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日至2021年5月20日期间收治的74例早期子宫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子宫切除术,研究组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各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22%(P<0.05)。结论:针对早期子宫癌患者,采用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子宫癌 全子宫切加双附件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全术后实施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2020.8-2021.10,选取74例子宫全术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均分患者,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70%小于对照组18.9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大于对照组81.08%,数值有差异(P<0.05)。结论:子宫全术后早期实施双下肢按摩护理,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术后常规护理 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经尿道前列腺电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一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的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突出显著,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

  • 标签: 泌尿外科 前列腺增生 围手术期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尿道前列腺电术。研究组采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术。收集并分析患者的手术指标、性功能评分、前列腺功能评分、排尿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手术指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经尿道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肾上腺色棕片联合非那雄胺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血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 年 2月—2019 年 2月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术的患者 6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应用福尔丁胶囊治疗,研究组应用肾上腺色棕片联合非那雄胺治疗。结果研究组血尿转阴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血尿的实验中,应用肾上腺色棕片联合非那雄胺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缩短术后血尿的转阴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有利于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一定的健康教育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对治疗的积极性,应当在临床试验推广应用。

  • 标签: 肾上腺色棕片联合非那雄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血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2022年06月至2022年11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策略(PaCO2 35~45 mmHg,pH=7.35~7.45);实验组采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PaCO2 46~70mmHg,pH≥7.20)。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气腹后1 h(T1)、气腹后2 h(T2)、放气后15 min(T3) pH 、PaCO2等动脉血气值,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出复苏室时steward评分。结果:与T0时间点相比,高碳酸血症组pH值于T2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PaCO2值于T1~T2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高碳酸血症组PH值于T2时间点降低(P<0.05),PaCO2值于T1~T2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出复苏室时 steward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高碳酸血症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对尿道膀胱肿瘤电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生活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6例尿道膀胱肿瘤电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护理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数据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团体心理护理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灌注化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术(TURP)对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BP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KRP组和TURP组,各45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PKRP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TUR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URP组(P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膀胱全输尿管皮肤造瘘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5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风险评估及基础护理。干预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前造瘘体验、术后并发症预防和出院宣教。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至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膀胱全输尿管皮肤造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显示了其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膀胱全切术 输尿管皮肤造瘘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集束化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比较方面,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膀胱痉挛患者护理中,患者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对护理工作依从性较高,心理状态更加稳定,值得参考。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 目的 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传统手术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88例乳腺良性肿块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旋手术),各44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27.27%,(P<0.05);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房良性肿块的治疗中,采取超声导引下的微创旋术效果明显,可以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提高患者的疗效与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传统手术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在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92例,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进行单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术、观察组进行双去骨瓣减压开颅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颅内压。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9.6%)比较,观察组的(84.8%)较高;与对照组的颅内压比较,观察组的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效果显著,患者的颅内压明显降低,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 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伴严重脊柱后凸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伤口的护理、相关疾病知识的宣教、皮肤护理、营养支持和口腔护理,经积极的治疗与对症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间隙感染 脊柱后凸 老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除术中同时进行双输卵管切除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比两组,对照组实施子宫切除术,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实施双输卵管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与手术后三个月以及半年后卵巢癌发生率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相差不大,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激素指标均呈现出了一定和变化,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相关指标变化不显著,P>0.05.术后半年,对两组患者的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比较,对照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为11/82(13.41%),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2/82(2.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盆腔包裹性积液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良性病变且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实施子宫切除联合双输卵管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内分泌造成显著影响,同时也会降低其罹患卵巢癌及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疾病转归,可全面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 卵巢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退变性脊柱弯患者实施后路松解椎间支撑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72例退变性脊柱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组时间的先后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36)与实验组(n=36)。实验组患者接受后路松解椎间支撑植骨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腰椎功能评估情况、疼痛情况以及弯矫正率、腰椎前凸角。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视觉模拟评分的数值水平明显更低(P

  • 标签: 退变性脊柱侧弯 后路松解椎间支撑植骨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弯的临床疗效以及ODI指数。方法对本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脊柱弯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选择50例患者均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前、术后半年脊椎前凸恢复情况以及腰腿疼改善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度、Cobb角度明显得到改善,而且术后患者JOA评分与术前相比较低,ODI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疼痛感显著降低,组内对比结果具有鲜明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弯患者进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脊柱侧弯 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ODI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对比双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与传统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肛肠科 2019年 06月 -12月 60例住院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 ,60例患者按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时间先后顺序标号 ,奇数标为实验组 (双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组 ),偶数标为对照组 (传统治疗 ),每组各 60例;分别观察、记录治疗尿潴留是否有效,患者是否自动排尿,排尿功能是否稳定,排尿次数是否正常,排尿感觉是否正常;将两组各疗效指标进行对比 ,得出两组总有效率。文中数据均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 28例 ,无效者 2例 ,总有效率达 93.33%;对照组有效 18例 ,无效者 12例 ,总有效率 60%。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证明双足三 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观察过程中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足三里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较传统治疗疗效更明显

  • 标签: 足三里 穴位注射 新斯的明 术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优质护理在减轻特发性脊柱弯术后疼痛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展开分析。方法:观察对象:特发性脊柱弯术患者,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进行研究,纳入8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优质护理)与对照组(n=40,常规护理)两组,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7d与术后1个月观察组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总满意度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p<0.05)。结论:将特发性脊柱弯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改善患者的认知度,减轻术后疼痛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价值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优质护理 特发性脊柱侧弯术 疼痛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优质护理在脊椎弯矫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52例脊椎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脊椎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脊椎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脊椎功能恢复情况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椎弯患者实行综合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便于患者术后脊椎功能早日康复,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优质护理 脊椎侧弯矫形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脊椎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