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对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接收的66例疑诊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检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测,B组22例患者单纯给予尿淀粉酶检测,C组22例患者给予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比较三组患者早期急性胰腺炎临床检出情况。结果C组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检出率、准确率均明显高于A组与B组,三组患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血清淀粉酶和尿淀粉酶联合检测其准确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给予血清淀粉酶检测与尿淀粉酶检测。

  • 标签: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联合检测 早期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早期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本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急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6)、观察组(n=16),伤后1-2w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对照组,伤后2-4d内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视力恢复情况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应在早期实施玻璃体手术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视力恢复效果。

  • 标签: 急性开放性眼外伤 早期玻璃体手术 治疗的时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治疗早期肺癌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肺癌手术患者,行VAMT治疗的患者20例(VAMT组),行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者20例(文中简称杂交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3d的VAS平分,并发症类型和数量,住院时间,患者的1年生存率方面的数据差异。结果杂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3d的VAS平分,并发症类型和数量,住院时间这4项数据上较VAMT组有优势,VAMT组的手术时间较杂交组明显缩短,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和1年生存率方面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效果确切,同时主刀术者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并持续学习和积累,才能熟练掌握该术式,将手术效果发挥到最大。

  • 标签: 杂交式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早期肺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鼻胃减压管,观察组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围改善、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自主排气、气液消失低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奥曲肽 鼻胃减压管 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的老年股骨颈股折半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抽取9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种护理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各组内护理前,且观察者护理后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是有效的护理方案。

  • 标签: 早期康复 老年股骨颈股骨折 半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接受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100例,时间为2015年8月22日-2016年12月30日,根据其治疗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在脑室-腹腔分流术2个月后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实验组则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同时接受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治疗的良好率(6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良好率(32.00%),P<0.05;2组脑外伤伴脑积水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伴脑积水接受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可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改善,意义重大。

  • 标签: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接受不同麻醉以及镇痛方法对其手术之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1月到2015年11月收治的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资料100例,将100例患者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静脉全身麻醉以及静脉镇痛方式,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程度、精神以及认知功能改变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12小时、24小时以及36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和手术之前12小时对比,手术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后12小时、手术之后第一天以及第二天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接受腰硬联合麻醉以及硬膜外镇痛方式能够显著减少手术之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几率,使患者手术之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 非心脏手术 不同麻醉和镇痛方式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并总结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40例胃癌患者,术前留置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8小时即开始经液囊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制定并实施相匹配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包括加强营养液输入速度、温度、防污染的控制,做好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基础护理,不适症状的观察和护理。结果4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无营养液及输送系统所致感染发生。期间,出现腹痛、腹胀的患者5例,腹泻2例,其中1例腹胀患者未能缓解,予暂停输注营养液。其余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症处理后不适症状消除。结论采用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给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8小时行肠内营养治疗,患者可很好的耐受,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一种优越的方式,避免了术后早期经口建立肠内营养,导致吻合口瘘等风险,也避免了术中经远端小肠造瘘留置空肠营养管,术后发生空肠造瘘口瘘及留置营养管时间长等缺点。而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护理措施,并严格执行,是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和减少相关不适症状的关键。

  • 标签: 胃癌根治术后 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病历号奇偶数,按11比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6例,对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和情绪状况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肢体运动功能(Fugly-Meyer量表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护理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 负面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自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随机选取48例脑动脉瘤破,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对患者近期预后影响。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4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根据不同治疗时间分组,早期组20例,入院72h内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晚期组28例,入院72h后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早期组栓塞效果、术后6个月MBI、术后6个月mRs评分、并发症、复发率均明显更优于晚期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 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近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去骨瓣减压并颅内压监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保守组与手术组各26例,保守组应用内科保守治疗,手术组应用早期去骨瓣减压并颅内压监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手术组的存活率(92.3%)明显高于保守组(65.4%),对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的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保守组,但治疗费用明显高于保守组,对比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去骨瓣减压并颅内压监测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满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且可缩短住ICU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去骨瓣减压 颅内压监测 大面积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R)、血清淀粉样蛋白 A( SAA)、超敏 C-反应蛋白( hs-CRP)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6年 8月 -2017年 10月医院收治的 1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非感染组( 57例)与感染组( 79例),同时选取同期 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 NLR、 SAA、 hs-CRP水平,应用 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早期诊断价值,并观察入院 30d内感染组死亡率,评估三者预后价值。结果:感染组死亡率 35.44%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14.04%( P< 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 NLR、 SAA、 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 P< 0.05),且感染组较非感染组高( P< 0.05); NLR、 SAA、 hs-CRP早期诊断临界值分别为 11.78、 259.76g/L、 34.14mg/L,其中 NLR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 SAA;死亡组 NLR、 SAA、 hs-CRP水平均较生存组高( P< 0.05)。结论: NLR诊断价值较高,检测三者水平有利于早期临床诊断,及时治疗,并为预后评估提供准确信息。

  • 标签: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清淀粉样蛋白 A 超敏 C-反应蛋白 高血压脑出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口服孕激素治疗后的疗效及妊娠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进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应用左炔诺孕酮,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疗法,两组术后3个月后开始进行宫腔镜下活检、血清CA125检查、妇科检查,记录经量及经期,每3个月进行1次检查,术后半年开始进行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耗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手术联合口服孕激素治疗是有效的。

  • 标签: 早期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电切术 孕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甲蓝示踪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和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行SLNB的34例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同期42例行ALND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腋下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淋巴水肿发生率、患侧上肢麻木率等。结果SLNB组和ALND组的手术时间、淋巴水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间、麻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中位随访23月(6-37月),SLNB组有一位患者于术后22个月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复发,ALND组有1位患者于术后19个月出现胸壁复发。两组患者均无远处转移。结论在SLN阴性的早期乳腺癌中,行亚甲蓝示踪的SLNB检出率高(97.05%),复发率低,SLNB与ALND相比组织结构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更短。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腋窝复发 亚甲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低体质量儿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对其感染早期发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6例低体质量儿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3例,为未感染患者,研究组为53例,为感染患者,均给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检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值。结果比较分析,研究组前白蛋白、血小板计数与参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以及白蛋白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同时在0h以及24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48h以及72h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48h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要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低体质量儿感染诊断中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优异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白蛋白 低体质量儿 早发感染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病人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8月到 2017年 9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 168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以及两组患者 干预 前后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变化。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81.2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 LDH、 CK、 cTnl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肌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血清指标恢复正常,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卵巢癌行血清HE4联合CA125检测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卵巢癌患者30例,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设为卵巢癌组;同期选择卵巢良性病变患者30例,设为良性病变组;健康查体志愿者3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HE4、CA125联合检测情况。结果卵巢癌组HE4、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卵巢癌组HE4、CA125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两项指标单用检测(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应用血清HE4与CA125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早期卵巢癌 HE4 CA125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40例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20例。结果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PCO2、PO2、血氧饱和度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CO2、PO2、血氧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效果确切,辅以针对性护理可缩短病程,改善患者动脉血指标和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早期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早期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前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照首次应用胰岛素时间的不同分为于32周前应用的观察组和于32后应用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在饮食控制及运动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对比其入院时及生产前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血糖均得以有效控制,但观察组早产、产后出血、妊高症以及胎儿窘迫、巨大儿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妊娠早期应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并改善妊娠结局。但囿于本次研究样本的数量有限,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妊娠糖尿病 血糖控制 胰岛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脊髓型颈椎病( CSM ) 患者采用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DTI)对其神经损伤的评估价值。 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体为我院收治的 42 例 CSM 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7 年 11 月至 2019 年 7 月,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21 例)、一组为观察组( 21 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常规 MRI 诊断方法,观察组实施 DTI 检测 ,对两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 C 3/4 、 C 4/5 、 C 5/6 节段的颈髓 FA 值更低,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 C 3/4 、 C 4/5 、 C 5/6 节段的 ADC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对

  • 标签: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早期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损伤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