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略论明南京的商业周志斌明自永乐间迁都北京后,南京降为留都。尽管如此,它在全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仍享有特殊的地位。南京既是明王朝在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又是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故时有“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之说。商业的兴衰往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一...

  • 标签: 明南京 民间手工业 明后期 丝织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政治中心
  • 简介:为人后者要为所后者服斩衰,这是过继的一般原则。但是,如果在宗子去世一段时间之后,再确定过继的人选,那么相应的斩衰服的起始点应该从何时算起,却成了礼学中争论的问题。对于过继造成的税服问题大致有三说:以所后者亡月为始说,以为人后者出后日为始说,阙疑说。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不同的观点及展开问题的复杂性,揭示不同观点背后的礼学依据,并返回《丧服》经传本文,对于三说进行裁断。

  • 标签: 税服 吉凶不相干 为人后者为之子 出后晚 闻丧晚
  • 简介:<正>王时槐(1521—1605)是明江右著名王门学者。字子植,号塘南,吉安府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等职,隆庆年升任陕西参政,自请告退。万历十九年再次诏起贵州参政、南京鸿胪卿、太常卿等,皆未上任即请告退。八十四岁卒。著作有《论学书》、《语录》等。《明儒学案》中“江右王门学案”共卷,立二十七人学案,附录六人,黄宗羲在卷首写道:

  • 标签: 性命兼修 非有非无 归寂 主静 神秘色彩 宇宙
  • 简介:自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庄子》“剽剥”儒家以来,儒者们就一直被如何化解庄儒矛盾的问题所困扰,以致史上废庄、斥庄之声连绵不绝,甚至宋朝苏轼不惜采取化庄为儒之方式,而且还希图通过伪作的判定来彻底化解庄儒矛盾。但到明时期,《庄子》的真伪性问题,却在学人们的视域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相状,即有的学人认为,内、外篇为庄子所自著,而杂篇则渗有后人之伪作;有的学人认为,《庄子》只有内篇为庄子所著,而外、杂篇皆渗有后人之伪作;还有的学人认为,内、外、杂篇都窜入了后人之伪作;又有些学人则对当时思想界的疑庄之风提出了批判。无疑,明学人在对《庄子》篇章真伪的判定背后其实都蕴含了学者们各自不同的心境、观念体系、意图与视角等。

  • 标签: 《庄子》 真伪 多维性
  • 简介:<正>经文:■鼎:元吉,亨。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 标签: 今注今译 经文 注释 雷电 战雷 闲言
  • 简介:<正>前时治墨家学术思想,集得几点心得,就教于国内外墨学专家学者。一、墨子何以姓墨墨子姓墨名翟,我们从读《墨子》和先秦诸子著作中,均可随时看到,应该是成为先秦学术思想史上的一般常识了。但墨子何以姓墨?却可引起人们的思考。

  • 标签: 墨子 墨家 墨经 孟子 学派 韩非子
  • 简介:本文从考辨"西学"原型、追寻明士大夫与传教士"会通中西"之哲学深意上立说,运用概念辨析与历史重构相结合的哲学史方法,分析论证了明新起的学术思潮,及"预流"于其中的"少数创造者"士大夫与传教士群体之学术旨趣及其"近代"意义.认为:明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欧洲传教士输入的"西学"原型,是以"天学"为核心的亦宗教亦哲学、亦政治、亦科技的复合体;以李贽、焦竑为代表的"三教归一"论和以徐光启、王徵为代表的"中西会通"论,这两股学术思潮共同导致了明王朝的理论危机;利玛窦立足于"天学"的宗教立场,徐光启立足于"理学"之哲学立场,共同确立了"易佛补儒"的"中国式"传教总策略,利本想依此进入中国士大夫上层社会以传播福音,徐本想依此恢复"朱学正脉",以挽救王学末流丧失儒家经学支柱之危机,结果却因意想不到的宗教角色向学术角色的转换,造成了千载难逢的"中西会通"之历史机遇,出现了"会通中西"之大量科技成果.是泾阳王徵的哲学创作,它是以"理学"会通"天学"的神哲学范例,其价值不在科技著作之下.

  • 标签: “理学” “天学” 传教士 明朝 利玛窦 徐光启
  • 简介:《仪礼》有今古文之分,郑玄注《仪礼》时兼采今古文,“从今文则《注》内叠出古文,从古文则《注》内叠出今文”。郑注中这些古文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古文经的一些重要线索,所以前修时贤对此均较为重视。本文主要是利用当今所见出土文献材料,着重对郑玄注《仪礼》则形讹古文作一新证,重点对这类古文讹混的时代层次做了考察,文末还顺带对郑玄注《仪礼》时所据古文本的真实面貌作一补述。

  • 标签: 《仪礼》 郑玄注 古文 出土文献
  • 简介:成提出"念动于中,事形于外",认为内心念虑能够影响外界事物,造成祥瑞灾异及种种自然现象。与汉代天人感应说相比,张成思想一方面消解了"天"的人格神意味,一方面把灾异的根源归诸人心念虑,从而将天人感应融入到心学体系中。张成基于心学的天人感应论以气论为基础,认为天地之间一气流行,人内心的念虑会形成和气或恶气,进而影响万物。通过内心—气—事物的结构,他将自然界纳入到以人为中心的世界之中,人是世界变化运动的枢纽。这一建构,使天人感应在宋代心学思想中获得了新的内涵和价值。

  • 标签: 气论 天人感应 慎独
  • 简介:朱熹的易学体系在于熔象数义理于一炉,而重点则是通过象数的研究以补《程传》之不足。《本义》卷首图与《启蒙》四篇是朱熹所编出的象数大略,构成他的易学体系的主干。朱熹认为,河图洛书是天地自然之易的象数,伏羲八卦是先天之学的象数,文王八卦是后天之学的象数,卦变图是孔子之易的象数。这四种象数虽然层次历然,不可混淆,其实皆不外乎阴阳奇偶之动静循环,至于其动其静,则必有所以动静之理,这就是所谓太极。因而太极阴阳之妙就成为这四种不同象数的共同的本质。太极是理,阴阳是气,所谓太极阴阳之妙,实质上就是一个理与气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核心。

  • 标签: 象数 朱熹 易学 太极 周易本义 动静
  • 简介:行学说”是一套对宇宙构成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予以探讨的学说体系,包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对宇宙共时层面的剖析,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的核心,自然界的万物莫不与之息息相关。二是对宇宙历时层面的剖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朝代的嬗替等都可用行相克、相生的理论来解释。正是这两个层面的思维模式启迪了《洪范》的诠释著作——《洪范行传》,使之把帝王事、灾异现象与木、火、土、金、水一一相配,并用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解读灾异之变发生的原因,从而开创了经学史上用“行灾异”之说解释儒家经典的先河。

  • 标签: 五行学说 洪范 洪范五行传 灾异
  • 简介:音戏是山东淄博音剧院专有剧种。"音戏"之名称,因其戏曲音乐由个音阶组成而得名,其前身是全省广为流行的"肘鼓戏"声腔系统的一个分支流派。"肘鼓戏"应写作"扌周鼓戏","扌周"为山东东、南部方言,意为"扭"、"拧"、"转","扌周鼓戏"之名称则因为摇晃鼓的伴奏方式而得名。"扌周鼓戏"源于原始巫戏与道教结合后形成的带有宗教性质的以敬神、驱邪、还愿等为目的说唱。

  • 标签: 五音戏 扌周鼓戏 巫戏 源流
  • 简介:本文介绍了中的数学知识,重点讨论了中的数学与的传承关系,从而进一步揭示两者之间"源"与"流"的关系.

  • 标签: 管子 数学 九章算术
  • 简介:晓明至清初,在儒家思想内部酝酿着一股政治制度改革的思潮。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袁枚等人,在肯定人性自私及土地私有的新思想前提下,以“公天下”的政治理想为目标,分别提出了如何分散最高皇权、限制最高皇权的政治制度改革的理想,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儒家思想的内在活力及其向现代转化的内在可能性。

  • 标签: 儒家政治制度改革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袁枚
  • 简介:马王堆帛书《要》篇有“正”一词,乃为古代易学讲君道的特定术语。其内容是帝王取度于身所建立的规矩绳权衡种法度,与八卦中的某些卦、四时和方等相配纳,而形成的易学模式。此配纳模式说明,君主布施规矩绳权衡正,其旨在因顺阴阳、谐和四时、理顺行,以达致天人祥和的理想政治境界。此古《易》“正”的要义,是君道合于天地、阴阳之道。

  • 标签: 《要》篇 五正 规矩绳权衡 易学
  • 简介:在帛书《要》篇中,"前祥而至者,弗祥而巧也","前羊"即翦祥,"弗羊"即祓祥,此句当释为:翦除凶邪而得福,消除灾殃而避祸。"孙正而行义",孙正即循正,意为遵循平常的做法。义为宜,行义即行得其宜。"则是用倚于人也",倚通奇,"用奇"之"奇"与"孙正"之"正"构成一对范畴。"唯周粱山之占也,亦必从亓多者而已矣",是由多人占的一种占法。"后世之士疑丘者",疑为责怪之义。

  • 标签: 帛书 《易传》 《要》
  • 简介:明”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这些变化概括为中国“近代性”的发生。如何理解这些变化,特别是如何理解这些变化与现时代的关系,实际上正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获得某种自我意识的来源。阳明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精神表达,另一方面也尝试提供了一套解决这个时代所面临问题的方案,包括“如何塑造一种新的主体状态和伦理生活”、“如何编成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与政治形态”的思考。

  • 标签: 中国近代哲学 阳明学 近代性 学术思想 晚明 明代
  • 简介:汉代阴阳行灾异说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刘向《洪范行传论》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件和环节,对《洪范行传论》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解决两汉思想史研究中的诸多疑问,弥补儒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标签: 刘向 天人感应 阴阳 五行 洪范
  • 简介:思孟行与乐有密切的关系。《史记·乐书》不仅保留了思孟行,而且以汉代行图式,凸显“聖”德的地位。“聖”居中,含容“仁义礼智”,君位,宫音,土德,具有包容、为主、统合、生生的意蕴。《荀子》、《中庸》,特别是《孟子》与《孟子字义疏证》中有不少关于“聪明聖智”与“天德之知”的材料。戴震的发挥,深得思孟行的个中三昧。与“聪明”相联的“皇智”是一种“神明”、“天德”,是对“天道”的体悟或神契,是体验、接近超越层的“天德之知”。切不可从知识论的视域,特别是主客对待的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思孟行。思孟行是具有终极信仰的、以天道观为背景的“天人聖智行观”,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形上学的思想,其枢纽是“聖智”。

  • 标签: “五行” “聖”德 天道观 道德形上学 汉代 思孟
  • 简介:经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自不待言,惟其在帝国期前之文本情况吾人尚无一清晰而达共识之概念。自二十世纪下半期至今出土之公元前材料已有一定数量,可否据之以思考对一些学者来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例如“经”在先秦的称谓以及其在先秦时成文的情况?

  • 标签: “五经” 出土文献 先秦 二十世纪 文化史 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