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急诊接收的患者92例作为实验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其均需要实施生化检验。按照盲选法将其划分为2组,每组46例。采取血清测定的为对照组,采取肝素抗凝血浆测定的作为观察组。就2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的K+、C1+、Ca2+、BUN、Cr、ALT、AS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lu相较于对照组更高,Na+相较于对照组偏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患者进行生化检验时,运用肝素抗凝血浆,可快速分离血浆,且检查结果较为准确,值得重视。

  • 标签: 肝素抗凝血浆 急诊 生化检验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开展贫血诊断鉴别中运用血常规检验的效果进行分析,确定血常规检验所具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在 2018年 5月到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存在贫血症状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贫血类型,进行分组,地中海贫血型患者为 A组,缺铁性贫血患者为 B组,两组人数都是 49例,另外设置一对照组,组成成员为身体健康的成年人,人数也是 49例。对三组成员实施血液检查工作,重点分析指标信息。结果:经过检测之后可以确定,在 RBC/MCV、 RB与 Hb检测中, A组的检测值比 B组更高,而检测 RDW时, B组成员的检测值最高。 B组患者在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结果符合率等方面均优于 A组。结论:血液检验可以在鉴别贫血症状时发挥重要作用,可直接将检测结果设置为诊断贫血类患者的重要类型指标,以此提升贫血鉴别工作的精准度。

  • 标签: 贫血 鉴别诊断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总结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与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24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所有体检者的空腹静脉血,并将血液样本分成2份,每份62例。一份予以溶血处理作为研究组,一份不予以溶血处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检查,分析两组生化检验的结果,包括白蛋白(ALB)、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IL)以及谷草转氨酶(AST)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TP、ALT、TBIL与AST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GLU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B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检验人员在检验时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操作,防止出现标本溶血情况发生,提升生化检验的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人为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的检验方法。方法分析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生化、血细胞分析、血常规、细菌培养、痰支原体培养、酶联免疫法检验、冷凝集试验、血气分析等临床检验的结果。结果酶联免疫法检验结果显示,28例患儿中9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10例急性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炎,4例支气管哮喘。痰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28例患儿中支原体阳性10例,肺炎链球菌阳性6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6例,阴沟肠杆菌阳性6例。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上升,其中白细胞计数<4.0×109/L7例,(4.0~10.0)×109/L8例,>10.0×109/L13例;血小板计数明显上升,血小板计数<10.0×109/L5例,>10.0×109/L23例。冷凝集实验结果显示阴性患儿11例,阳性患儿17例。血沉>20mm/h患儿5例,C反应蛋白(CRP)>10mg/L患儿7例。治疗后,患儿血清CRP水平为(4.41±0.13)mg/L,低于治疗前的(21.43±1.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检验结果对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不具特异性,只有通过多种实验室检测技术,结合多种检验的结果综合分析,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提高诊断率。

  • 标签: 小儿肺炎 支原体感染 疾病诊断
  • 简介:摘 要:当前随着学技术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国家的医疗技术也在持续快速的进行创新。针对临床医学来讲,临床实验室进行生化分析是非常核心的一项内容,因为临床试验能够非常清晰的展现出患者身体环境上的变化,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医生快速的完成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并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率与治疗的准确性。影响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结果准确性比较核心的因素是分析之前所进行的所有准备工作。设备以及相关操作对分析结果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因此,如果要提高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则需要在分析前着重准备。本文专门分析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 标签: 临床 实验室 生化分析 质量保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实施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 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时期接诊的 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的意义。结果:研究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B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研究组的高密度载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 AI小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 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可以更好的对糖尿病进行确诊,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临床价值 血脂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检验妇科内分泌失调的方法,并探寻其治疗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绒毛膜促性腺素、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和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卵泡生成激素和雌二醇水平和治疗前相比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采用绒毛膜促性腺素、人绝经促性腺激素和克罗米芬配合传统西医进行治疗,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内分泌,改善患者症状,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 内分泌失调 检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三大常规是所有患者在入院使所需要检查的重要项目,也是临床进行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提高三大常规结果检查的准确性,使临床诊断更科学更、准确,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探索三大常规检测过程中影响其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指导三大常规科学的检验方法,获取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 标签: 尿常规,便常规,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3月-5月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人员185名,所有受检人员均接受手指末梢采血与静脉采血检验,比较分析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WBC、MCV水平分别为(5.39±1.21)x10 /L、(83.15±6.44)fl,均高于对照组,而该组Hb、RBC、HcT、PLT水平各为(12.72±2.53)g/L、(3.87±0.38)x10 /L、(0.49±0.05)%、(225.72±20.84)x10 /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血常规检验时采用静脉采血方法较手指末梢采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方法 手指末梢采血方法 血常规检验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常规检验中采用尿路感染诊断,做好价值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尿路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同期选取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每组人数分别为100例,做好白细胞以及亚硝酸盐阳性率情况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白细胞以及亚硝酸盐阳性率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亚硝酸盐阳性率和对照组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尿常规检验,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尿路感染 尿常规检验 临床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这对于培养有较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检验医师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作者在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围绕如何平衡“教”与“学”的关系作出了一定的分析,找出了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 标签: 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 教学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体检的56例地中海贫血患者,5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同时选择56例体检的健康人群作对照,为所有人员做血液检验,对比三组人员相关血细胞检验指标。结果 健康组Hb、MCV、MCH、MCHC高于其他两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RBC低于其他两组,MCHC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血液检验是鉴别健康人群和贫血患者,以及不同贫血症状患者的有效诊断方式,具备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贫血鉴别诊断 血液检验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对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贫血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将其列为观察组,根据贫血的类型将其分为甲组(地中海贫血)和乙组(缺铁性贫血),各32例,再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30名健康人,将其列为对照组,对其均行血常规(RDW、Hb、MCH、MCV、RBC等)检验,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各水平均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中,与甲组相比较,乙组RDW、MCV更高,Hb、MCH、RBC等水平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对贫血患者进行疾病类型诊断时,采用血常规检验,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贫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及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03~2019.09月期间未实施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估为参照组,选择2019.10~2021年3月期间实施了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估为实验组,分析2组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估的知晓情况及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估的漏报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以制定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结果:实验组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分的知晓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估的漏报情况比于参照组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估的漏报情况,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建立检验危急值管理体系,并开展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评估,可将危急值的知晓率、回报率、漏诊率予以改善,对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检验 危急值报告 评估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70例贫血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血液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组对比贫血组各项血常规指标水平均较低,且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70例贫血患者,以及30例健康体检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接受血液检验,并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组对比贫血组各项血常规指标水平均较低,且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食品理化检验中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120例待检食品,时间2021年03月-2022年03月,分别展开湿法处理(对照组)和微波法处理(观察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检验满意度、汞回收率、砷回收率、镉回收率和铅回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应用微波法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检验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食品理化检验 样品前处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