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4例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予以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对照组104例,予以腹腔镜BillrothⅠ吻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营养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水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血浆总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8/100),对照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62%(10/104),经x2检验,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x2=0.743,P=0.102).结论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有效促进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是胃癌患者比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方法.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消化道重建 胃十二指肠三角吻合 远端胃癌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以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治疗的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15例的临床资料。中腹腔镜探查腹腔,采用5~8 mmHg低压气腹及肝脏悬吊技术,并利用四孔法进行腹腔镜手术:5 mm经脐部trocar放置腹腔镜,另外三个3 mm trocar放置微型操作器械。腹腔镜下游离十二指肠,明确诊断后,远端十二指肠距离梗阻点0.5~1 cm处纵向切开,近端十二指肠距离梗阻处0.5 cm斜形切开,并用5-0 PDS线完成腹腔镜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结果该组15例,平均年龄2(1~3)d。腹腔镜探查确定十二指肠闭锁4例(Ⅲ型),环状胰腺11例,其中环状胰腺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7例。患儿都采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进行治疗,其中7例同时在腹腔镜下行Ladd手术。腹腔镜手术时间:均值为115.0 min,标准差25.5 min,区间为70~145 min。中出血少,无中输血者,无手术相关的特殊并发症。术后4~10 d(平均6.0 d)进流质饮食,无腹胀呕吐,7~14 d(平均10.6 d)出院,该组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无中、术后并发症。患儿获得随访2~36个月(平均15.6个月),生长发育良好,无特殊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和先天性环状胰腺具有手术操作容易、肠功能恢复快等特点,可以在新生儿期安全实施。

  • 标签: 十二指肠梗阻 先天性 腹腔镜 侧侧吻合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腔静脉后输尿管吻合(laparoscopicureteroureterostomy,LUUS)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为12例患者行LUUS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38.5±12.6)岁,体质指数平均(22.83±2.28)kg/m2。术前经彩超、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CTU明确诊断。分析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6±58)min,中出血量平均(105±53)ml,术后平均住院(9.5±3.7)d。中、术后均无输血,无切口感染及漏尿发生。术后平均随访(33.8±16.7)个月,患者输尿管梗阻明显改善,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LUUS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输尿管吻合术 腹腔镜检查 经腹路径
  • 简介:摘要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 LRYGB)是经典的减重代谢手术式,属于限制摄入+减少吸收的混合型减重式。LRYGB对于2型糖尿病有较高的缓解率,可能与其改变胃肠道激素分泌和旷置十二指肠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有关。LRYGB可以作为合并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或代谢综合征严重的肥胖病人或超级肥胖病人的首选式。该式的手术要点包括:①贲门下方建立胃小囊,隔离全部胃底,严格控制胃小囊容积在30 ml以下;②建立食物支和胆胰支,两者长度之和大于200 cm;③严格控制胃肠吻合口直径在1.5 cm以下;④确切关闭系膜缺损预防内疝形成。

  • 标签: 腹腔镜 胃旁路术 减重代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一期胆道造瘘(PTOBF)联合分步胆道镜治疗Roux-en-Y胆肠吻合后Ⅰ型和Ⅱa型肝胆管结石的效果,以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处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5例Ⅰ型和Ⅱa型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59例,年龄(51.2±15.3)岁,年龄范围14~75岁。95例患者既往曾行Roux-en-Y胆肠吻合。95例患者先行PTOBF硬质胆道镜取石手术,6~8周后经窦道电子胆道镜取石。观察取石情况以及胆肠吻合口狭窄及处理情况、术后并发症等。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95例患者成功实施PTOBF硬质胆道镜取石手术及经窦道电子胆道镜取石手术,92例取净结石,3例仅剩少量末梢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96.8%。中发现胆肠吻合口狭窄49例(线结性狭窄25例,瘢痕性狭窄24例),经胆道气囊扩张+引流管支撑及吻合口线结拆除,49例狭窄解除。4例(4.2%)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于PTOBF硬质胆道镜取石术后出现,胆道出血2例,胸腔积液2例。随访时间范围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4例(4.2%)结石复发。结论PTOBF联合分步胆道镜治疗胆肠吻合后Ⅰ型和Ⅱa型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结石取净率高,同期气囊扩张及胆肠吻合口线结拆除可解除胆肠吻合口狭窄,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胆结石 吻合术,Roux-en-Y 胆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经肝一期胆道造瘘 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混合痔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对其术后坠胀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混合痔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加用中医治疗模式。对比两组坠胀治疗效果及坠胀状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加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为94%,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坠胀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坠胀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混合痔 肛门坠胀 套扎吻合术
  • 简介:摘要本综述介绍了肝门空肠吻合后并发肝肺综合征与肝移植关系研究进展,分别从肝肺综合征(HP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指征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目前对HPS认识不足、治疗上存在偏倚,现对HPS相关临床表现以及何时进行肝移植等问题进行综述,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肝移植 胆道闭锁 肝肺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输卵管吻合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早期筛查凝血酶原时间;术后密切观察,早期活动康复,进行预防性心理健康护理。结论充分利用临床诊断方法排查早期血栓症状,术后积极活动,降低止血药用量可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输卵管吻合术 静脉血栓 溶栓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食管胃吻合后胃食管反流患者在胃酸分泌、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经胃镜确诊的90例食管胃吻合后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种质子泵抑制剂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9%和78.4%,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分别为87.2%和72.5%(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症状缓解率和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 食管胃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后肠瘘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一2009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肠瘘7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者未能把握好一期切除吻合的适应症、肠管吻合技术欠佳等原因导致肠瘘发生。5例病人非手术治愈,1例病人确定性手术治愈,1例因身体状况差而死亡。结论合理掌握好一期切除吻合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及时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术后肠瘘,并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梗阻 肠瘘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切除吻合吻合与手法缝合的疗效。方法1998—2005年收治91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梗阻组(观察组)41例,无梗阻组(对照组)50例,中肠道灌洗后各组均分别进行吻合吻合和手法缝合。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吻合口漏。观察组:吻合吻合出现2例切口感染,手法缝合出现4例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吻合吻合出现1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手法缝合出现2例吻合口狭窄,3例切口感染。结论手法缝合与吻合吻合均安全可靠,但前者更经济实惠,易被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

  • 标签: 术中灌洗 吻合口漏 手法缝合 吻合器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食管空肠π形吻合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可行性,并总结初步技术经验。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接受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道法食管空肠π形吻合的12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肿瘤长径中位数2.0(1.5~2.9) cm,病理分期均为T1-3N0-3aM0。所有患者常规在完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游离食管下段约5 cm,游离胃大弯、胃小弯侧拟切除位置,至少保留1/2远端胃,以直线切割闭合器切断远端胃体。手术适应证:(1)经内镜及病理检查诊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SeiwertⅡ~Ⅲ型);(2)术前评估近端胃R0切除后能够保留至少1/2的远端胃。禁忌证:(1)经评估存在肿瘤远处转移或其他脏器侵犯;(2)中评估腹段食管较短或存在膈肌食管裂孔疝者;(3)空肠系膜过短或张力过高;(4)术前存在严重合并症;(5)术前评估仅行姑息性手术;(6)营养状态不佳者。在完全腹腔镜下行双通道法食管空肠π形吻合消化道重建:(1)食管空肠π形吻合:处理距屈氏韧带25 cm处空肠系膜,于该处肠壁对系膜缘及食管右侧壁各取一长约1 cm切口,插入直线切割闭合器两臂,击发完成食管空肠侧侧吻合,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于吻合口下缘离断并闭合共同开口,完成食管空肠π形吻合;(2)残胃空肠侧侧吻合:距食管空肠吻合口15 cm处空肠对系膜缘及残胃大弯侧各取一长约1 cm切口,置入直线切割闭合器,击发完成胃空肠侧侧吻合;(3)空肠空肠侧侧吻合:距食管空肠吻合口40 cm处近远端空肠对系膜缘取一长约1 cm切口,直线切割闭合器两臂分别置入,击发完成空肠空肠侧侧吻合。取上腹正中切口,长4~6 cm,取出标本,留置腹腔引流管,逐层关腹。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资料用±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资料采用M(Q1,Q3)表示。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道法食管空肠π形吻合,术后病理示上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手术时间(247.9±62.4) min,中中位出血量100.0(62.5,100.0) ml,所有患者均未中输血,切口长度(4.9±1.0) cm,手术费用(55.5±0.7)万元,首次进食时间中位数1.0(1.0,2.0) d,排气时间(3.1±0.9) d。所有患者顺利出院,围手术期内仅1例出现术后麻痹性肠梗阻和感染性肺炎,Clavien-Dindo分级均为Ⅱ级,予以保守治疗痊愈,无手术相关死亡。术后住院天数(8.3±2.1) d。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食管空肠π形吻合手术创伤小,安全可行。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近端胃切除术 双通道法 食管空肠π形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与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R-Y吻合)这两种消化道重建式对早期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早期胃上部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同一手治疗团队行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或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的80例早期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及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双通道吻合组(32例)和R-Y吻合组(48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术后30 d内的早期并发症和术后30 d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包括生存情况及营养状态)。生存情况用肿瘤相关生存率表示;营养状态的评估包括术后1年及2年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血红蛋白和维生素B12水平以及体质量的变化,采用降低率表示,降低率=(术前值-术后观测时间点值)/术前值×100%。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I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等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除年龄和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联合脏器切除或早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在近切缘距肿瘤上缘、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花费、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R-Y吻合组相比,双通道吻合组远端切缘更短[(3.2±0.5) cm比(11.7±2.0) cm,t=-23.033,P<0.001]、手术时间更长[232.5(63.7) min比185.0(63.0) min,Z=-3.238,P=0.001]、吻合时间更长[62.5(17.5) min比40.0(10.0) min,Z=-6.321,P<0.001]、中出血更少[(138.1±51.6) ml比(184.3±62.1) ml,t=-3.47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18个月,2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为97.5%,双通道吻合组为100%,R-Y吻合组为95.8%,两组术后2年癌症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3)。术后1年时,与R-Y吻合组患者相比,双通道吻合组患者的体质量、血红蛋白及维生素B12降低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年时,与R-Y吻合组患者相比,双通道吻合组患者的维生素B12降低率仍更少(P<0.001);两组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体质量及血红蛋白的降低率相近(均P>0.05)。结论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用于早期胃上部癌的治疗安全可行。术后短期营养状况及长期维生素B12水平优于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早期,胃上部 近端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双通道吻合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Roux-en-Y吻合
  • 简介:Roux-en-Y吻合后,一部分患者可出现上腹饱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组症状被称为Roux-en-Y滞留综合征.本研究对1996年8月至2001年9月收治的12例全胃切除的患者施行了'不切断'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重建消化道以期减少这些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不切断”Roux-en-Y吻合法 胃肠道重建 全胃切除术 胃癌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Y
  • 简介:【摘要】在深圳卷烟厂,YJ112卷烟机已作为卷烟卷制环节的主力机型;该机型主要依靠平准器对烟支重量进行控制调节和紧固烟支端部烟丝。通过对YJ112卷烟机平准器主传动法兰部位的改进,采用主传动法兰表面喷涂陶瓷和主传动法兰内孔加装防油垫片等措施,有效减少了平准器漏油的次数;通过安装双重法兰和回油管,进一步降低了平准器漏油风险,加装回油管使得漏油更容易观察;通过实践证明,以上的设计改进是可行的。

  • 标签: YJ112 平准器 漏油 法兰 防油垫片
  • 简介:2008年新款R1200R在秉承BMW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再做突破,将现代高科技元素融入其中.将速度、安全、灵活性的设计理念贯彻始终。相信R1200R会延续R“路星”街车系列摩托车的销售佳绩,将优雅与高性能发扬光大。

  • 标签: 摩托车 传动系统 R1200R 宝马
  • 简介: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是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由于该手术方法使胃肠生理解剖结构有较大改变,因此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我科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行ERCP检查患者共47例,均为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吻合后,对此类患者ERCP操作的方法、技巧和相关并发症做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BillrothⅡ式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胃大部切除 吻合术 术后 治疗性
  • 简介:目的:分析双侧输卵管吻合复通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我县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中心接收的66例进行双侧输卵管吻合复通的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经过吻合复通治疗后,术后6个月内宫腔妊娠60例,术后9个月后宫腔妊娠2例,再孕率达93.94%,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输卵管吻合复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再孕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侧输卵管 吻合复通术 方法 再孕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