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统计分析医院感染嗜麦芽窄单胞菌的临床资料和药敏试验数据,为临床控制和预防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的临床病例及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描述。结果共152例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患者,感染多发生在人院2周以后,以呼吸系统感染症状表现为主。有基础结构性肺病和恶性肿瘤患者易发生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且以肺炎居多。患者感染前使用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老年、免疫力低下、肿瘤为高频致感染因素。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内科、胸外科。药物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米诺环素(94.7%),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90.1%),左氧氟沙星(86.8%),头孢哌酮.舒巴坦(57.8%),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4.6%),头孢他啶(51.3%)。老年组和成年组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率和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侵袭性操作、免疫力下降的患者更易感染嗜麦芽窄单胞菌。加强患者嗜麦芽窄单胞菌的检测,依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嗜麦芽窄单胞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肿瘤患者术后嗜麦芽窄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Sm)致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1年2月至2008年5月肿瘤患者术后发生Sm引起的VAP患者35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未发生Sm引起VAP患者105例为对照组。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m引起的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VAP组在APACHEⅡ〉10,术后呼吸支持〉7d,使用广谱抗生素〉7d,术后血清白蛋白≤30g/L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使用广谱抗生素〉7d是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10,术后呼吸支持〉7d,使用广谱抗生素〉7d,术后血清白蛋白≤30g/L是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的VAP的相对危险因素;而术后使用广谱抗生素〉7d是肿瘤患者术后Sm引起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积极改善患者的基础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减少呼吸机使用天数,是预防和治疗Sm引起VAP的关键。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危险因素
  • 作者: 邹林巧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彭州61193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采取利君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采取利君片治疗)和对照组(n=35,采取血复生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血常规和临床疗效作比较,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水平以及总有效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采取利君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减少输血。

  • 标签: 利可君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嗜麦芽窄单胞菌消毒剂-磺胺耐药基因(qacEΔ1-sulI)和I类整合酶基因(intI1)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27株嗜麦芽窄单胞菌,采用PCR法检测qacEΔ1-sulI基因和I类整合酶基因。结果27株嗜麦芽窄单胞菌检出qacEΔ1-sulI基因4株,检出率为14.8%。I类整合酶基因8株,检出率为29.6%。结论临床分离嗜麦芽窄单胞菌携带qacEΔ1-sulI基因和intI1基因。

  • 标签: 消毒剂 磺胺 耐药基因 整合酶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放化疗强度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免疫力低下,特别是肿瘤及粒细胞缺乏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由条件致病菌引起,如念珠菌和曲霉等.头状霉(Geotrichumcapitatum)感染是非常少见的真菌感染,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本文介绍了1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头状霉血流感染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 血流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液系统疾病 免疫力低下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和小婴儿应用夫西酸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方法对2012-2014年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应用夫西酸的半岁以下患儿用药前后的血清胆红素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用药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所有138例应用夫西酸治疗的患儿,治疗后均未出现新发黄疸或原有黄疸加重的情况;其中64例用药前后检测了血生化指标,治疗前后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的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Ibil/Tbil)比用药前下降了约8%。结论该系列应用夫西酸的患儿中未见该药对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明显影响。

  • 标签: 夫西地酸 胆红素 不良反应 黄疸
  • 简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高分离率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过度使用有关。本文作者等研究了减少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与MRSA和氟喹诺酮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的相关性。本研究共分为3个时段:干预前期(2000年1月-2005年8月),干预期(2005年9月-2006年3月)和干预后期(2006年3月2010年3月)。采用分段回归分析方法评估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耐氟喹诺酮类 铜绿假单胞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药物使用 分离率 氟喹诺酮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