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8 个结果
  • 简介:主要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对VC的影响,加工过程易造成草莓清汁中VC损失,EDTA及醋酸对VC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0.5%的EDTA和0.5%的醋酸以0.5:1.5的体积比混合使用时,保护效果尤佳;草莓预处理中宜选用0.05%的KMnO4溶液,打浆时间为1min,这样可明显减少VC的损失.同时对贮存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最佳贮存工艺参数.

  • 标签: 清汁 VC损失 加工过程 打浆 加工工艺 贮存
  • 简介:综述近几年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对各种方法做出评价,并展望今后相关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前处理 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探询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和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收集到的法规、标准从加工助剂的定义、使用规定、功能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定义不够明确、具体,缺乏对加工助剂的功能作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或残留量)的规定。结论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管理法规,结合我国加工助剂的实际应用情况,对我国加工助剂的管理规定进行完善。

  • 标签: 食品加工工业 食品添加剂 组织和管理
  • 简介:研究了超滤对大蒜中蒜氨酸和大蒜多糖的分离效果。通过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测定了大蒜中糖类物质的分子量分布,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超滤膜;分别研究了料液浓度、压力、加水量、中空纤维膜组件的污染和清洗方法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的糖类物质中M-n大于4880Da的占95%以上,截留分子量为4000Da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对蒜氨酸和大蒜多糖分离的最佳条件为:蒜氨酸浓度2.003mg/mL,压力68.9kPa,加水量1.5倍,该条件下蒜氨酸通过率为81.7%,大蒜中糖类物质的通过率为19.9%;使用后的滤膜对蒜氨酸的通过率为16.8%,仅为原通过率的20.6%;采用蒸馏水清洗滤膜后,蒜氨酸通过率提高到56.6%,恢复为原通过率的69.3%;采用蒸馏水和NaOH溶液混合清洗滤膜后,蒜氨酸通过率提高到79.5%,恢复为原通过率的97.3%。

  • 标签: 蒜氨酸 多糖 超滤 分离
  • 简介:目的:介绍新型微生物多糖—高酰基结冷胶的研究进展和前景。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胶体浓度、外加金属阳离子类型和含量、pH值、糖份都会对凝胶特性和流变性产生影响。结论高酰基结冷胶作为一种新型凝胶剂,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其凝胶特性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 标签: 高酰基结冷胶 特性 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相关原因,为完善管理政策提供背景情况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我国24个省、市、区的1440家餐饮业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发现860家餐饮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160家餐饮业使用了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共发现使用的食品添加剂1985种(次),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275种(次),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171种(次)。在使用添加剂的餐饮业中,42.9%采购添加剂时未索取任何证明,84.8%未配备食品添加荆专用称量工具,94.0%未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71.4%未设置食品添加剂固定存放场所。结论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全适用于餐饮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餐饮业对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认识不足,以至于目前餐饮业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应尽快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与标准,并加大培训与监管力度,严防餐饮业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健康危害。

  • 标签: 餐馆 食品添加剂 研究 参考标准 立法 食品
  • 简介:为了解广东省生吃水产品以及生吃水产品养殖水等中常见病原性生物的污染情况,从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对广东省18家酒店的生食水产品、养殖水和砧板进行卫生检验。结果从325份样品中,检出常见病原菌79株,包括7种致病菌,检出阳性率为24.31%,其中罗氏虾的阳性率高达50%。另外25份生鱼肉中的5份检出华支睾吸虫,检出率为20%。结果显示广东省生吃水产品中普遍存在常见病原性生物的污染,是食用后引起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以及相关疾病发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应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食用安全研究

  • 标签: 生吃水产品 病原性生物污染 食品污染 食用安全性 卫生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人工培育的蛹虫草菌丝体降血脂效果.方法以125.0、250.0、500.0mg/kgBW剂量的蛹虫草菌丝体粉连续给大鼠灌胃28d,并于第15天及第29天采血测定TC、TG及HDL-C含量.结果受试样品组大鼠血清的TC、TG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而其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蛹虫草菌丝体具有降低血脂作用.

  • 标签: 对照组 HDL-C 降血脂作用 含量 大鼠 TG
  • 简介:目的建立转基因大豆的PCR-免疫层析(PCR—ICT)快速筛查新技术。方法利用转基因植物通常含有的CaMV35S启动子作为转基因成分的筛查标记,根据其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分剐用生物素和地高辛标记,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并鉴定PCR产物。结果用新建立的PCR—ICT方法可以检出含0.5%转基因大豆的标准品,对大豆样品的检测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一致。结论PCR—ICT方法通过DNA杂交和金标显色来同时检测、鉴定PCR产物,可以简便、快速地筛查转基因产品。

  • 标签: 黄豆 植物 基因修饰 启动区(遗传学) 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测定
  • 简介:花生风味冰淇淋的试制与生产工艺研究报告张余诚(枣庄山旺食品科学研究所,枣庄,277100)花生是一种很好的植物蛋白资源,在我国许多地区均有栽培,年产量居世界第二位。花生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资源,是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一种高营养食品,每百克含蛋白质25~36g...

  • 标签: 花生 冰淇淋 产品开发 生产工艺 配方 质量标准
  • 简介:文章比较了含有番茄红素的亚麻籽油、番茄籽油和番茄红素胶囊的储存稳定性,考察了在保温加速氧化过程中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亚麻籽油对番茄红素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的番茄红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比在同等条件下的番茄籽油中要慢;但随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含量下降,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含番茄红素的番茄籽油不同,并不完全依赖于样品中的番茄红素的含量,两种植物油均能与番茄红素起到协同抗氧化作用,但亚麻籽油作用更强.番茄红素胶囊中的番茄红素含量稳定性相对较好,保温75d仍能保持原含量的88.84%.实验结果表明,在番茄红素胶囊的制备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亚麻籽油能提高其稳定性和协同抗氧化能力.

  • 标签: 番茄红素 植物油 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 简介:应用琼脂扩散法、铁离子还原法(FRAP)和自由基清除实验法(DPPH)分别研究了猴头菇四种提取液的抑菌能力、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发现发酵上清液和菌丝开水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较差(p>0.05),菌丝乙醇提取液的抑菌效果较好(p<0.05),菌丝超声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p<0.0l);菌丝超声破碎液抗氧化活性最高(p<0.01),其次是乙醇提取液和开水提取液(p<0.05),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最低(p>0.05);超声破碎提取液远大于其他几种提取液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提取的猴头菇提取液抗氧化和抗菌活性最高.

  • 标签: 猴头菇菌丝 琼脂扩散法 丁基羟基茴香醚 铁离子还原法 自由基清除实验法
  • 简介: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中能够提供良好的乳化性能,同时蔗糖脂肪酸酯能够提供抑制耐热性芽孢杆菌作用的性能。本探究针对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发挥的重要性能,通过选用了不同类型的乳化剂进行研究。通过进行单因素实验和长期观察,探究是否有乳化剂能有效取代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中的添加使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蔗糖脂肪酸酯在咖啡乳饮料的使用,使用新型聚甘油脂肪酸酯PD能够在稳定性能和乳化性能上取代蔗糖脂肪酸酯的添加;而在针对耐热性芽孢的抑制性能上,PD在实验到本文攒写期间内表现的效果与蔗糖脂肪酸酯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没发生任何变败,但是在目前的实验阶段中,样品仍在静置观察中,对于PD抑制芽孢性能的作用仍需继续观察,同时,新型聚甘油脂肪酸酯PD在咖啡乳饮料的添加量与蔗糖脂肪酸酯的添加量为一致,较大程度减少原料成本。

  • 标签: 聚甘油酯 芽孢 蔗糖酯 咖啡乳饮料
  • 简介:主要研究不同水解度对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的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相对分子量逐渐减小,其平均粒径、黏度、持水性分别由89.3gm、540mPa·S、699.3%降低至10.2μm、3.07mPa·S、231.1%;而溶解和持油性显著提高,分别由32.55%、112.7%增加至67.85%、174.7%;乳化性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水解度2%时乳化性达到最高为0.462,乳化稳定性无显著变化;起泡显著增加,在水解度2%时达到最大为107.3%。大豆分离蛋白酶解产物具有与原大豆分离蛋白显著不同的理化性质,为其作为新型食品添加剂提供了可能,拓宽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标签: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 理化性质 碱性蛋白酶
  • 简介:随着复合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广泛的生产与应用,其所带来的卫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HACCP作为食品加工生产的一种卫生安全控制体系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接受、认可和应用.本文对复合食品添加剂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制订了监测方法、纠偏措施、验证程序和记录;探讨了在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中通过引入HACCP卫生安全控制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产品卫生安全的可行,对于当前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具有借鉴价值.

  • 标签: HACCP 复合食品添加剂生产 应用研究 危害分析 关键控制点 质量安全控制
  • 简介:分析了大蒜多糖提取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并研究了其通便作用。测定了大蒜多糖提取物中水分、灰分、蛋白、总糖及还原糖的含量;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大蒜多糖提取物和蒜粉对便秘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6h内排便粒数及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多糖提取物的水分含量为6.83%±0.03%,灰分2.60%±0.04%,蛋白0.47%±0.002%,总糖82.32%±0.90%,还原糖0.35%±0.01%;大蒜多糖剂量组均可显著促进便秘模型小鼠小肠推进作用,明显缩短其首粒黑便时间,大蒜多糖的低剂量组还能增加其6h粪便粒数和质量。结论:大蒜多糖提取物对便秘模型小鼠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 标签: 大蒜多糖 组成成分 通便功效 便秘
  • 简介:为确保乳酸菌活菌奶的食用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选择深圳市日产20t以鲜乳、糖类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制成活菌奶的生产厂家为研究对象.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原料乳及辅料采购,生产加工管道与贮存罐的清洗消毒,溶解糖及脱脂奶粉,灭菌,乳酸菌的接种,灌装为活菌奶生产加工的6个关键控制点(CCP),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结果显示该系统简单易执行,可在同行业内推广.

  • 标签: HACCP系统 乳酸菌活菌奶 乳制品 卫生质量 关键控制点 质量控制
  • 简介:根据α-氨基酸和茚三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研究了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赖氨酸含量的方法,探讨了溶液pH、显色剂用量、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对茚三酮比色法定量检测赖氨酸的影响,并测定了赖氨酸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溶液pH为6.0,显色剂用量为1.0mL,加热15min,冷却10min,波长570nm处测定吸光度为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赖氨酸含量的最佳检测条件。

  • 标签: 赖氨酸 茚三酮 比色法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