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X线正位像,胫骨平台外侧有撕脱骨折片时表示前交叉韧带断裂。

  • 标签: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急诊处理与手术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共37例,门(急)诊根据外伤史及体征确诊26例,其中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接诊后行气囊止血带止血12例,肱动脉损伤压迫腋窝及上臂止血点2例,股动脉损伤压迫腹股沟处止血点4例。以无菌纱布块加压包扎止血3例。对闭合性损伤暂不行止血带止血。所有患者经手术探查均证实为大血管损伤。3例一期行截肢术,其余行血管修复手术。股动脉损伤或伴股静脉损伤5例均行股动静脉修复,腘动脉损伤或伴静脉损伤10例均行腘动脉修复,修复腘静脉4例,胫前后动静脉损伤仅修复动脉。肱动静脉损伤均行肱动脉修复,桡动静脉损伤8例均行桡动脉修复。结果:门诊确诊率70%。气囊止血带使用率在开放性损伤病例中达39%。动静脉损伤(受伤至通血)时间:〈6h15例,6~8h11例,9~12h4例,〉12h3例。未通血4例。术后72h内共5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行局部烤灯照射,热敷后2例消除,3例探查改行静脉移植修复后血供恢复。7例术后2~3周复查超声多普勒探测均提示血流正常。随访6~12个月,均未见肢体缺血表现,远端动脉搏动良好。6例遗留缺血性肌挛缩,4例截肢,截肢率11%。结论:四肢血管损伤的救治原则是早期快速诊断,早期正确止血,早期修复血管,早期治疗并发症。

  • 标签: 血管损伤 早期诊断 急诊救治 血管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CT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影像诊断。方法总结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资料,评价CT对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肝挫裂伤10例,脾挫裂伤25例,肝脾复合伤6例;肾脏挫裂伤7例,其中合并包膜下血肿4例;外伤性肠管破裂2例;另外下位肋骨骨折及胸腰椎骨折在CT上均可很好显示。结论CT能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正确的诊断并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CT 闭合性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救与护理,总结更为有效的救治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诊疗护理经过。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结果48例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42例病人经急救对症处置后得救,6例因就诊时已休克,呼吸衰竭,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而抢救无效。结论4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经准确及时包扎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送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急救与护理后抢救成功率100%,病人愈后良好,康复出院。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37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19例)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18例)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机体的康复。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颅脑损伤是脑外患者最重要的病情之一,针对这样的病情,我们要对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监护。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监护,在患者病房内,都配备有专人特别护理。按表格记录病情变化和各项检测的结果,以便掌握伤情,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待患者清醒、病情稳定后,转到神经外科病房做进一步处理。

  • 标签: 颅脑损伤 脑外护理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总结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探查的护理配合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提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行开颅探查术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给予全面护理配合,设为观察组;另外30例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设为对照组,通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配合在患者整个疾病的救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面的护理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颅脑损伤 开颅探查术 全面护理配合 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胰腺损伤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8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例,7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根据闭合性胰腺损伤的临床特点,尽早手术探查以确诊。根据伤情选择合适、安全的术式,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标签: 闭合性胰腺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方法分析135例无骨折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分析其MRI征象的特征级分级。结果135例患者168个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Ⅰ级损伤19个(11.3%),表现为不与半月板关节面接触的点状或圆形高信号;Ⅱ级损伤78个(46.4%),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行的线样或条状高信号影,但未达到半月板关节面缘;Ⅲ级损伤71个(42.3%),表现为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结论MRI是一种无创的检查,能清楚的显示半月板,正确的做出定位级分级诊断,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 标签: 膝关节 半月板损伤 MRI 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损伤主要有头皮损伤、颅骨骨折、硬膜外和硬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血肿。结论CT对颅脑损伤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颅脑损伤 CT诊断分析 估计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性阐释。方法通过临床26例本诊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急性下尺桡关节损伤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关节镜检查修补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医疗干预,直接影响本病预后恢复,降低关节不稳定的机率。

  • 标签: 下尺桡关节 急性损伤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微型耕田机损伤治疗效果。方法将农用耕田机损伤43例患者分为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组、传统方法治疗组比较研究。结果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缩短,P<0.05,有显著意义。结论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农耕损伤的贯通伤、盲管伤、开放骨折能有效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封闭式负压引流 贯通伤 盲管伤 开放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方法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9月应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前尿道损伤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患者均一次会师成功,术后随访6~20个月,仅3例拔尿管2周后出现尿道狭窄,经尿道扩张后3个月缓解。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前尿道损伤充分利用了腔镜微创技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可靠。

  • 标签: 输尿管镜 前尿道损伤 尿道会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动疗法在骨科康复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2月期间,一共收治了32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之后,患者的康复情况为试验组康复为优的患者有120例,占75.0%;良的患者有37例,占23.1%;可的患者为2例,占1.3%;差的患者有1例,占0.6%;治疗康复有效率为99.4%。对照组康复为优的患者有90例,占56.25%;良的患者有40例,占25.0%;可的患者为10例,占6.25%;差的患者有20例,占12.5%;治疗康复有效率为87.5%。两组患者的治疗康复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运动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的关节出现僵硬,进而使得骨折愈合,让患者的关节恢复正常功能。

  • 标签: 运动疗法 康复训练 骨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