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青年颈部淋巴肿大伴发热问题的研究,对疾病的分布以及临床特点进行明确。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1月-6月收治的40例青年颈部淋巴肿大并且伴有发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其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17.5%,经淋巴活检确诊为淋巴核42.5%,淋巴瘤12.5%,慢性淋巴炎27.5%。结论诱发青年颈部淋巴肿大伴发热疾病的因素相当复杂,通常情况下在诊断中,因为其临床症状与其他疾病具有相似性,因此误诊的几率比较大,在实际的诊断中,需要通过对淋巴通过超声探测以及活检,实现对疾病的确诊,这样就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误诊以及延误治疗情况的出现。

  • 标签: 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热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淋巴炎的诊断与治疗经验,并进行分析。方法对157例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炎的患儿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结果本组157例患儿均由急性腹痛或反复腹痛就诊,伴有呼吸道症状者占61.1%,伴有消化道症状者占56.1%。腹部B超检查157例均可探及大小不等的多个低回声结节。所有病例均给予抗菌,抗病毒治疗后腹痛症状消失或缓解。结论儿童肠系膜淋巴炎常缺乏特异性表现,腹部B超是首选检查方法。抗菌、抗病毒治疗有效。

  • 标签: 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贲门癌淋巴清扫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8份来自三家同级别医院的贲门癌手术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族别、病程、手术医院、手术者、切口选择、肿瘤大小、肿瘤外侵范围、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13项指标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在X2检验分析中,病程、手术医院、手术者、切口选择、肿瘤大小、肿瘤外侵范围、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方面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中,病程、手术医院、手术者、切口选择、肿瘤大小、肿瘤外侵范围、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方面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手术医院、手术者、切口选择、肿瘤外侵范围、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方面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医院、手术者、切口选择、肿瘤外侵范围、TNM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级对贲门癌淋巴清扫的影响起决定作用。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结 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的价值。方法选择58例浅表肿大淋巴患者,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良性病变L/S、R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max、Vmin比较(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浅表肿大淋巴效果显著,临床价值高。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浅表肿大淋巴结 阻力指数
  • 简介: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清扫范围。方法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1137枚,癌转移淋巴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胸段食管癌的淋巴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的清扫。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段 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肺腺癌淋巴转移的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将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早期肺腺癌的10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结果18例(18%)患者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无淋巴转移现象,其影像学属于纯磨玻璃影类型,21例(21%)患者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属于混合型磨玻璃影类型,其中19例(90.48%)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无淋巴转移的情况出现,有2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出现了淋巴转移的情况(P<0.05),剩余的61例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属于实性结节,检查结果显示有20例(32.79%)患者出现了淋巴转移的情况,41例(67.21%)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无淋巴转移的情况出现(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超过1cm、影像学属于实性结节和混合性结节类型以及癌胚抗原CEA>5μg/L是早期肺腺癌淋巴转移的重要预测因素,对于行PET-CT的患者,当其SUVmax(最大标准摄入值)超过5时,其发生淋巴专一的几率最大。结论早期肺腺癌患者CT影像学属于混合型磨玻璃影类型的患者,其发生淋巴转移情况的概率较低;肿瘤直径超过1cm、影像学属于实性结节和混合性结节类型以及癌胚抗原CEA>5μg/L时,患者出现淋巴转移的概率较大,对此类患者需行淋巴清扫。

  • 标签: 早期肺腺癌 淋巴结转移 预测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痣(Nodal Nevus,NN)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1例淋巴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患者,女性,55岁,因发现右乳溢血一周余入院,肿块切除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Ⅱ级。行右侧乳腺改良根治及腋窝淋巴清扫术,在腋窝淋巴内发现NN1枚。镜下痣细胞团分布于淋巴被膜处,直径约0.2cm,其内可见散在的棕色色素颗粒,细胞呈上皮样,胞质淡染,核卵圆形或圆形,核仁不明显,细胞无异型,大小较一致。免疫组化标记痣细胞HMB45弱阳,S-100蛋白 和 MelanA 均强阳,Ki-67 增殖指数约3% 。 结论 NN很少见,多为意外发现,根据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可以确诊,主要与淋巴转移性乳腺癌或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以免误诊。

  • 标签: 淋巴结痣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 简介:胃周淋巴清扫是胃癌根治术重点和难点之一,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合文献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清扫问题做一综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清扫主要应用于进展期胃癌,顺利完成淋巴清扫要求施术者必须熟悉腹腔镜视角下的解剖定位标志、各组淋巴在腹腔镜下的解剖位置、各个解剖平面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等。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 腹腔镜手术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胰头癌切除标本中淋巴微转移的检测,分析淋巴微转移对胰头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以手术显微镜法完整取出20例因胰头癌行区域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中的淋巴,常规病理检测淋巴转移,免疫组化检测淋巴微转移。结果20例标本中共找到677枚淋巴,常规病理显示13例共87枚淋巴发生转移。在病理检测阴性的590枚淋巴中,免疫组化检测又发现3例57枚淋巴存在微转移。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淋巴转移阳性患者从65%(13/20)增加到80%(16/20);转移淋巴的检出率从12.9%(87/677)上升到21.3%(144/677),相差显著(P〈0.05)。微转移检测使3例ⅡA期患者转为ⅡB期,有淋巴微转移患者的1年内肿瘤转移、复发率为75%,而无微转移者的转移、复发率为25%。结论胰头癌淋巴微转移的检出有助于肿瘤分期的确定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胰腺肿瘤 淋巴转移 细胞角化蛋白 微转移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以前,阴茎癌曾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发病率逐渐下降,已成为较少见肿瘤。阴茎鳞癌是阴茎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95%以上。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阴茎癌原发灶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阴茎癌 淋巴结清扫术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诊治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 简介: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3%~5%的新发病例有盆腔外或远处转移,可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转移,报道例数极少。本文针对1例子宫内膜腺癌颈部淋巴转移病例进行分析。

  • 标签: 颈部肿块 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 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组织增生坏死性淋巴炎(HNL)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非特异性淋巴肿大的自限性疾病。本文报告1例HNL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病理表现和治疗。

  • 标签: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自身免疫性淋巴组织增生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良、恶性淋巴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患者腹腔淋巴MRI资料,比较良、恶性淋巴相对信号强度(RS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40例共计139枚淋巴,良性81枚,恶性58枚。139枚淋巴全部为DWI高信号,128枚呈ADC低信号,11枚呈等高信号;良、恶性淋巴平均ADC值分别(1.359±0.212)×10-3mm2/s和(0.960±0.26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分别为(3.144±1.587)和(5.603±1.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成像可作为腹部淋巴检查及良恶、性淋巴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腹部 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与利宁凝胶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效果,比较两者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优越性。方法将2013年5月至12月在我站要求取环的绝经后妇女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应用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对照组术前应用利宁凝胶,对比观察两组宫颈扩张效果、手术镇痛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有效率100%,对照组60%;观察组手术镇痛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96.25%;观察组未发生任何手术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出现心脑综合反应。结论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宫颈扩张效果优于利宁凝胶,镇痛效果及预防并发症两者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绝经后 宫内节育器(IUD) 一次性使用宫颈扩张棒 利宁凝胶a孙涛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浅表淋巴肿大病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23例淋巴肿大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局部病变233例,占72.1%,包括急慢性淋巴炎及结核;全身病变90例,占27.9%,包括: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结论:儿童浅表淋巴肿大病因复杂,结合临床资料、流行病史、接触史、实验室检查、B超、CT、病理活检进行综合分析多能明确诊断。

  • 标签: 浅表淋巴结肿大 儿童 病因
  • 简介:淋巴是猪宰后检疫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机体外周的免疫器官和防御结构,具有吞噬异物和各种微生物的功能,并产生免疫应答。屠宰必检猪淋巴有颌下淋巴,位于下颌间隙,颌下腺的前面,主要收集面部、鼻腔前半和口腔各组织的淋巴液;颈浅背倾淋巴,位于肩关节前方,肩胛横突肌和斜方肌的下面,基本汇集了颈上部、前肢上部、肩胛与耆甲部的皮肤,深浅层肌肉和骨骼、肋胸壁上部与腹壁中上1/3处组织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

  • 标签: 屠宰检疫 淋巴结 病理变化 宰后检疫 防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