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肠护理技术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灌肠护理技术总结

李鹏辉

李鹏辉(解放军第一五二医院普外一科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灌肠是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排便、排气。也可借输入的药物,达到确定诊断和进行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清洁灌肠治疗肠镜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244-01

清洁灌肠不仅是保守治疗中解除患者排便困难、减轻腹胀主要治疗手段,也是手术、肠镜治疗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必要时也可为高热患者用来降温。

1临床资料

我院普外科2011年7月-2012年10月收治肠梗阻患者需灌肠治疗的有112例,为手术、检查的患者需灌肠准备的有57例,灌肠后均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其中95%梗阻患者通过灌肠治疗后能好转出院,清洁灌肠也是术前及肠镜检查前常规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灌肠的效果直接影响术后恢复及肠镜的诊断率,并且对减少肠镜检查的并发症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2灌肠前准备

(1)用物: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橡胶管和玻璃接管全长120cm),肛管,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手纸,水温计,调剂棒,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便盆、输液架,屏风。(2)常用溶液:生理盐水,1%肥皂水。(3)液量及温度: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老年人用量为500-800ml,小儿用量为200-500ml.液体温度39-41℃,降温用温度28-32℃,中暑病人可用4℃等渗冰盐水。(4)操作方法:①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边,先向患者或者其家属说明目的,消除顾虑,以取得合作,灌肠前嘱患者先排尿,大病室要用屏风遮挡病人,注意保护病人隐私。②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根据肠道解剖位置,借助重力作用使溶液顺利流入肠腔),脱裤至膝部,右腿屈膝,左腿自然伸直,臀部移至床边,将橡胶布和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置臀边。如病人肛门括约肌失去控制能力,可取仰卧位,臀下置便盆,勿暴露病人下肢,盖好被子。③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润滑肛管前端,将肛管与灌肠筒上的玻璃接管相接,放出少量液体,排出管内气体,用止血钳夹紧橡胶管,左手持手纸分开病人臀部,显露肛门,嘱其张口呼吸,使肛门括约肌放松,从而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第一次灌肠先轻轻将肛管插入直肠10-15cm,松开止血钳,固定肛管,将200-250ml溶液缓慢灌入,然后嘱病人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以利软化粪便。第二次开始分别采用同法缓慢旋转插入20-30cm,边灌肠边指导患者沿结肠解剖位置向上,向左,向下环形按摩,同样嘱咐患者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如此反复灌肠直到达到清洁目的为止。④灌肠的同时要不断观察灌肠液液面下行情况,如溶液流入受阻,可稍移动肛管,必要时检查有无粪块阻塞。若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减慢流速,并嘱病人深呼吸,减轻腹压。⑤灌肠时可与病人说说话,转移一下病人注意力,减轻病人的不舒适,灌洗过程中要多观察患者面色,呼吸等。⑥对于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盆,将卫生纸放在病人易取处。⑦便毕,协助虚弱病人揩净肛门,取出便盆、橡胶单和治疗巾。观察患者大便性状及量以了解灌肠效果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医生,必要时留取标本送验。帮助病人洗手,整理床铺,开窗通风。⑧整理、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⑨记录结果,在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记录。关注患者灌肠后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并遵医嘱准确用药。(5)注意事项:①掌握灌肠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液量,为伤寒病人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②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记录。③灌肠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④肝昏迷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⑤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和各种严重疾病晚期病人。

参考文献

[1]周衍椒.生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9.

[2]刘方.人体解剖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95.

[3]钱连云.对保留灌肠术方法改进[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9):46.[4]李雪珍.清洁灌肠不同插管深度的效果比较[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3):244.

[5]余爱珍.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