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龄患者ICU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中医系统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于2011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因素。结果①观察组ICU综合征占14.0%,对照组32.0%(P<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0%(47/50),对照组58.0%(29/50),(P<0.05)。结论对老年ICU综合征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系统护理干预对策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龄患者 ICU综合征 影响因素 中医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8月-2020年4月在我院进行静脉采血的112例患者,根据硬币法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涵盖患者56例。乙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甲组患者在乙组患者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疼痛评分,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静脉采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研究发现,甲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且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乙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静脉采血 满意度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产后的影响及恰当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的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胎位异常发生率达28.12%,早产发生率达10.42%,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分娩时宫缩乏力发病率增加达29.13%,剖宫产率达63.54%,并使产后恶露时间延长。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并不增加手术失血量,利于术后子宫缩复。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明显增加胎位异常、早产、宫缩乏力发病率,影响产后子宫恢复,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安全可行和必要的。

  • 标签: 妊娠 子宫肌瘤
  • 作者: 李丽 夏友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孝感,432900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重症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及对其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ICU收治重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34例,对照组)、综合护理干预(34例,观察组)。对比两组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ICU重症护理中,可有效预防消化系统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重症护理 综合护理干预 消化系统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均实施介入治疗,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 HAMA评分与 HAMD评分,前者均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时间为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均实施介入治疗,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43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后的 HAMA评分与 HAMD评分,前者均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前者优于后者,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有效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玻璃酸钠药物结合臭氧进行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并给与相应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88例膝关节炎的病人行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臭氧治疗,在治疗前后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临床疗效,痊愈22例,显效45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5%。结论有效地治疗加上科学的护理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玻璃酸钠 臭氧 骨性关节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用优化个体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ICU本院抽选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诊疗资料为研究主体参与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临床统计。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不同分出对照组(2022.02——2022.08)、试验组(2022.09——2023.02),每组25患者均接受不同的治疗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化个体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相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ICU 老年重症肺炎 优化个体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孕妇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效果。方法 根据分娩方式将 100例瘢痕子宫产妇分成两组, 50例研究组采取阴道分娩, 50例对照组采取剖宫产,观察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的分娩出血量、分娩时间、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 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如果符合分娩条件,要先选择阴道分娩,分娩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阴道分娩可以确保获得很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阴道分娩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妊娠期间,孕妇的呼吸系统发生一系列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这些变化影响了原有肺部疾患的自然病程和相应的临床处理。临床医生必须充分了解妊娠各个阶段的适应性改变,为评估孕妇的病理偏差以及优化妊娠结局提供帮助。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妊娠期间肺功能改变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综合护理干预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 结合近1年来我院接诊的8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48%,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57%,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P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治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19%VS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CL-90量表各评分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 标签: 护理干预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临床疗效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接受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价值。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6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护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对比2组剖宫产产妇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剖宫产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接受围产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将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降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干预 剖宫产 下肢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40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42例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实施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效果以及完全遵医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大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引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接受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00、7.330、8.971、8.916、5.695,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术期护理干预方案课题论述中,探析综合护理干预策略的运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录的72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6例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6例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在制定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案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前馈控制理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院内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基于前馈控制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并发症总发生率以观察组较低(P<0.05)。干预后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低(P<0.05)。结论 前馈控制理论针对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风险,并调节不良情绪。

  • 标签: []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前馈控制 针对性护理
  • 作者: 李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          (开阳县人民医院产科  贵州贵阳 550300)  【摘  要】目的:本研究对我院300名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并对300名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的结局进行总结。方法: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300名高危妊娠转诊的母婴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转诊医院、患病种类、母儿预后等相关指标进行科学分析。结果:320名患者基本信息如下:1、患者经治疗后转诊到一级医院人数为260人占比为86.67%;转诊二级医院人数为20人,占比为6.67%;三级医院为20人,占比为6.25%;2、患者患病种类:(1)先兆性早产88人(29.33%);(2)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人数为77人(25.67%);(3)妊娠糖尿病40人(13.33%);(4)先兆流产40人(13.33%);剖宫产手术或肌壁间肌瘤剥除术后的子宫50人(16.67%);母儿最终诊治办法:(1)自然生产人数为176人(58.67%),剖腹产75人(25.00%),母体承受胎儿在其体内发育成长过程的终止人数为35(11.67%),孕妇引产放弃生产4人(1.33%),此期间无孕妇产生死亡。新生儿中,早产人数为130人(43.33%),转重症监护室人数为80人(26.67%),患有肺炎患儿30人(10.00%),黄疸患儿40人(13.33%),窒息患儿6人(2.00%),死亡发生人数为4人(1.33%)。结论:高危妊娠和重症孕产妇及时、规范地转诊和救治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主要措施。建立完善的转诊网络和转诊能力的培训是保证转诊成功、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的首要环节。对高危妊娠患者的诊治应该规范医院对该类病人的救治且建立完善的诊治系统,一次来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及降低孕妇的生命危险。因此,医院应该定时、定期开展相关方面知识的讲座,聘请相关专家坐诊并进行科学指导,以此提高医护人员对高危孕产妇的病情评估、适时转诊与现场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孕妇生产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