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析当前《材料成形设备》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制作优良课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教学场地的投入,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对《材料成形设备》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 标签: 课程教学改革 问题 措施
  • 简介:目的比较经伤单节段固定与跨伤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采用经伤单节段(A组)与跨伤短节段(B组)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并获12个月以上随访的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3d和随访末期时测量伤以及其上下相邻正常的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观察术后伤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改善情况,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矫正度(包括伤高度矫正度和Cobb角矫正度)丢失情况,同时比较2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有65例患者影像学资料完整且获得了12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6个月(12~46个月)。术后2组患者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获得显著恢复,但末次随访时A组对前缘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的保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经伤单节段固定和跨伤短节段固定都能较好的恢复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但经伤单节段固定对术后矫正度的保持优于跨伤短节段固定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早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时间在1周以内的患者52例60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对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中央前房深度、房角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仅6眼眼压增高(22~30mmHg),需要行小梁切除手术。结论对于早期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是一种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降压和增视的双重效果,仅部分患者需要二期抗青光眼手术。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 房角分离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萘普生栓在人工流产和绝经取环对宫颈松弛软化和镇痛作用。方法选取人工流产的患者35例和绝经取环的患者15例,将复方萘普生栓1枚塞入肛门内2厘米深处,15-20分钟开始手术。结果35例人工流产的患者,疼痛、出血少,15例绝经后行取环的患者,也顺利取出宫内节育器,未出现取环嵌顿现象。结论本药具有软化、松弛宫颈和镇痛作用,且方法简单、易行、安全,能有效地预防人工流产和取环等宫腔操作引起的一些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复方萘普生栓 人工流产 软化宫颈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去顶减压治疗单纯肾囊肿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32例单纯肾囊肿患者给予腹腔镜去顶减压治疗,观察并统计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统计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任何病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51min,平均出血量为50ml,平均住院天数为75天。结论腹腔镜去顶减压治疗单纯肾囊肿的实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后腹腔镜 去顶减压术 单纯肾囊肿 疗效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观察其疗效。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为≥90分8例,良为70~89分13例,差为<70分1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没有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疗效肯定。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后外侧入路 小切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绝经妇女取环有效简便易行的临床方法。方法50例绝经妇女口服乙烯雌酚药物0.5mg,每天2次,维生素B620mg,每天3次,连续服药7d,取环时阴道置入卡孕栓0.5mg数分钟即可行取环,随诊3个月,B超监测子宫内膜情况。结果50例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均1次取环成功,成功率为100%,随诊3个月,B超未发现子宫内膜增厚变性等异常。结论乙烯雌酚和卡孕栓用于绝经妇女的取环副反应低,用药方式简便易行,手术成功率高。

  • 标签: 乙烯雌酚 卡孕栓 IUD 绝经妇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01月至2013年10月确诊的12例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头晕、肢体无力、耳鸣、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对患者MRI、MRA分析可见明显扩张并延长的基底动脉。结论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表现多样,头MRI、MRA能准确清晰地显示变异的基底动脉的立体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作为VBD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 标签: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观察术后疗效和随访结果。结果患者术后JOA评分和椎间隙高度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间患者复查影像学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出现螺钉松动、断棒断钉等不良情况,植骨融合良好。结论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 腰椎失稳合并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2011年12月18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多时空脉冲强磁场成形制造基础研究”启动工作会议在华中科技大学陶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专家和领导有973顾问组专家中南大学钟掘院士、华中科技大学熊有伦院士,973制造与工程领域咨询组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林忠钦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雷源忠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虞烈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剑英教授,以及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张瑜副处长、

  • 标签: 基础研究 强磁场 制造 脉冲 成形 时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侧枝结扎在法鲁氏四联症根治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2例重症法鲁氏四联症患者,在根治中实施肺侧枝结扎的方法及疗效。结果中有5例患者成功结扎两支肺侧枝,7例结扎一支肺侧枝,术后并发低心排3例,成功抢救成活2例,死亡1例;余9例均无特殊并发症。结论肺侧枝的成功结扎是提高肺动脉重度狭窄且伴有肺侧枝的重症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成功率的手段之一。有条件实施杂交手术的心脏中心,多采用介入封堵肺侧枝的方法,成效已有报道1,对于无条件应用介入封堵方法,而有一定手术操作能力的基层单位,可考虑肺侧枝结扎。当然术前通过64排CT三维血管重建等影像学技术明确肺侧枝走形是能否成功结扎的关键。

  • 标签: 体肺侧枝结扎 法鲁氏四联症 三维血管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中心切除治疗子宫良性疾患(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难治性功血)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子宫良性疾病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中心切除35例为研究组,同期同样疾病行传统子宫次全切除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性生活质量、围绝经期症状,以及术前和术后3、6月、1年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月经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术后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E2明显降低(P<0.05),FSH明显升高(P<0.05),HL无明显变化。结论子宫中心切除式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易行,不影响卵巢功能、能满足患者既去除疾病又保留子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子宫良性疾病无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的首选。

  • 标签: 子宫动脉上行支 子宫中心体切除术 卵巢功能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切割(PPV)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切割的83例(95眼)PDR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玻璃切割加眼内光凝,并根据具体情况加行巩膜外环扎、巩膜外硅胶垫压、C3F8填充或硅油填充。结果术后视力改善56只眼,其中Ⅳ期11只眼(84.62%),Ⅴ期24只眼(64.86%),Ⅵ期21只眼(46.67%)。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术后视力改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8,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有继发性高眼压、玻璃体腔再出血、并发性白内障。结论玻璃切割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手段;尽早手术治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愈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光凝术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玻璃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月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切除,随诊超过6个月的自发性玻璃体积血患者105例(116眼)的病因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清除玻璃体积血,明确病因。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3眼(占54.3%),老年黄斑变性8眼(占6.9%),视网膜裂孔11眼(占9.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眼(占11.2%),视网膜静脉阻塞12眼(占10.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眼(占2.6%),Terson综合征3眼(占2.6%),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3眼(占2.6%)。术后99眼(占85.3%)视力提高,13眼(占11.2%)视力无明显变化,4眼(占3.4%)视力下降。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自发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多样,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居多。玻璃切除能尽早明确病因,提高视力。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切除的麻醉体会。方法我科2010年1~12月所有小儿扁桃切除均采用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的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过程常规监测ECG、BP、SPO2、ETCO2。结果全组患儿麻醉效果满意,所有患儿毕均清醒拔管送回病房,苏醒过程中无躁动和意识不清,术后恢复良好,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的气管插管全麻用于小儿扁桃切除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 标签: 七氟醚 舒芬太尼 全身麻醉 扁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窦内窥镜下锁孔入路三叉神经部分切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例适应症病人,全麻下,参考颅骨表面标志,乙状窦入路,“s”形小切口,骨窗直径约2.5cm,“十”字形切开硬脑膜,置入内窥镜,观察桥小脑角区复杂的血管神经及其相互关系,部分切断三叉神经。结果全部病例术后疼痛均消失;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内窥镜下锁孔入路操作有其优势,可以多角度观察桥小脑角区结构,对脑组织的损伤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也存在图像缺乏立体感,单手操作,对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等不足。

  • 标签: 乙状窦后入路 内窥镜 锁孔 三叉神经疼
  • 简介: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硬化剂注射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硬化剂注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4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及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治疗硬化剂注射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单、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势,适合腹股沟疝硬化剂注射复发疝患者。

  • 标签: 腹股沟 复发 硬化溶液 无张力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下腺移位预防鼻咽癌放疗口干燥症的长期效果及护理。方法7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在行常规放疗前将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放疗时颏下区设置挡块。99Tc核素扫描检测放疗前后颌下腺功能,测定放疗前后唾液分泌量,放疗60个月进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统计5年生存率。结果放疗60个月试验组颌下腺摄取、分泌功能均明显较对照组好,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唾液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5g和0.73g(P=0.000);试验组中度至重度口干燥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12.9%vs78.6%,P=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和82.4%,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67)。结论颌下腺移位不影响鼻咽癌远期疗效,预防鼻咽癌放疗口干燥症的长期效果良好,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的生存质量。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颌下腺分泌情况,适当限制体位及适时的心理疏导,协助进行腺体功能测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口干燥症 颌下腺移位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