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期治疗半岁内先天髋脱位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8年-2001年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半岁内婴儿先天髋脱位200例。结果:200例采用分期闭合复位治疗,总有效率为97%;有3例发生股骨头坏死,经观察自愈;有3例于3岁时发现复位不满意需切开复位。结论:分期闭合复位法疗效优于单纯一次治疗半岁内先天髋脱位。

  • 标签: 分期 治疗 半岁小儿 先天性髋脱位 闭合复位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及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36例(50只眼)先天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出核及皮质,保持后囊膜完整,术后3个月有后囊膜混浊形成的可用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治疗,单眼白内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双眼白内障患儿三岁时Ⅱ期植入人工晶体。进行为期一年至三年的随访,分析判断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术后弱视训练对巩固后期治疗的重要性。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儿视力有改善征象,表现为明显追光、视物清晰、视力提高、并发症少。结论先天白内障致盲原因主要是形觉剥夺,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以及术后及时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训练治疗。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白内障
  • 简介:摘要采用非测量性观察,标本为成年男性,为7叶肺型,右侧肺分4叶(右下肺分裂成不完全性2叶);左侧肺分3叶(左上肺分成2叶).观察结果分析为先天7叶肺变异。

  • 标签: 肺分叶变异 肺副叶 先天性7叶肺
  • 简介:摘要本文报告1例以纳奶时呼吸困难、发绀起病的先天后纵隔囊肿患儿,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增强+三维重建示后纵隔囊性占位、前肠囊肿(支气管源性囊肿)可能性大,予机械通气治疗仍呼吸困难,放弃治疗后死亡。后纵隔囊肿起病急,临床表现取决于囊肿压迫程度,症状明显者需积极手术,否则预后不良。

  • 标签: 先天畸形 支气管源性囊肿 纵隔囊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2019年6月贵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例先天支气管-胆管瘘(CBBF)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7岁6个月,临床表现为咳嗽伴咳大量黄绿色黏痰,出生后反复肺部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通过电子支气管镜发现瘘口后,与影像科、麻醉科、儿外科多学科协作,经治疗患儿康复出院。CBBF报道较少,针对儿童出生后即出现反复肺部感染伴黄绿色痰液,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肺炎应警惕CBBF,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并联合影像学技术早期诊断,多学科协作下制定合理诊疗方案,提高对此类罕见病的临床诊治水平,减少漏诊及误诊。

  • 标签: 支气管-胆管瘘 支气管镜 难治性肺炎
  • 简介:先天心血管病的病因先天心血管病是先天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由于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致。引起胎儿心脏发育畸形的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近年的研究提示有胎儿周围环境,母体情况与遗传等多种因素。1.胎儿周围环境以及母体的因素以宫内病毒感染最为重要,约10%的先天心血管畸形是由此因素所致,母亲妊娠期三个月内患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以风

  • 标签: 先天性心血管病 胎儿心脏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病毒感染 心力衰竭 呼吸困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先天巨结肠手术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先天巨结肠患儿根治术后再次手术原因。方法收集19例我院再次手术患儿的临床表现、根治术的手术方式、术后治疗等资料,并总结分析其再手术原因。结果再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有术后反复便秘,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肠穿孔,肠粘连肠梗阻,输尿管损伤,术后肠套叠。结论术后反复便秘、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是导致先天巨结肠患儿再次手术的重要原因。术前结肠造影、术中快速冰冻活检是判断巨结肠病变肠管范围的重要依据,病变肠管切除不足是导致便秘复发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根治术 术后并发症 再次手术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23岁,未婚,无性生活史。因“阴道脱出物11年,白带增多伴外阴瘙痒3天”就诊妇科门诊。患者12岁时担重物后发现阴道有异物脱出,圆形,直径约1.0cm,质软,无疼痛,休息后还纳回阴道。之后在长久站立,用力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异物经常脱出,休息后仍可还纳,一直未就诊。

  • 标签: 宫颈延长 先天性 超声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小儿先天膈疝在护理干预帮助下的效果。选取常规组和实验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患者手术期的性能指标,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值得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使用。

  • 标签: 小儿先天性膈疝 综合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马蹄肾及其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来评价KUB、IVP及MSCT检查在马蹄肾及合并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马蹄肾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分别统计KUB、IVP及MSCT对马蹄肾及并发症的诊断率。结果KUB诊断马蹄肾8例(34.8%),肾结石5例(50.0%);IVP诊断马蹄肾10例(43.5%),肾盂积水14例(84.2%),肾结石6例(60.0%);CT诊断马蹄肾23例(100%),肾盂积水19例(100%),肾结石10例(100%)。结论MSCT对马蹄肾及合并症的正确率高于KUB及IVP,可以清楚地显示马蹄肾畸形部位及肾盂积水、肾结石等合并症。

  • 标签: 马蹄肾 多层螺旋CT 静脉肾盂造影 腹部平片
  • 简介:摘要先天白内障是儿童可治性盲的首位病因。先天白内障表现形式多样复杂,常合并其他眼部结构异常;小儿眼球结构和功能处于发育阶段,眼球壁软、血眼屏障尚未发育成熟,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发;因此,先天白内障不是成年白内障的缩小版,有其独特的手术原则。本文根据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多年的临床实践,结合国内外文献,从先天白内障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手术技巧以及围手术期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中华眼科杂志,2021,57:11-16)

  • 标签: 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围手术期 先天性白内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先天弓形虫病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螺旋霉素毒性小,适用于先天弓形虫病。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二者合用是目前治疗本病最常用的方法,可抑制弓形虫滋养体的繁殖,在急性期治疗颇见疗效。

  • 标签: 弓形虫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例先天膈疝患者误诊原因、特点以及机理。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本院就诊2例先天膈疝病患的误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2例病患的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双肺CT示、反应力、营养状况、脑发育、左右两侧膈肌的发育情况、纵隔移位现象、心音移位、胸部听诊、包括食欲、呕吐等的不良症状等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分析。结果两例病例的一般资料P值大于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确认2例病患都为先天膈疝,而不是误诊的肺炎、缺血性的脑病以及急性肠胃炎。根据对各种检查以及指标的观测,发现主要的原因为病患不典型病史、医护人员不熟悉、没有认真检查病患肺部征象等。结论在今后的患儿诊断中,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要注重对先天膈疝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深造,才能准确的判定是否存在先天膈疝现象,防止误诊事件的再发生。

  • 标签: 先天性膈疝 误诊 原因研究
  • 简介:摘要先天小耳畸形是由于胚胎时期第一、二鳃弓及其第一鳃沟的发育异常引起的外、中耳畸形,其中60.4%伴有其他畸形,是继唇、腭裂之后最为常见的面部畸形,临床特征涉及耳廓、外耳道和中耳,但内耳往往不受累及,中耳发育障碍同外耳畸形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对先天小耳畸形的治疗进展进行以下综述。

  • 标签: 小耳畸形 治疗
  • 简介:先天膈疝(congenitaldiaphragmatichernia,CDH)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膈肌缺损,致使腹腔脏器疝入胸腔,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一种先天疾病.据近年文献报道,CDH发病率约为1/2500-3000,若包括死产婴儿在内,发病率接近1/2000,一般左侧多于右侧,左右侧发病比例约为6:1,双侧较少见,约占2%[1].

  • 标签: 先天性膈疝 临床诊治 胚胎发育异常 病理生理变化 先天性疾病 腹腔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