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率与产房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比产房质量指标以及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产房质量指标以及管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 会阴侧切率 产房质量 管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产房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会阴术产妇。其中会阴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6例产妇为观察组,另外会阴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54例产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会阴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进行探讨,有助于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避免潜在因素的发生,从而有效实施产房护理,降低感染率。此外,该探讨亦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切口感染 产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案例分析了解会阴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感染发生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8例会阴产妇分别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孕产妇接受常规会阴与自然分娩后护理干预,观察组孕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会阴伤口针对性护理。结果: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会阴术后红肿、渗液、脓性分泌物、疼痛加剧以及感染发生率数据分别为2(3.13%)、1(1.56)、1(1.56)、2(3.13%)、6(9.38%),接受会阴切口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1.56)、0(-)、0(-)、1(1.56)、2(3.13%)。结论:产妇体质量、换药规范性、操作熟练度以及护理巡视评估力度是影响会阴术后感染与否的重要因素,预防与应对应结合护理经验以及人性化考量两方面予以护理。

  • 标签: 会阴侧切 术后 切口感染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会阴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围产期保健、产房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8月-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行会阴术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未发生感染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探究切口感染的发生因素。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接受围产期保健、产房护理,对比2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阴道检查次数、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均为会阴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同时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会阴术后产妇存在切口感染风险,主要感染因素为阴道检查次数、胎膜早破、合并生殖道感染,同时为患者实施围产期保健、产房护理,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妇恢复效果,因而产妇对该护理干预措施满意度更高,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会阴侧切 切口感染 围产期保健 产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裂伤缝合和缝合在会阴术术后的治疗干预中的恢复效果。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收诊治的产妇当中选择24例选择会阴术进行辅助分娩的产妇的临床一般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个组。其中对照组产妇在术后给予缝合术进行缝合治疗干预;实验组产妇术后给予裂伤缝合术进行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缝合伤口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缝合干预后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从恢复时间来看,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会阴术患者的治疗干预中应用缝合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顺产产妇后,对其会阴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方法:35例会阴顺产产妇入选了我院本次的医学研究,首例研究对象就医的时间为2019年1月,最后一例研究对象就医的时间为2022年5月,本次研究设立的实验小组名称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随机将18例研究对象分配至对照组,其余17例则归属于观察组,常规护理为前者的应对方案,优质护理则为后者的应对方案,对比两组在心理状态、应激反应、愈合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可知,观察组干预后的心理状态相关指标得分均较低,应激反应指标均较佳,愈合情况较优,护理满意度较高(P

  • 标签: 顺产产妇 会阴侧切切口愈合 疼痛程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产后阴道松弛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行体型缝合法阴道紧缩术治疗,观察组行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会阴体高度与阴道周径无差异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会阴体高度大于对照组,阴道周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少数患者发生出血、血肿、感染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总发生率2.50%,与对照组患者的15.00%对比较低(P<0.05)。经术后随访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与对照组患者的80.00%对比较高(P<0.05)。结论 生物束带收紧联合会阴体成型复合式阴道紧缩术治疗效果显著,阴道收紧效果理想,且不容易发生并发症,更容易获取患者认可。

  • 标签: [] 复合式阴道紧缩术 生物束带收紧 会阴体成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与近全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全手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近全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全切手术 近全切手术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男性包皮环术,讨论临床应用一次性包皮环缝合器的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实施男性包皮环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包皮环术中,应用一次性包皮环缝合器处理;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选择传统手术器械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包皮环术过程中,针对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缝合器,不仅降低了感染的概率,同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均大大缩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损伤均比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外科缝合线对阴道炎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自然分娩会阴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本研究常规组患者配合常规外科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实验组患者采用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进行皮内缝合,对比两组患者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经缝合后,实验组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实验组(P<0.05)结论: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对阴道炎会阴切口愈合的影响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 阴道炎 会阴切口愈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产房护理实践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94例自然分娩产妇为研究观察对象,收治于2020年3月10日~2022年6月30日,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会阴接生护理)、实验组(无保护会阴接生),观察两组产程情况、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较之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无保护会阴接生应用于产房护理中,可以缩短产妇产程,提高满意度,降低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无保护会阴接生 产房护理 产程情况 侧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会阴瘘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会阴瘘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患儿护理后的恢复情况良好,且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在患儿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能有效预防患儿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对患儿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 标签: 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会阴瘘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变化检测中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35例盆底功能障碍的妇女与体检妇女3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均实施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检出率和盆腔器官移动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下,除前后径外,肛提肌裂孔平面左右径、面积和周长均高于对照组(P<0.05),Valsalva动作时,研究组肛提肌裂孔平面4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底功能障碍女性患者采取经会阴二、三维联合超声检查可客观综合反映盆底变化情况,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收治宫颈鳞状上皮肉瘤患者应用冷刀锥术、宫颈环形电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经本院诊疗并确认为宫颈鳞状上皮肉瘤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治疗干预,接受冷刀锥术治疗患者设为冷刀组,接受宫颈环形电术治疗患者设为电组,n=30。对两组术式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电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冷刀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冷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冷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组间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收治宫颈鳞状上皮肉瘤病变患者应用宫颈环形电术治疗无论对患者机体影响或者术后预后质量对于冷刀锥术有显著优势,更有利于病情控制及术后康复。

  • 标签: 冷刀锥切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鳞状上皮肉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肛周脓肿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就诊的20例肛周脓肿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3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针对性护理,将两组肛周脓肿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22.12±3.56)天和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8.65±2.54)天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扩散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31.52±6.32)分和SDS评分(30.58±2.52)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施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感染扩散率,值得在临床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 针对性护理 感染扩散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腹泻大小便失禁患者的会阴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方式选择天全县中医医院2020.3-2021.7内66例老年腹泻大小便失禁患者并分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指标分值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仅有6.06%,对照组为24.24%,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腹泻大小便失禁患者的会阴护理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腹泻 大小便失禁 会阴护理 综合护理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狭窄段尿道背嵌入下唇黏膜腹纵切横缝治疗多次手术后球部尿道短段狭窄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例多次手术后球部尿道短段狭窄患者资料。年龄别为53、48、32岁,病程分别9个月,14个月,40个月,尿道狭窄长度分别为0.8cm、1.0cm、1.2cm。采用尿道狭窄段纵行切开,背嵌入游离唇黏膜,腹尿道切口行横形缝合。术后行尿道造影、尿流率、尿道镜随访检查。结果 3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1个月复查尿流率分别为19.6、21、23.2ml/s,术后3个月尿道造影见原狭窄段尿道管径均粗大,术后6个月尿道镜检查见原狭窄段尿道粘膜色泽良好、表面光滑、无糜烂、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16、18、12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狭窄段尿道背嵌入下唇黏膜腹纵切横缝对于球部尿道多次手术后有短段狭窄、生殖器皮瓣替代尿道成形困难患者是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 尿道狭窄 尿道成形术 口腔黏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电术后导致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8例膀胱肿瘤患者为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来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结果:研究组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而导致尿路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并发症和导尿管更换次数等。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尿路感染情况的发生情况,推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肿瘤 电切术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