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络实质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以肥大细胞为代表的结缔组织细胞、神经系统、结缔组织间质在经络系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只存在于活体动物,受技术手段的局限,无法对其进行实时、原位的观察,所以经络的实质一直缺乏直接证据。活体光学显微成像技术能够对存活组织和动物进行实时原位的观察,已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新型荧光探针的开发和光纤式双光子内窥显微镜技术的发展,有望给经络实质的研究带来突破。

  • 标签: 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 活体光学成像 经络实质 循经感传 肥大细胞 结缔组织
  • 简介:摘要星点像是作为检测和判断物镜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优劣的依据,其原理是以点光源透过星点板和被检物镜后在视场内形成的星像图,其在焦点处及焦点内外不同截面上的光强弱分布和几何形状来定性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本文介绍了物镜慧差、球差、像散、畸变等像差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运用星点校正法来检测和校正各类像差,以提高光学显微镜的成像质量。

  • 标签: 星点像 物镜 检测 校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光学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0例口腔颌面部外伤后留置异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光学导航技术进行口腔颌面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方式,针对80例患者的手术疗效与创伤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STN导航系统的辅助之下,异物均得以成功定位并取出,而对照组40例患者,只有32例患者成功取出,观察组手术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学导航技术是外科领域的高新技术,将其应用在在口腔颌面深部间隙异物取出术中能够提升手术的安全性、精准性,也能够缩短手术之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该种技术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 标签: 光学导航技术 异物 口腔颌面 深部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光学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气管插管的比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3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普通喉镜插管,而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光学喉镜插管。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如IDS分值、插管时SPO2值、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了解,并且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建立有效气道时间以及插管成功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的IDS得分明显较低,插管过程中SPO2值明显更高,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更少,p<0.01。即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插管质量较为良好。结论在对患者进行急诊气管插管时,采取光学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并且插管效果更为良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光学喉镜 普通喉镜 急诊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的光学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遮光、日光灯和较弱的散射光下,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的含量,测定溶液的PH值,定时观察溶液的外观颜色。结果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在3组不同光照条件下,含量、pH值和外观颜色在8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8h内不必采取避光操作。

  • 标签: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 含量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配伍 光学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理性近视患者黄斑区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4月-2013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病理性近视临床患者病例38例(56只眼),对其采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患者黄斑区的图像特征。结果本组56只眼中黄斑区OCT图像显示为继发性视网膜劈裂、脉络膜新生血管25只眼,黄斑裂孔5只眼,单纯视网膜下出血4只眼,玻璃体黄斑牵引4只眼,黄斑萎缩14只眼。不同表现者的年龄、屈光度以及最佳矫正视力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取OCT对病理性近视者黄斑区进行扫描可获得具有典型特征的图像,这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给予关注。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黄斑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脉络膜新生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原田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原田病患者18例(32只眼),采用FFA和OCT检查,结合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只眼造影早期视盘表面呈现放射状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边界模糊的强荧光,4只眼呈放射状条形低荧光,以视盘为中心向四周延伸;28只眼中周部和后极部表现为多发性颗粒状、针尖样强荧光斑点,逐渐扩散融合;神经上皮层下积液存在浓度不均的点状反射,其中6只眼表现为团状渗出点,10只眼玻璃体表现为腔点状反射增多,3只眼有囊腔形成。结论FFA联合OCT检查在原田病诊断中具有优越性,对疾病的病情追踪、疗效评价提供评价标准。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田病 诊断 意义
  • 简介:摘要作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一项诊断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逐渐的介入了眼科临床的诊断工作之中,并渐渐的成为眼底病的最为常用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的手段之一,这对于患有青光眼的患者的治疗工作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超高分辨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ultrahigh-resolutio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UHR一OCT)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也是的眼科医生能够更加清晰的观察到患者的视网膜内部结构,这将会在在眼科上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OCT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 青光眼 早期诊断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放射技术是一种依据物理学原理所逐渐发展起来的技术手段,而医学影像技术则是医学物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技术是通过物理学原理及物理学概念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主要包括传统X线、超声、MRI、CT、手术摄影和电子内窥镜等影像信息,这些技术手段是对人体内部各个组织、功能以及诊断疾病、脏器形态的重要方法。本文针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深入的对放射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进行了探究,旨在促进医疗设备数字化的不断完善。

  • 标签: 放射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 数字化 发展
  • 简介:摘要目前,医学影像学更新速度非常快,放射技术也取得了较大发展,新型医疗技术逐渐被引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伴随医学影像设备的逐步发展,MRI(核磁共振)、CT技术、DSA、DR等设备在临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像技术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分子影像学、放射学开展后,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 标签: 医学影像技术 放射技术 磁共振
  • 简介:摘要放疗是利用辐射能对生物组织作用的生物效应作为临床治疗手段的一种治疗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对治疗的局部起作用而且对组织损伤没有选择性。这种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放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是延长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之一。

  • 标签: 放疗 技术 分类
  • 简介:摘要人胚胎冷冻保存的原理是先将胚胎放人防冻液中平衡一段时间装管后以一定的冷冻速率迅速降至-35℃,平衡10min后投入液氮中保存,复苏后重新恢复代谢和发育的能力。传统的胚胎冷冻是程序化慢冷冻,实际上是一个脱水过程,随着辅助生殖技术(IVF)周期数的不断增加,程序化慢冷冻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如冷冻过程耗时太长,难以避免冰晶形成对胚胎的损伤等。近年来,随着玻璃化冷冻技术的成熟应用,极大减少了冷冻过程中对胚胎的损伤,复苏率可达95%,因而有更高的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胚胎玻璃化冷冻技术在人类胚胎不同时期的广泛应用,能显著改善冷冻复苏效果,提高临床妊娠率。本文就人胚胎冷冻技术的原理、发展过程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做一综述。

  • 标签: 胚胎 玻璃化 冷冻保存 辅助生殖技术
  • 简介:摘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 标签: 清洁灌肠 治疗 肠镜
  • 简介:摘要随着CT设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辐射剂量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低剂量扫描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迅速展开并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回顾了CT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新进展--迭代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中的应用结果。

  • 标签: 扫描技术 低剂量 辐射剂量 滤波反投影法 迭代重建
  • 简介:摘要居民健康卡是联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以及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金钥匙”。本文结合居民健康卡工作经验,从工作中遇到的最基本概念芯片、芯片操作系统(cos)、磁条卡、IC卡等几方面着手,简单介绍了居民健康卡技术,重点讨论了项目建设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的建设,旨在为初期从事该项目的人员提供一个建设基本思路。

  • 标签: 居民健康卡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密钥管理
  • 简介:摘要放射治疗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历史,是现阶段临床上治疗肿瘤的一项重要手段。肿瘤放射治疗学在临床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放射治疗物理学(放射治疗技术)、临床放射生物学以及肿瘤放射治疗。其中放射治疗技术是当前阶段发展最为迅速且被认为是综合治疗肿瘤的最重要手段。本文就肿瘤放射治疗的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放射治疗 肿瘤 技术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我社区医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6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集体训练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身体各项能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技术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患者运动与日常活动功明显增强,患者生存质量有效提高。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康复技术 集体训练 身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临床上诸多常见疾病诱因以及并发症中真菌感染占有重要的比重,真菌感染主要包括皮肤病、眼科疾病、泌尿生殖疾病、耳鼻喉科疾病以及肺部感染等。最近一阶段在心血管疾病以及艾滋病等疾病中也发生了合并感染的一些临床案例。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得到广泛的应用,导致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耐药菌株的检出率都在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形态学观察、生化检验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验法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对真菌检验技术在临床中的重要性与技术改革发展进行分析。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