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足月初产妇实施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分娩的300例初产妇根据接产方式的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0例)采用传统会阴保护和非药物镇痛,实验组(150例)实施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会阴损伤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联合无痛分娩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促进产妇康复,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足月初产妇 产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洛伐他汀保护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HomocyteineThiolactone,HTL)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大鼠离体胸主动脉血管环与HTL共孵育,诱导血管内皮损伤,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观察洛伐他汀保护HTL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作用。结果给予不同浓度洛伐他汀(10,20,40μmol/L)可明显改善HTL对血管环EDR的损伤,与HTL损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地拮抗HTL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保护血管内皮的NO合成与释放有关。

  • 标签: 洛伐他汀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 HT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肠梗阻大鼠肠粘膜屏障和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SD大鼠末端回肠,使肠腔狭窄50%,制作成不完全性肠梗阻动物模型;并应用rhGH6天(每天一次),观察其回肠粘膜形态学、回肠液sIgA改变及肠道细菌移位情况。结果肠梗阻时,大鼠回肠壁表现肌层变薄,粘膜厚度减少,肠绒毛变短、变细;回肠液中sIgA浓度减少及细菌移位数量增加,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后,回肠粘膜厚度增加,肠绒毛增粗、增长,结构保持相对完整,回肠液中sIgA浓度升高,细菌移位减少。结论肠梗阻时,大鼠肠道粘膜屏障和免疫屏障功能受损,给予外源性rhGH可以较好地保护受损的肠道粘膜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功能。

  • 标签: rhGH 肠梗阻 动物实验 SD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效避孕药对人工流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人工流产术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抗生素与宫缩剂止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短效避孕药妈富隆,观察两组子宫内膜修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为5.5±0.6mm,阴道持续出血时间11.8±1.5d,并发症发生率21.2%,月经转归时间32.7±2.3d;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为4.1±0.5mm,阴道持续出血时间19.6±2.4d,并发症发生率54.8%,月经转归时间44.3±1.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效避孕药能显著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在人工流产术后出血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短效避孕药 人工流产 子宫保护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剂量与高剂量的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2例,依据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1例。予以常规剂量缬沙坦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高剂量缬沙坦的患者设为研究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缬沙坦治疗后,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的Scr、GFR、24h尿蛋白以及血压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高剂量缬沙坦可以将肾功能衰竭情况进行延缓,使蛋白尿进行降低,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 标签: 常规剂量 高剂量 缬沙坦 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 肾脏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延迟预处理通过蛋白激酶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分析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和机制分析。方法选择月龄在2个月左右的实验大鼠30只,随机把30只大鼠分为A组和B组各15只,其中A组的大鼠作为对照组,而B组的大鼠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的15只白鼠在进行心肌血流阻断手术之前的1h由尾静脉注射进15ml的生理盐水,而实验组的大鼠则是由由尾静脉注射进15ml的氧化苦参碱进行延迟预处理,大鼠在进行心肌血流阻断手术30min之后,进行心肌再灌注2h,通过对大鼠的心功能和血清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3h后处死损伤模型大鼠对两组大鼠的心肌损害程度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总结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通过对两组大鼠的心功能进行检测分析得出,B组当中的大鼠的心室收缩压和心率等均要优于A组的大鼠,同时B组血清LDH、CK-MB的值较A组也要稳定,最后对两组大鼠的心肌进行病理检查,B组但心肌坏死缺血的程度要低于A组的大鼠,因此说明氧化苦参碱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氧化苦参碱延迟预处理通过蛋白激酶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肌缺血坏死发生的可能。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延迟预处理 蛋白激酶C 缺血再灌注 心肌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对大鼠肠道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总黄酮高低剂量组(200ml/kg/d,100/kg/d),N-乙酰半胱氨酸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药后第4天予6MVX线单次腹部照射9Gy,照射后3d处死大鼠取材,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肠黏膜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P38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建立成功模型组TUNEL法肠黏膜凋亡明显增多,P38MAPK活化和TNF-α表达亦明显增加(P<0.05);与单纯照射组相比,蜂胶总黄酮组肠黏膜凋亡减少及P38MAPK活化受到抑制,TNF-α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蜂胶总黄酮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一定程度抑制P38MAPK激活,减少TNF-α表达有关。

  • 标签: 蜂胶总黄酮 放射性肠损伤 急性 细胞凋亡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时段保护性约束对ICU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我院ICU病房的留置胃管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分时段腕带式或者手套式保护性约束,对照组则在留置胃管期间持续采用腕带式或者手套式约束方式,观察两组留置胃管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结果采用分时段保护性约束与持续性约束对于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分时段保护性约束不但可以有效预防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减少局部皮肤损伤,而且尊重了患者的意愿、维护了患者的尊严,真正体现了人性化、舒适化护理;因此,在ICU实行分时段保护性约束是人性化的、可行的、有效的。

  • 标签: 分时段 保护性约束 胃管 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异丙酚复合麻醉针对脑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脑保护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收的30例脑胶质瘤及脑膜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咪定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及术后24小时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浓度、清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在手术完毕及术后24小时内NSE及S100β蛋白浓度均降低,而清醒时间及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也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在针对脑肿瘤切除手术患者脑保护方面要优于异丙酚复合麻醉。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异丙酚 脑肿瘤 脑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纳米碳和亚甲蓝示踪剂对临床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共有135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在手术前进程超声定位并注入示踪剂亚甲蓝,B组患者在手术前进程超声定位并注入示踪剂纳米碳,C组患者不给予示踪剂。比较各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甲状旁腺损伤状况以及低血钙症比例。结果术后,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和低血钙症比例均比C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比A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低血钙症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淋巴示踪剂纳米碳和亚甲蓝均能保护甲状旁腺组织,前者的保护作用更强,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纳米碳 甲状旁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肺保护通气策略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n=20)常规通气组C组(潮气量10~12ml/kg,PEEP0cmH2O)、肺保护通气PⅠ组(潮气量6~8ml/kg,PEEP5cmH2O)和肺保护通气PⅡ组(潮气量6~8ml/kg,PEEP10cmH2O)。全麻气管插管后按分组调节麻醉机呼吸参数。观察时点为气管插管后5min(T1)、体外循环停机后5min(T2)和手术结束即刻(T3)。于三个时点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记录麻醉呼吸机上潮气量(VT)、气道峰压(Ppeak)及吸气平台压(Pplat),计算动态肺顺应性(Cydn);记录三个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麻醉时间。结果三组患者组间比较,T1时间点,OI和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间点,OI和Cdy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Ⅰ组的OI和Cdyn大于C组(P<0.05),PⅡ组的OI和Cdyn大于PⅠ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组内比较,OI和Cdyn在T1时间点均明显高于T2、T3时间点(P<0.05)。任一时间点,三组患者的HR和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B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期间,采用10cmH2OPEEP的肺保护通气策略比5cmH2O可以更好的提高氧合指数和改善动态肺顺应性,且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

  • 标签: PEEP 体外循环 氧合指数 动态肺顺应性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的100例研究对象都是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0例采用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为保护组,另外50例患者采用序贯通气治疗,为序贯组,分析比较两组各项通气时间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PH、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且保护组PaCO2显著高于保护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短于保护组,P<0.05。结论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与序贯通气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可以保证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疾病的有效性,其中,前者拥有低潮气量,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特点,后者能够减少有创通气时间,医生在实际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 标签: 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呼吸机肺保护性通气 序贯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氦氖激光联合3M保护膜及康乐宝造口粉在ICU老年失禁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在ICU治疗失禁性皮炎的70例老年患者,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氧化锌软膏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在接受基础护理之上使用氦氖激光联合3M保护膜及康乐宝造口粉,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愈合时间为(7.26±2.37)d,复发率为17.14%,观察组愈合时间为(4.21±1.41)d,复发率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氦氖激光联合3M保护膜及康乐宝造口粉造口护理粉对ICU老年失禁性皮炎有显著的疗效,可以促进伤口愈合,提高疾病康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氦氖激光联合3M保护膜 康乐宝造口粉 ICU失禁性皮炎应用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RI)是指经历缺血的器官或组织在恢复供血和供氧后,器官或组织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出现损伤不可逆的现象,通常由炎症级联反应引发,包括活性氧(ROS)、活性氮(RNS),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白细胞活化等。肾缺血再灌损伤(Ren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RIRI)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病理过程,其主要通过线粒体损伤、炎症、凋亡、氧化应激等途径造成肾脏损伤1。研究表明2-3EGCG对RIRI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对近年来EGCG在防治RIRI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缺血再灌注损伤 EGCG 炎症级联损伤 肾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