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传统手术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传统手术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的应用效果

覃子院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贵州三都 558100

【摘要】目的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传统手术与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88例乳腺良性肿块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和观察组(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各44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27.27%,(P<0.05);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房良性肿块的治疗中,采取超声导引下的微创旋切术效果明显,可以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提高患者的疗效与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块;传统手术;超声引导;微创旋切手术

乳腺良性肿块好发于年轻女性,多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一般在无意中发现。乳腺良性肿块早期比较小,然而,其长大迅速,多为卵圆形,边缘清晰,多数隆起,少数扁平,表面粗糙,细触有结节,部分为分叶状,中等硬度,多数没有压痛,可以自由推动[1]。乳腺良性肿块包括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平滑肌瘤、乳腺神经纤维瘤及乳腺血管瘤等,都是临床上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一般采取手术治疗[2]。基于此,本研究以本院乳腺良性肿块治疗患者为例,对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的应用效果展开了重点分析,并展开如下阐述。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88例乳腺良性肿块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中,年龄18~50岁,均值(32.12±2.38)岁;病程2~15个月,均值(8.45±1.25)个月。观察组中,年龄19~51岁,均值(32.10±2.41)岁;病程2~18个月,均值(8.51±1.28)个月。上述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符合比较标准。

1.1.1纳入标准:(1)患者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判定为良性;(2)年龄在18-55岁之间;(3)乳腺肿块为首次发现者;(4)无认知、沟通等障碍;(5)病例资料完整。

1.1.2排除标准:(1)男性患者;(2)乳腺多发肿块患者;(3)哺乳或妊娠期患者;(4)做过乳腺手术者;(5)存在其他未治愈肿瘤者;(6)伴有急性感染者;(7)凝血功能异常者;(8)精神障碍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传统手术:明确肿块部位、大小,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进行全身检查,排除禁忌症后再进行手术。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对乳腺肿块进行切除;依据术前超声检查明确切口,在局麻下做2~3 cm的小切口,逐层分离皮下组织与肿瘤组织,彻底清除肿块,检查残留腔壁,缝合切口,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1.2.2观察组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根据术前彩超检查,确定合适的手术切口及手术操作路径。对患者进行局麻,在距离肿块2cm处进行穿刺,结合肿块的情况做3mm切口,在超声引导下置入EnCvr,将肿块尽量置于切口正中,然后启动旋转切割装置,在超声监视下将肿块逐一旋转切除,逐渐将肿块取出后,然后再进行超声检查,查看是否切除干净,不需要缝合切口,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

1.3.1并发症情况:内容包括切口感染、局部血肿与皮下淤血,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3.2手术效果:记录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27.27%,(P<0.05)。见表1:

表1对比并发症情况[n(%)]

组别

例数

切口感染

局部血肿

皮下淤血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4

1(2.27)

1(2.27)

1(2.27)

3(6.82)

对照组

44

5(11.36)

3(6.82)

4(9.09)

12(27.27)

x2

6.510

P

0.011

2.2对比手术效果

观察组的手术效果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对比手术效果(

分组

例数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对照组

44

6.56±0.80

14.16±0.82

35.13±0.46

观察组

44

4.01±0.46

8.30±0.79

22.99±0.35

t

18.329

34.138

139.318

P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乳房纤维腺瘤好发于年轻妇女。患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察觉到乳房存在无痛的肿块,可能是单侧也可能是两侧,可能是一个或者多个肿块,肿块可能没有疼痛或者只是有轻度的胀痛或钝痛。普通型纤维腺瘤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一般在达到一定体积后就会停止增长,通常直径不会超过3厘米[3]。肿瘤多呈圆形、卵圆形、质地坚韧,表面平滑,大部分肿块边缘清晰,触诊可滑动,活动性较好,但也有部分肿块与周边组织界限模糊,移动受限。在手术后,大体标本上通常可以看到包膜。通常情况下,乳腺纤维腺瘤并不会与皮肤及深层组织发生粘连。在妊娠及哺乳期,由于机体激素水平的改变,可使乳腺导管增生,形成腺泡,使肿瘤快速膨胀,并分泌乳汁。停经后的乳房纤维腺瘤会像周围的腺体那样发生变性和萎缩

[4]

传统手术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治疗方式,一般采用开放式手术。此法可彻底切除肿块,对较大的乳腺肿块治疗效果较好,还可以进行病理检查,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性。但是,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创伤较大且恢复时间较长,易发生并发症等。而超声导引下的微创旋切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该手术利用超声导引,能够精确地对肿块部位进行定位,从而达到对肿块的局部切除,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手术中的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5]。在实验中,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与手术效果,观察组的评分更高,(P<0.05)。说明良性乳腺肿块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的微创旋切术,可显著防止手术创伤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超声指导下进行微创旋转切除术,可较大程度地保存正常乳房组织,降低了对患者乳房形态及功能的影响。经此方法治疗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保留乳房功能及外观[6]

总之,在乳房良性肿块的治疗中,采取超声导引下的微创旋切术效果明显,可以使手术操作更加精确,提高患者的疗效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赵雪,马晓鑫.乳腺区段切除改良手术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切口愈合、乳房美观度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3,37(06):39-41.

[2]马剑锋,黑涛,赵正国,杨伟龙.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10):16-18.

[3]赵华山,王晨,吉棚,韩孝民.安珂微创旋切系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效果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23,36(08):72-75.

[4]潘磊,黄艺,饶智,谢燕霄,依明·吐拉克,肖瑶.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19):9-12.

[5]谢鸿铭,洪春晓,苏枫华,郑永生.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及VAS评分影响评价[J].中外医疗,2023,42(19):54-56+81.

[6]周颖,刘韬.超声引导MMT微创旋切术治疗对女性良性乳腺肿块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瘢痕及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3,29(04):663-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