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淮安市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以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治疗的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15例的临床资料。中腹腔镜探查腹腔,采用5~8 mmHg低压气腹及肝脏悬吊技术,并利用四孔法进行腹腔镜手术:5 mm经脐部trocar放置腹腔镜,另外三个3 mm trocar放置微型操作器械。腹腔镜下游离十二指肠,明确诊断后,远端十二指肠距离梗阻点0.5~1 cm处纵向切开,近端十二指肠距离梗阻处0.5 cm斜形切开,并用5-0 PDS线完成腹腔镜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结果该组15例,平均年龄2(1~3)d。腹腔镜探查确定十二指肠闭锁4例(Ⅲ型),环状胰腺11例,其中环状胰腺合并先天性肠旋转不良7例。患儿都采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简化斜形侧侧吻合进行治疗,其中7例同时在腹腔镜下行Ladd手术。腹腔镜手术时间:均值为115.0 min,标准差25.5 min,区间为70~145 min。中出血少,无中输血者,无手术相关的特殊并发症。术后4~10 d(平均6.0 d)进流质饮食,无腹胀呕吐,7~14 d(平均10.6 d)出院,该组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腹,无中、术后并发症。患儿获得随访2~36个月(平均15.6个月),生长发育良好,无特殊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斜形侧侧吻合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和先天性环状胰腺具有手术操作容易、肠功能恢复快等特点,可以在新生儿期安全实施。

  • 标签: 十二指肠梗阻 先天性 腹腔镜 侧侧吻合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腔静脉后输尿管吻合(laparoscopicureteroureterostomy,LUUS)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的手术方法、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为12例患者行LUUS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平均(38.5±12.6)岁,体质指数平均(22.83±2.28)kg/m2。术前经彩超、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CTU明确诊断。分析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56±58)min,中出血量平均(105±53)ml,术后平均住院(9.5±3.7)d。中、术后均无输血,无切口感染及漏尿发生。术后平均随访(33.8±16.7)个月,患者输尿管梗阻明显改善,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LUUS治疗腔静脉后输尿管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但手术时间较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输尿管吻合术 腹腔镜检查 经腹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经肝一期胆道造瘘(PTOBF)联合分步胆道镜治疗Roux-en-Y胆肠吻合后Ⅰ型和Ⅱa型肝胆管结石的效果,以及胆肠吻合口狭窄的处理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5例Ⅰ型和Ⅱa型肝胆管结石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6例,女性59例,年龄(51.2±15.3)岁,年龄范围14~75岁。95例患者既往曾行Roux-en-Y胆肠吻合。95例患者先行PTOBF硬质胆道镜取石手术,6~8周后经窦道电子胆道镜取石。观察取石情况以及胆肠吻合口狭窄及处理情况、术后并发症等。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95例患者成功实施PTOBF硬质胆道镜取石手术及经窦道电子胆道镜取石手术,92例取净结石,3例仅剩少量末梢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96.8%。中发现胆肠吻合口狭窄49例(线结性狭窄25例,瘢痕性狭窄24例),经胆道气囊扩张+引流管支撑及吻合口线结拆除,49例狭窄解除。4例(4.2%)发生术后并发症,均于PTOBF硬质胆道镜取石术后出现,胆道出血2例,胸腔积液2例。随访时间范围6~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4例(4.2%)结石复发。结论PTOBF联合分步胆道镜治疗胆肠吻合后Ⅰ型和Ⅱa型肝胆管结石安全有效,结石取净率高,同期气囊扩张及胆肠吻合口线结拆除可解除胆肠吻合口狭窄,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胆结石 吻合术,Roux-en-Y 胆肠吻合口狭窄 经皮经肝一期胆道造瘘 胆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混合痔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对其术后坠胀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混合痔直肠粘膜套扎吻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与加用中医治疗模式。对比两组坠胀治疗效果及坠胀状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加用中医治疗的观察组为94%,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坠胀状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坠胀状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混合痔 肛门坠胀 套扎吻合术
  • 简介:摘要本综述介绍了肝门空肠吻合后并发肝肺综合征与肝移植关系研究进展,分别从肝肺综合征(HP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辅助检查,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指征等方面做了详细描述。目前对HPS认识不足、治疗上存在偏倚,现对HPS相关临床表现以及何时进行肝移植等问题进行综述,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肝移植 胆道闭锁 肝肺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输卵管吻合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早期筛查凝血酶原时间;术后密切观察,早期活动康复,进行预防性心理健康护理。结论充分利用临床诊断方法排查早期血栓症状,术后积极活动,降低止血药用量可减少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输卵管吻合术 静脉血栓 溶栓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奥美拉唑(Omeprazole)对食管胃吻合后胃食管反流患者在胃酸分泌、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经胃镜确诊的90例食管胃吻合后胃食管反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种质子泵抑制剂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4.9%和78.4%,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分别为87.2%和72.5%(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症状缓解率和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明显优于奥美拉唑。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 食管胃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后肠瘘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1一2009年收治的腹部手术后肠瘘7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者未能把握好一期切除吻合的适应症、肠管吻合技术欠佳等原因导致肠瘘发生。5例病人非手术治愈,1例病人确定性手术治愈,1例因身体状况差而死亡。结论合理掌握好一期切除吻合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及时选择合适的方式治疗术后肠瘘,并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左半结肠癌 梗阻 肠瘘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理想的阴茎延长式。方法对9例患者进行改良的阴茎延长式即二针贯穿缝合固定填充联合切口皮瓣减张推进缝合方法。结果9例患者术后阴茎平均延长3.5-5.5cm,外观理想,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该式延长阴茎的长度效果确切,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 标签: 阴茎 海绵体延长 手术
  • 简介:冻结肩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不一。采用改良关节松动治疗冻结肩患者113例,治愈2例,占54.9%;显效28例,占24.8%;好转18例,占15.9%;无效5例,占4.4%,总有效率为95.6%。改良关节松动是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方法之一,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松动术 冻结肩 中老年
  • 简介:目的比较改良剖宫产手术与Pfannenstial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2月-2002年10月改良剖宫产手术300例(研究组)及同期同类病例中行Pfannenstial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150例(对照组),从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伤口疼痛镇痛率、伤口感染率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伤口镇痛率、伤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改良剖宫产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伤口感染率低、大多数不需术后镇痛及伤口美观、疤痕小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剖宫产术 手术时间 伤口感染 对照组 例临床观察 剖宫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的临床价值。方法于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缝合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肠线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并与同期腹部横弧形切口剖宫产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缩短、疼痛轻、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后并发症 改良式
  • 简介:隐睾治疗的基本目的是将睾丸下降入阴囊并固定。本院采用下腹部腹横纹处横切口,中保留睾丸引带,行阴囊肉膜囊固定治疗124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睾丸 下降固定术 外科学 疗效
  • 简介:环状混合痔是一类较严重的肛门疾病,首选手术治疗,以往常用Milligan-Morgan治疗。但术后易产生肛门狭窄、水肿、疼痛等并发症,肛门功能也可能受损害。我科于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对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别进行了传统与改良的Milligan-Morgan,现通过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复发率和肛门功能等指标对比,分析改良的MiMgan-Morgan的优缺点。

  • 标签: 手术治疗 MILLIGAN-MORGAN术 改良 环状痔 并发症发生率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探讨一种改良的面中部除皱。方法沿下睑缘下2-3mm处切开皮肤,切除部分眼轮匝肌,去除眶内多余脂肪,彻底止血,分离下睑眼轮匝肌,形成肌皮瓣,将下方深层眼轮匝肌向外上方提紧,悬吊固定于外眦角下1cm处的眶骨膜上,修剪外眦角多余组织,最后5-0丝线缝合。结果18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1-53岁,平均46岁,有效率达95%以上。结论改良的面中部除皱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同时对眼袋修整也一并进行。

  • 标签: 面中部除皱术 鼻唇沟 眼轮匝肌 眼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采用改良Brisson治疗儿童隐匿阴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32例隐匿阴茎患儿,年龄3~10岁,平均7.2岁。采用改良Brisson进行矫治,记录手术并发症、术后和随访情况。结果32例隐匿阴茎患儿术后当日均有疼痛,30例可忍受,2例需止痛泵;出院后未见切口感染及裂开;所有患儿随访6个月至1年,均获得满意效果。复查可见阴茎体外观似包皮环切术后外观,延长显露明显,阴茎阴囊角及阴茎耻骨角正常显露,未见明显回缩,5例包皮内板轻度水肿,2个月内水肿基本消失。结论改良Brisson治疗儿童隐匿阴茎,能够较好地矫正其病理结构,最大程度保留阴茎皮肤的完整性,术后瘢痕少,阴茎外观自然。

  • 标签: Brisson术 隐匿阴茎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改良新式剖宫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1月在我院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60例产妇应用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设为对照组,60例产妇应用改良新式剖宫产,设为实验组,对比分析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切口不愈合、腹腔粘连、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的应用,能够减少中与术后出血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分娩;出血量;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结肠癌切除吻合吻合与手法缝合的疗效。方法1998—2005年收治91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梗阻组(观察组)41例,无梗阻组(对照组)50例,中肠道灌洗后各组均分别进行吻合吻合和手法缝合。结果两组均未发生吻合口漏。观察组:吻合吻合出现2例切口感染,手法缝合出现4例吻合口狭窄。对照组:吻合吻合出现1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手法缝合出现2例吻合口狭窄,3例切口感染。结论手法缝合与吻合吻合均安全可靠,但前者更经济实惠,易被广大普通患者所接受。

  • 标签: 术中灌洗 吻合口漏 手法缝合 吻合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