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以马铃薯为原料,经液化、糖化等处理后发酵生产酒精,以出酒率为指标,研究发酵工艺中的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糖化液初始糖度为16°Bx,接人酵母量为0.8%,发酵温度32℃,发酵60h,酒精出酒率可达17.12%,

  • 标签: 马铃薯 酒精发酵 工艺参数 出酒率
  • 简介:为了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不致使饮料中蛋白沉淀,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初期稳定剂种类和稳定剂添加量,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蔗糖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枣汁含量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4%,CMC—Na0.04%,蔗糖酯0.15%;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含量9.30%,发酵温度41.20℃,发酵时间7.65h,枣汁含量45.70%。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乳酸菌饮料酸度为72.4°T,感官评分为86分。

  • 标签: 红枣 乳酸菌饮料 工艺参数
  • 简介:依据温室控制要求,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温室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实现过程。实践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 标签: 温室 环境参数 智能 模糊控制
  • 简介:以玉米、大米、小米混合粉为原料,研究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对营养谷物膨化食品品质指标(径向膨化度,糊化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为:3个加热区温度分别为55℃,125℃,150℃,物料含水量为14%,螺杆转速为130r/min。

  • 标签: 谷物 挤压膨化 工艺参数
  • 简介:以"檀香"橄榄果实为试材,研究7个采收期(从9月7日到12月7日按节气采果,分别为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鲜食橄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和果实成熟度的提高,采收期Ⅰ~采收期Ⅵ的橄榄果实表面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下降,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值、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增加,果实食用品质提高;但采收期Ⅶ(过熟)的橄榄果实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果实食用品质下降;因此认为,采收期显著影响鲜食橄榄果实品质,且以采收期Ⅵ(完熟,小雪节气采收)的橄榄果实鲜食品质最佳。同时发现,橄榄果实表面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值、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糖酸比值、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可作为确定鲜食橄榄果实食用品质及采收期Ⅰ~采收期Ⅵ成熟度的参数,为量化衡量橄榄果实食用品质和成熟度提供方法。

  • 标签: 橄榄 鲜食 采收期 品质 成熟度 参数
  • 简介:为提高生产果蔬谷物饮品中原料的利用率,分析了果蔬谷物皮渣湿法高速切割超细粉碎机理与关键设备技术。为了直观描述与分析果蔬谷物皮渣在切割粉碎腔内的转子刀头形式、定子刀片偏转角度、转子刀头转速以及定子刀片个数对流场的影响情况,运用Fluent软件对果蔬谷物皮渣在切割粉碎腔内流场进行可视化分析与研究,得到相关结构参数与粉碎流场的分布状态,为高纤维果蔬谷物饮品开发与清洁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标签: 高速切割 粉碎 流场分析 皮渣
  • 简介:根据HACCP体系的运用原则,结合香瓜子的加工工艺,分析了香瓜子在生产流通中存在的潜在危害,确定了相应的关键点、关键控制限值、监控方法和校准措施。更多还原

  • 标签: 香瓜子 HACCP 应用
  • 简介:对富硒猪肉脯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根据HACCP原理确定了相应的关键控制点(CCP)和关键限值,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了监控方法,将加工过程中的危害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富硒猪肉脯的食用安全性。

  • 标签: HACCP体系 富硒猪肉脯 关键控制点
  • 简介:“食品分析”作为食品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10年探索,建立了适合地方本科高校创新体系下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对专业基础课“食品分析”的教学改革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特色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为学院工科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成功经验,为全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提供有益探索。

  • 标签: 创新体系 食品分析 食品专业 教学改革
  • 简介:为保证创新工艺生产的调味青梅蜜饯的质量安全,进行了调味青梅蜜饯加工过程中HACCP体系应用研究,在危害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原辅料验收、盐腌、梅卤净化、X光异物检测为关键控制点,制定出企业HACCP的详细实施计划,生产出低盐低糖、安全卫生的优质调味青梅蜜饯。

  • 标签: HACCP 调味青梅蜜饯 质量安全 生产
  • 简介: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河北省农村工作会上了解到,河北省将加快蔬菜产业基地建设,力争今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00万亩、"十二五"末达到2500万亩,同时积极发展物流配送,构建面向京津、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蔬菜物流体系

  • 标签: 物流体系 河北省 蔬菜 产业基地建设 农村工作 种植面积
  • 简介:通过对速冻花菜工艺流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原料花菜验收、漂烫、金属检测3个关键控制点,提出了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以及监控方法和纠正措施。

  • 标签: HACCP体系 速冻花菜 关键控制点
  • 简介:1.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概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指农药、重金属、激素、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含量是否超出标准范围。近年来,不少地方相继实施了“净菜”上市、“放心肉”上市等措施,并用法规规范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但有关“毒菜”、“毒肉”、“毒鱼”、“毒米”、“毒油”等有毒有害产品仍不时出现,因食用而造成中毒的事例也常见诸报端。

  • 标签: 农产品质量 质量安全检测 有毒有害物质 西藏 安全问题 生产过程
  • 简介:2008年8月28日,全球技术领先的水果保鲜技术产品提供商AgroFresh在陕西省周至县举办了一场介绍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猕猴桃保鲜技术——‘聪明鲜’质量体系”技术推介会。该项技术可有效地帮助当地猕猴桃种植人员和经销商在生产、运输和销售全过程中保持猕猴桃具有高品质性能和新鲜度。

  • 标签: 质量体系 新鲜度 果蔬产品 保鲜技术 水果保鲜 猕猴桃
  • 简介:油条是一种具有一定市场的中国传统食品,其发展越来越快,但是国家及行业一直没有出台油条的评价标准。应用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方法,选择出9个油条感官品质指标,用于油条品质评价。其中视觉指标4项——表皮颜色、内瓤结构、表皮光滑度、形状;触觉指标3项——硬度、弹性、黏着性;嗅觉指标1项——香气;味觉指标1项——滋味。通过文献调查和专家咨询方法,可以确定"比容"作为油条品质评价的物性指标。研究认为,可选择比容、表皮颜色、表皮光滑度、形状、内瓤结构、硬度、弹性、黏着性、滋味和香气等10项指标,用于建立油条品质评价体系

  • 标签: 模糊数学 油条 感官评价
  • 简介:随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各环节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生产协作越来越广泛,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对维护马铃薯产业市场秩序,提高产业效益,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我国现阶段马铃薯相关标准的发布和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我国马铃薯产业标准体系的建设情况、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马铃薯 标准体系 现状 对策
  • 简介:为尽快建立完善农产品加工标准体系,近日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2014年-2018年农产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初加工产品标准处于缺失或适用性不强的状态,标准制(修)订工45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难以发挥标准在指导生产、促进贸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作用。

  • 标签: 标准体系建设 农产品加工 农业部办公厅 规划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行业
  • 简介:为建立大豆油脂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以油脂产品各环节的实际生产为基础,利用ASP.NET,SQLServer系统软件,建立了大豆生产信息及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数据库,构建了追溯体系。实现了不同终端客户利用不同的查询途径即可获得大豆油脂产品的追溯查询信息,以及对大豆油生产、流通、消费、服务等过程的全程监管和经营责任的追溯愿望。

  • 标签: 大豆 油脂 追溯系统 食品安全
  • 简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和改革方向,也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实践课程评价是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全面、合理、系统化,具有可操作、科学性的,并能取得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效果的评价体系,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主要研究了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探索的研究。

  • 标签: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实践课程 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