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CKD),临床以持续性蛋白尿和(或)血尿、水肿、高血压、进行性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病理表现。其中,感染不仅是本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引起病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以及导致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虽然,几十年来各种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已普遍应用,但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复发率和再感染率并未显著降低。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的感染为临床治疗的难点,如:病人免疫功能低下,肾脏代谢障碍及内环境紊乱,机体对感染的应答反应异常,病原体分布改变和产生耐药菌株,病情迁延反复,不能长程抗菌治疗等等。抗生素选择因而受到种种限制,经典的治疗往往难以控制病情。

  • 标签: 系膜增生性肾炎 感染并发症 中医防治 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脏病 持续性蛋白尿
  • 简介:2008年11月4~9日在美国费城举行了美国肾脏病学会(ASN)第41届学术年会,本文拟将会上有关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诊断与防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介绍。

  • 标签: 肾脏病 糖尿病 防治 诊断 美国费城 学术年会
  • 简介: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肾间质纤维化防治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4组:①对照组;②生理雌激素组;③低雌激素组;④17-β雌二醇组。21d后光镜观察单侧梗阻肾组织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α-SMAmRNA的表达。结果单侧输尿管梗阻各组出现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变,其肾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上调(P〈0.01);与生理雌激素组相比,低雌激素组纤维化病变加重,上述物质表达均明显增多(P〈0.05);而17-β雌二醇组则病变均减轻(P〈0.05)。结论注射17-β雌二醇可能通过下调TGF-β1,和α-SMA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生成,进而韶到延绣肾间后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17-Β雌二醇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动蛋白
  • 简介: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是糖尿病晚期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增生,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近几年,随着对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西地那非的研究不断的深入,越来越多研究认为,西地那非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西地那非与DKD的研究近况做一介绍。

  • 标签: 西地那非 肾脏病 糖尿病 肾小球基底膜 5型磷酸二酯酶 防治
  • 简介:脓毒血症是指感染或创伤等因素引起全身剧烈性炎症反应、致各组织器官出现继发性损伤的临床症候群,是复杂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复杂肾结石围手术期脓毒血症的防治需要高度重视,在临床上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包括积极的抗炎治疗、及时的扩容补液、以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研究表明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细胞内炎症介质级联反应,是脓毒血症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针对复杂肾结石围手术期防治脓毒血症的临床新进展.

  • 标签: 脓毒血症 围手术期 复杂肾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索利那新治疗高龄BPH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于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年龄≥75岁、确诊为OAB的BPH患者30例,给予索利那新治疗,每日1次,每次5mg,治疗周期3个月。治疗前后以排尿日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患者感知膀胱症状情况分级量表(PPBC)、生活质量评分(QOL)为主要疗效指标,对疗效及服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的24h平均尿急次数、24h平均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及每周尿失禁次数均较治疗前好转;IPSS、OABSS、PPBC、QO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例患者出现轻度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均能耐受,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患者出现排尿困难情况,停药1周并加用α受体阻滞后缓解。结论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索利那新治疗高龄BPH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 标签: 高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 膀胱过度活动症 高龄BPH 索利那新
  • 简介: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大鼠出血性休克-再灌注肾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分TanⅡA高、中、低剂量组,PEG组和复苏24h组,每组6只。采用修改的Yu's法制备本实验模型,观察腹腔注射TanⅡA后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和树突状细胞(DC)的分布特点,并与复苏组比较。结果:TanⅡA能减轻肾组织损伤,降低间质DC的免疫活性,二者呈正相关;面对与对照组,复苏24h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anⅡA具有改善肾组织损伤、调节间质DC分布的作用,以低剂量最佳;而且后者是TanⅡA的作用机理。

  • 标签: 丹参酮ⅡA 出血性休克 再灌注肾损伤 树突状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CYP3A5基因多态性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calciumchannelblockers,CCB)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规律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患者215例,监测血压的同时,每3个月复查1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parathyroidhormone,iPTH)水平。根据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血压达标组、严重高血压组;另外,根据所使用CCB情况,将使用CCB患者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及非洛地平缓释片组。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CYP3A5基因多态性,同时利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YP3A5基因与血压、CCB降压疗效间的关系。结果CYP3A5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提示来自同一孟德尔群体。CYP3A5各基因在年龄、性别、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SBP、△DBP、Hb、SCr和iPT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5例患者中血压正常组31例,高血压组184例。血压正常组中GG型14例,GA型11例,AA型6例;高血压组中GG型96例,GA型66例,AA型22例;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各基因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02),提示CYP3A5各基因型在血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YP3A5各基因型与血压的降幅无明显相关(P〉0.05),提示CYP3A55基因多态性与CCB的降压疗效无明显相关。结论CYP3A5基因多态性与ESRD患者的血压和SCr水平无显著相关,同时还发现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以CCB为主要降压药物的降压疗效影响可能不大,尚需要在更大样本中进一步检验。

  • 标签: CYP3A5 终末期肾脏疾病 钙拮抗剂
  • 简介:肾纤维化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其特征包括肾小球纤维化、肾问质纤维化、肾血管纤维化^[1],是各种肾脏疾病慢性化主要的病理学表现之一,是各种肾小球、血管和小管间质本身疾病的最后结局。肾间质纤维化(RIF)是以细胞外基质(ECM)在肾间质的过度积聚与沉积以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

  • 标签: 肾间质纤维化 活血祛瘀法 肾小球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增生 血管纤维化 防治
  • 简介:腹膜透析(PD)作为终末期肾衰竭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已经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然而由于PD液的生物不相容性,反复的腹膜感染,透析处方的不规范等因素导致的腹膜纤维化、超滤失败,仍是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尝试用各种方法干预腹膜的纤维化,其中中药干预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较多的主要为益气活血类药物,

  • 标签: 腹膜纤维化 透析相关性 常用中药 防治 终末期肾衰竭 生物不相容性
  • 简介:由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医学院、四川生殖卫生学院主办。东方民族性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性学学术交流会”于2007年8月10至16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来自奥地利、捷克、挪威、英国、以色列、美国、也门、土耳其、保加利亚、意大利、波兰、中国、香港特区等13个国家和地区共80多位专家学者及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国际性 西宁市 中国 社会稳定 西藏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