能及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28个病例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术前ASIA评分平均为166.79±12.16分,术后1周,术后6月时ASIA评分平均分别为287.25±4.33、291.89±4.17分,术前和术后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者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能从ASIA进一级的作为有效率,手术有效率100%。结论早期前路髓核摘除钛网或Cage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脊髓损伤能得到迅速的改善,可达到早期及时减压、即刻可靠的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早期有利的条件。

  • 标签: 急性 椎间盘突出 颈脊髓损伤 前路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观察及相关指标。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3月20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后路长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组采取后路长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短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组实施短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分析脊柱骨折手术实施的时间、住院天数、手术的失血水平;治疗前后脊柱骨折患者Cobb角和伤椎前缘压缩高度;并发症。结果短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组Cobb角和伤椎前缘压缩高度、脊柱骨折手术实施的时间、住院天数、手术的失血水平、并发症和后路长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实施短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失血,缩短手术的耗时,减少并发症和更好恢复伤椎结构以及功能。

  • 标签: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 脊柱骨折 相关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脊髓损伤的单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无脊髓损伤的单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中挑选20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并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15例手术患者症状得以改善,颈椎功能良好,且不存在脊髓受压情况,术后6-7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5例,其中,良好治疗患者2例,骨折愈合效果相对较差者2例,关节复位后颈椎稳定性相对较差者1例,未出现脊髓损伤情况。结论临床根据无脊髓损伤的单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受伤机制、检查结果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颈椎间高度,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意义重大。

  • 标签: 无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 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小切口手术治疗单阶段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摘取我院自2008年4月至2012年4月之间所收治的38例单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进行治疗,对手术方法及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按照Macanab评分标准,治疗结果分为优84.21%(32/38)、良10.53%(4/38)和差5.26%(2/38)。优良率为94.76%。结论小切口手术对于患者的损伤较小,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费用低廉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切口手术 单节段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结合自固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后路短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后经双侧伤椎椎弓根向复位的椎体内注入自固人工骨16例,术后观察骨折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改善及并发症。结果术后畸形矫正(Cobb角度),压缩椎体恢复高度90%-100%,术后3~36m复查,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矫正无明显丢失。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7例;D级3例;E级2例。术后神经功能B-E级均有1级或1级以上的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无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后路短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自固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折能恢复椎体高度及强度,改善椎体经终板塌陷的复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内固定 自固人工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挑选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0例,所有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4月~2014年3月期间,将70例原发性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一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综合护理,称为综合组,比较常规组患者及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4.29%(33例)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74.29%(26例),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综合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原发性局灶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服药指导、卫生指导等,能有效稳定患者的病情,巩固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原发性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45例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均行心脏B超诊断,并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B超诊断的符合率。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45例患者均为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100.00%,采用B超诊断结果显示,43例患者为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诊断符合率为95.56%,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相当,统计学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为11.11%,B超检查为0.00%,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B超检查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运用心脏B超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安全无创,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心脏B超 诊断 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输尿管性切除术后膀胱灌注预防原发性输尿管肿瘤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4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21例。两组患者均行输尿管性切除术,并采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6小时即行膀胱灌注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开始行膀胱灌注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1-3年复发率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早期膀胱灌注方法应用于原发性输尿管肿瘤行输尿管性切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复发,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膀胱灌注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 吡柔比星 早期灌注 常规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对其进行心脏B超检查,分析临床应哟个价值。结果病理检查与心脏B超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B超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灵敏度具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性室壁运动异常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度均较高,安全无创,是一种优秀的诊断方法。

  • 标签: 心脏B超 冠心病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邻近膝关节骨折致关节僵直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邻近膝关节骨折114例治疗后25例关节僵直分析其治疗方法与僵直的关系。结果骨折未良好复位、缺乏合理功能训练方法、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关节附近软组织修复差为25例膝关节僵直的主要原因。结论良好的骨折复位,缩短外固定时间,尽早进行有效功能训练,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及软组织修复可以降低膝关节僵直发生率。

  • 标签: 股骨 胫骨 膝关节 骨折 关节僵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探析PTED术运用于单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单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PTED术中的TESSYS技术进行治疗,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次所选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106.28±21.38)min,未出现感染、血管和神经根损伤以及硬膜囊破裂等并发症,此外,有1例患者术后症状的改善情况不明显,经改用开放性手术治疗后得以缓解;术前、术后一周、一个月以及三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得分对比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三个月后,患者治疗的总优良率为90%(18/20),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PTED术运用于单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术 单节段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116例颈椎间盘置换结合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三颈椎病患者,指导临床医生对其的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于我院就诊的 116例诊断为三颈椎病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颈椎间盘置换术,实验组在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颈前路融合手术。结果 实验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的各项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颈椎间盘置换结合颈前路融合手术在治疗三颈椎病的患者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

  • 标签: 颈椎间盘置换 颈前路融合手术 三节段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慢性肛裂的有效治疗方法,对采用微波治疗邻近内痔后慢性肛裂的回顾性分析。10例均全部治愈,无肛门失禁和狭窄。结果表明经观察和肛门镜检查,内痔与肛裂均无复发,亦未发现排便困难、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偶见治疗后少量出血,经一般止血处理后即愈。

  • 标签: 微波治疗肛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路自体棘突椎板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性不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术中切下的棘突椎板修成骨块或骨粒,植入椎间隙,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性腰椎不稳症20例。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个月,椎间植骨3~12个月获骨性融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按JOA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棘突椎板作为椎间融合材料行椎间植入加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性不稳症是通过较小的窗口进入椎间隙,对神经根的干扰较小,可以获得骨性融合且费用较低,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 标签: 棘突椎板 椎间植骨 腰椎不稳 腰椎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对治疗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治疗的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21例,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术后优良率95.2﹪。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单腰疗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肯定,是一种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单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小切口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