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参考文献与注释两套标注系统的不相进行客观分析,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系统和注释的顺序编码系统在一本书中的编排首先是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一套编码;其次是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两套编码,由此推论,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制只有在没有注释的前提下才会可行。那么,也可以说现行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仍具有不严密或者说使用上的局限性。

  • 标签: 参考文献 注释 不相容性
  • 简介: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为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使之正常运转的程序、办法的总称。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不相职务是指某项工作集中于一人办理时,发生差错或舞弊的可能就会增加的两项或几项职务。

  • 标签: 不相容职务分离 出纳员 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 财产物资 印鉴
  • 简介:一般说。不相职务主要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此同时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不相职务的分离,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1)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执行该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 标签: 不相容职务 内容 经济业务 授权批准 会计记录 稽核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9例ABO血型不相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完成9例ABOi-KT,其中A供B型3例,B供O型3例,B供A型1例,AB供B型2例。受者血型抗体预处理方案均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联合单膜血浆置换(PE)和(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利妥昔单抗方案。观察预处理不良反应。监测预处理前后和肾移植前后受者血型抗体效价及其他相关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例受者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出现口角麻木及不自主抖动,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后出现输注反应,经处理后均好转。9例受者移植当天血型抗体IgM、IgG及总效价均≤1∶4,术后2周内无血型抗体效价反弹(均≤1∶8)。前3例受者术后出现肾周血肿,后6例受者更换肝素给药方式后未再出现。9例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血肌酐及估算肾小球率过滤恢复良好,4例血肌酐缓慢升高后行肾穿刺活检,其中1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末次随访,移植肾存活率为100 %。结论ABOi-KT是安全、可行的,可部分缓解供肾短缺问题。

  • 标签: 肾移植 活体供者 ABO血型不相容 脱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不相肝移植(ABOi-LT)治疗肝癌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方法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方法以1∶2的比例,将44例接受ABOi-LT的肝癌受者与88例ABO血型相容肝移植(ABOc-LT)的肝癌受者进行匹配。比较两组间受者及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BOi组和ABOc组受者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89.1±36.9)和(74.8±26.2)μmol/L(P=0.001);术后第14天分别为(77.9±27.6)和(67.6±18.6)μmol/L(P=0.002)。术后肝动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9.1 %和1.1 %(P=0.024),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 %和8.0 %(P=0.007),移植物早期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52.3 %和31.8 %(P<0.001),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8.1 %和36.4 %(P<0.001)。ABOc组受者的术后累积存活率、无瘤存活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均显著高于ABOi组(P<0.001)。按是否符合杭州标准进行亚组分类后显示,符合杭州标准的两组术后存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差异,而在不符合杭州标准的ABOi组累积存活率、无瘤存活率及移植物存活率均显著低于ABOc组(P<0.001)。结论ABOi-LT受者术后存活率显著低于ABOc-LT受者。但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患者,其ABOi-LT预后与ABOc-LT相近;不符合杭州标准的肝癌患者的ABOi-LT预后显著劣于ABOc-LT,对于此类患者在ABOi-LT前应精准评估、谨慎实施,或通过降期等多种治疗手段使更多患者获得移植机会以及改善预后。

  • 标签: 肝癌 肝移植 ABO血型不相容 杭州标准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
  • 简介:摘要ABO血型不相(ABO-ic)器官移植主要在紧急需要时才实施,供者器官表达相对较少的A/B抗原和(或)受者具有相对低的抗体滴度是ABO-ic成功的重要前提。应用抗原表达较少的A2亚型器官给O血型或B血型的受者,以及A2B亚型器官给B血型受者的ABO-ic器官移植,其临床结果与ABO血型相容(ABO-c)器官移植没有明显差异。对体内含有相对少抗体的受者(如婴儿),ABO-ic器官移植更易获得成功,且临床结果与ABO-c器官移植没有明显差异。减轻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减少HLA不匹配的位点可改善ABO-ic器官移植的临床结果。

  • 标签: 器官移植 ABO血型 相同 相容 不相容
  • 简介:阐述内部会计控制概念和主要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着重对"不相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具体情况分几个方面谈了其重要、控制方法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了如何加强单位不相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进一步提高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

  • 标签: 内部会计控制 方法 不相容职务 分离控制 重要性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9家移植中心已开展ABO血型不相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开展ABOi-KT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各中心已开展ABOi-KT和同期ABO血型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c-KT)的临床资料,从组织配型、术前处理方案、术后并发症、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率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国内现阶段ABOi-KT的效果。结果342例ABOi组和779例ABOc组供、受者相比,(1)年龄、体重指数、供受者关系及术前透析等待时间等没有显著差别;(2)ABO血型:各移植中心O型受者等待名单最长,实施O型受者ABOi-KT,特别是A型给O型的比例最高;(3)HLA配型:两种手术在错配率、群体反应抗体(PRA)I类、PAR Ⅱ类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4)术前抗CD20单抗的使用根据不同时期应用方案不同;(5)外科并发症:开展ABOi-KT的早期以出血最为常见,现阶段可见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与ABOc-KT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6)术后1、3、5、10年移植肾存活率和受者存活率均较高,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和血肌酐水平较低,与ABOc-KT相当。结论ABOi-KT技术成熟、安全有效,各移植中心可根据需要开展。

  • 标签: 肾移植 ABO血型 不相容 预后
  • 简介:摘要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途径,但由于器官资源的短缺,器官移植工作者穷尽一切手段,包括安全使用扩大标准供者、一肝二用、加快异种器官来源研究等来增加器官供给。30余年来,随着ABO血型障碍的突破,ABO血型不相(ABOi)器官移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器官短缺。为增加对ABOi器官移植现状的了解,推动该项新技术进一步规范开展,特组织本期"ABO血型不相器官移植"专题,邀请国内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回顾探讨相关热点问题,以促进我国ABOi器官移植事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 标签: 器官移植 ABO血型 不相容
  • 简介:目的:研究复合支架材料——关节软骨再生支架的生物安全。方法:采用细胞毒性、皮肤致敏、皮内反应、急性全身毒性、溶血、遗传毒性、植入试验和亚慢毒性试验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关节软骨支架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关节软骨再生支架在细胞毒性、皮肤致敏、皮内反应、急性全身毒性、溶血、遗传毒性、植入试验和亚慢毒性试验均符合规定。结论:复合材料制备的关节软骨再生支架样品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

  • 标签: 关节软骨再生支架 生物安全性 毒理学试验
  • 简介:聚乳酸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生物材料,随着改性聚乳酸生物材料的大量出现,对其生物相容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关注热点。文章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聚乳酸类生物材料在细胞相容、血液相容和组织相容等方面所进行的生物相容研究,汇集被该领域学者普遍采用并接受的技术指标、实验方法和评价体系,论述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聚乳酸类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评价体系尽快得到完善和发展。

  • 标签: 聚乳酸 生物材料 生物相容性
  • 简介:教育的公益是指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属性,这是教育与其他产业的一个重大的本质区别。教育产业化的观点主张教育可以营利,可以追求利润,就是取消教育的公益,把教育办成与其他产业没有区别的赚钱机构。人们对教育产业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往往不大清楚,在此试图阐明教育产业化和教育的公益性问题,即把教育当作公益事业来办而不是作为赚钱的手段,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决定的。

  • 标签: 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产业化 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纳米羟基磷石复合40%二氧化锆材料进行早期生物相容评价。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同时报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40%二氧化锆材料的特定用途,选取样本进行如下生物学实验致敏试验,溶血试验,刺激试验,肌肉植入试验。结论经体内和体外试验结果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40%二氧化锆材料无致敏、无刺激、无变形,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生物相容

  • 标签: 纳米羟基磷灰石 二氧化锆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观察用于制作避孕材料的新配方硅橡胶植入兔肌肉组织后的生物学反应及对红细胞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选用普通级的雄性新西兰兔20只,兔龄6个月,体质量为1776~2106g。分为对照组和实验材料组,分别植入实验材料(硅橡胶)和对照材料(高密度聚乙烯),观察动物的全身状况、局部反应和病理检查;取兔龄6个月雌兔(体质量为2317g)血10mL,抗凝后分别加入实验材料(材料组)、氯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组)和蒸馏水(阳性对照组),3h后观察溶血和凝聚反应。用酶标仪测定各管光密度值,计算溶血率。结果植入1周时,实验材料组局部组织的炎细胞反应为Ⅳ级;4周以后炎细胞反应为Ⅱ级,囊腔反应为Ⅱ级。12周后炎细胞及囊腔反应均为Ⅰ级。对照组肌肉刺激反应平均积分为2.3,实验材料组刺激反应平均积分为6.4,刺激指数为4.1,为轻度刺激。材料组的溶血率为0.11%。结论实验硅橡胶材料植入兔肌肉组织反应轻,组织相容良好,溶血检查符合规定。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避孕材料 生物相容性 硅橡胶
  • 简介:为了解肌腱缝合线的生物相容,在细胞毒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身急性毒性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溶血试验等生物学研究.根据标准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人工肌腱缝合线的急性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原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均为阴性,表明此种缝合线的生物相容良好,是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

  • 标签: 缝合线 生物相容性 肌腱 溶血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 热原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一例ABO血型不相肾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工作积累经验。 方法 以1例ABO血型不相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该监测患者术前初始血型抗体效价及PRA水平,进行个体化围术期处理以保证术后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根据围手术期治疗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定个体化的围术期护理方案。 结果 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治疗23天,康复出院。 结论 术前精确的抗体监测,规律的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后做好排斥反应,伤口渗血及免疫抑制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全程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重视延伸护理,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植入材料的临床应用及生物相容进行评价。方法于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之间收治的白内障行人工晶体移植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硅凝胶人工晶体的60例患者(82眼)设为实验组,将采用水凝胶人工晶体的60例(82眼)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生物相容进行对比。结果60例患者82眼,进行治疗前视力无显著差异,进行治疗后2周、6个月以及18个月,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视力在0.5以下、在0.5——0.9之间及在1.0——1.2之间的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生物相容良好数量为58(70.73)眼,多于对照组的生物相容良好数量35(42.68)眼,即硅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优于水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差异明显,P<0.05.结论硅凝胶人工晶体和水凝胶人工晶体对患者视力变化的影响无异,但硅凝胶人工晶体的生物相容优于水凝胶人工晶体。

  • 标签: 眼科 植入材料 临床应用 生物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