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在微生物检验中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01月接受微生物检验的患者200例,全部患者采集标本后均给予细菌培养以及涂片镜检,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无菌体液标本合格率为100%,通过细菌培养、涂片镜检检查后,阴性100例,阳性10例,符合率为79.13%。痰液标本合格率为80.0%,通过细菌培养与涂片镜检检查后阳性9例,阴性18例,符合率为67.5%。因粪便标本11例菌群数量较高,故在涂片镜检后仅可对菌群进行观察,亦可对有无真菌感染现象予以判断,但无法鉴定其病原菌。结论:涂片检验、细菌培养在微生物检验中各有优劣处,联合应用两种检验方式更有利于将检验效果提高。

  • 标签: []细菌培养 涂片镜检 微生物检验 价值
  • 简介:摘要:医院属于开展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机构,其承担了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任。因此,在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实现新医疗的目的。但就目前我国而言,医疗信息档案的信息化建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优化与创新,以此来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路进行探究,为临床提供借鉴。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创新思路
  • 简介:摘要:医院属于开展医疗行为的一个重要机构,其承担了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任。因此,在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积极采用新技术进行档案管理,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实现新医疗的目的。但就目前我国而言,医疗信息档案的信息化建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地优化与创新,以此来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思路进行探究,为临床提供借鉴。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档案管理 信息化建设 创新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讨论、学习等转变观念,提高临床护士健康教育的意识、综合素质及健康教育能力,帮助人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本科室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取情模拟联合LBI教学方法对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以及健康教育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情景模拟联合LBI教学 临床护士 健康教育能力培训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及探讨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护理中应用创新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20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将这200例患者分为100例实验组和100例对照组。对对照组病患进行的护理方式是:常规性护理;对实验组病患进行的护理方式是:创新型护理,比较2组病患的心理状态和并发送发生率。结果:1)实验组病患的SDS、SA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2)实验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的低(P<0.05,X2=5.5556)。结论: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病患,可以采取创新型护理的干预方式,该护理手段可以改善病患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现象的发生,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 创新型护理 药物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对 ICU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 ~2018年 6月我院高职高专在校 ICU护士 72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观察比较培训前后核心能力评分、综合能力成绩、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 ICU护士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 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 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 P<0.05)。结论: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有助于提高在校 ICU护士核心能力,同时提升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进而提高 ICU病房护理质量。

  • 标签: 规范化专科能力培训 重症监护病房 核心能力提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革兰染色镜检在微生物标本培养前涂片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抽取的300例送到实验室的微生物标本作为分析对象,其中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标本培养前,实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对照组只对微生物标本培养。分析两组不同方式的培养结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结果阳性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革兰染色镜检 微生物标本 涂片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咽癌临床护理带教教学中问题教学和兴趣培养的有效作用和效果。方法:将2020-5月至2021-9月来我院进行实习的60例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方式,而实验组采用问题教学与兴趣培养的临床带教方式,并对两组实习生的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的30例学生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教学满意程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在鼻咽癌临床护理教学中,对带教方式进行优化,将问题教学与培养兴趣融入其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对实习生护理知识结构的有效构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实习生的临床护理思维,提高其护理综合能力,具有很高的临床教学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问题教学 兴趣培养 鼻咽癌临床护理带教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核心能力培养方法。与现代学徒制临床培养师傅共同探讨现代学徒制学生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培养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使现代学徒制护理学生临床培养期间儿科护理岗位胜任力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培养。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7月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临床带教老师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关于现代学徒制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情况,合作能力较好,占比高达68.29%;责任意识较好情况占比仅12.20%;而较差情况占比高达63.41%。关于现代学徒制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情况,其中应对突发事件较好情况占比仅12.20%。

  • 标签: 现代学徒制 儿科护理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培养法、镜检法检验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应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培养法、镜检法进行阴道分泌物的检验,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应用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培养法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示阳性率为 83 %,镜检法为 92 %,镜检法显著高于培养法( P < 0.05 ),本组患者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占比达 89 %。结论:在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患者的 阴道分泌物检验中,镜检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培养法,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念珠菌感染阴道炎 阴道分泌物 培养法 镜检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检验细菌性阴道炎使用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的效果及细菌类型。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10月~2021年2月,共选取12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入选的患者均接受了PCR检验法和细菌培养法检测,将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分别纳入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比两组的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检出率,以及对不同类型细菌的检出率。结果 PCR组和细菌培养组对细菌性阴道炎阳性患者的检出率分别是90.00%、78.33%,PCR组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在PCR检验中,共分离出144株致病菌;在细菌培养检测中,共分离出97株致病菌。PCR组中分离出113株革兰氏阳性菌,29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78.47%、20.14%,存在显著差异(x2=98.019,P=0.000)。细菌培养组中分离出67株革兰氏阳性菌,25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分别为69.07%、25.77%,存在显著差异(x2=36.468,P=0.000)。两组检测出的结果中,均显示致病菌占比从高到低排列的前5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CR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1.94%、27.78%、15.97%、11.11%、6.94%,细菌培养组对上述致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9.59%、17.53%、24.74%、12.37%、8.25%。两组对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B群链球菌、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PCR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组(P<0.05)。结论 检验细菌性阴道炎时,使用PCR检验法比采用细菌培养法的效果更佳,尤其对棒状杆菌和肠球菌的检出率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PCR检验法 细菌培养法 检验效果 细菌类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全过程护理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102例患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后体外放射治疗腔内放射治疗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 教育 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结果 102例患者放射治疗及护理,原发灶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局部淋巴结转移,明显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不适和痛苦,提高了生存质量。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全程护理对治疗有重大保障,并行之有效。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治疗 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