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SUCLG1基因复合杂合突变所致的以轻度甲基丙二酸尿症获诊的新生儿琥珀酰辅酶A连接缺乏症1例。患儿生后2 d发病,以"呕吐、拒奶"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气分析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及高乳酸血症。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氨轻度升高、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正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脑发育不良及心脏多发畸形。血液氨基酸及酰基肉碱谱、尿有机酸谱分析提示甲基丙二酸尿症。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SUCLG1基因有2个新突变,即c.40A>G(p.M14V)突变和6~9号外显子的杂合缺失,分别来自于患儿母亲和父亲。患儿经扩容、纠酸等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好转,但乳酸持续偏高,出现水肿及呼吸衰竭,家长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SUCLG1基因突变可导致琥珀酰辅酶A连接缺乏症、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该病无特效治疗,对于喂养困难、乳酸酸中毒、多脏器受累的新生儿,应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基因检测为确诊手段。

  • 标签: 氨基酸代谢障碍,先天性 琥珀酰CoA连接酶类 甲基丙二酸 线粒体脑肌病 酸中毒,乳酸性 婴儿,新生 婴儿死亡
  • 简介:本文报道了在合成天然的蛋白体抑制剂symgolinA(SylA)及其类似物的过程中,首先合成的两种类型的SylA开环类似物。经过7步反应,第一种类型产物总收率在20%-34%之间,第二种类型产物总收率在12%-18%之间。与SylA相似,这两种类型的类似物也都具有肽乙烯酰胺的结构,可能作为Michael受体与蛋白体催化活性位点ThrlO^γ发生1,4-加成反应,从而发挥蛋白体抑制活性。

  • 标签: Syringolin A 20S蛋白酶体 肽乙烯酰胺
  • 简介:为提高合成食品添加剂乙酸肉桂酯的效果,选用荧光假单胞脂肪(PFL)为生物催化剂,肉桂醇为底物,乙酸乙烯酯为酰化试剂和溶剂,研究了PFL在反应器内壁上的固定化、及其催化转酯反应合成乙酸肉桂酯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相对于塑料(PMMA和PET),在玻璃壁上的固定化PFL,吸附牢固,活性高。的固定化中,水可以明显优化PFL,但是不能稳定PFL;如果添加亲水性大分子羧甲基纤维素(CMC),则可以更好地稳定PFL。催化转酯18h,在玻璃壁上的CMC-固定化PFL可转化底物99%,再次使用时仍可转化83%的底物;而水-固定化PFL可转化底物98%,但再次使用时仅转化底物76%;粉转化底物86%,再次使用时转化底物62%。可见,在玻璃载体上的CMC-固定化PFL可更有效地催化合成乙酸肉桂酯。

  • 标签: 乙酸肉桂酯 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 酶固定化 酶活性 酶稳定性
  • 简介:对AChE的Km、Vmax和Ki值的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小菜蛾和绒茧蜂对甲胺磷和甲基异柳磷的抗性与AChE对杀虫剂的不敏感性有关。田间监测结果表明,每年9月至次年2月期间。由于田间杀虫剂选择压较高,小菜蛾AChE对有机磷较不敏感而在每年的6月至8月期间,AChE敏感性有所升高,达到全年的最高点,寄生于同一虫源的绒茧蜂AChE敏感性的变化也呈明显的相关性。绒茧蜂AChE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小菜蛾,尚未达到高度不敏感水平,当田间选择压极高时,可导致小菜蛾AChE呈高度不敏感,此时绒茧蜂AChE也表现出较高的不敏感性。

  • 标签: 小菜蛾 绒茧蜂 乙酰胆碱酯酶 敏感性 有机磷杀虫剂 甲胺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程度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人去乙酰4(SIRT4)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绍兴市妇女儿童保健院收治的肥胖儿童124例为研究对象,参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轻/中度肥胖组(76例)以及重度肥胖组(48例),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儿童62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儿童一般资料,分析儿童肥胖影响因素及血清25(OH)D、SIRT4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结果三组儿童体质量[(26.68±4.98)kg、(33.24±5.48)kg、(37.18±5.88)kg]、腰围[(56.12±4.62)cm、(68.45±5.20)cm、(79.34±5.65)cm]、臀围[(68.42±5.08)cm、(72.45±6.45)cm、(80.56±6.95)cm]、BMI[(15.90±2.04)kg/m2、(23.58±2.45)kg/m2、(25.89±2.35)kg/m2]、胰岛素(FINS)[(26.65±3.68)pmol/L、(34.82±4.15)pmol/L、(48.56±5.49)p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1.06±0.24)、(2.12±0.35)、(3.84±0.52)]、总胆固醇(TC)[(2.21±0.45)mmol/L、(4.14±0.58)mmol/L、(5.96±0.64)mmol/L]、三酰甘油(TG)[(0.68±0.16)mmol/L、(1.12±0.24)mmol/L、(1.56±0.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8±0.42)mmol/L、(2.10±0.32)mmol/L、(1.41±0.25)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98±0.42)mmol/L、(3.12±0.51)mmol/L、(4.10±0.5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62、280.42、53.33、303.44、338.48、755.71、618.75、165.81、186.89、251.42,均P < 0.001);各组体质量、腰围、臀围、BMI、FINS、HOMA-IR、TC、TG、HDL、LDL两两比较:对照组 < 轻/中度组(t=-7.28、-14.56、-4.00、-19.72、-6.49、-21.45、-12.36、9.20、-14.12,均P < 0.05)、轻/中度组 < 重度组(t=-3.79、-10.98、-6.61、-5.19、-15.81、-22.02、-16.34、-8.30、12.68、-10.03,均P < 0.05);各组血清25(OH)D、SIRT4比较:对照组 > 轻/中度组[(60.52±8.95)nmol/L比(49.88±8.12)nmol/L]、[(1.98±0.38)mmol/L比(1.06±0.30)mmol/L](t=7.31、15.89,均P < 0.05),轻/中度组 > 重度组[(49.88±8.12)nmol/L比(41.62±7.50)nmol/L]、[(1.06±0.30)mmol/L比(0.52±0.15)mmol/L](t=5.68、11.57,均P <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腰围、臀围、FINS、HOMA-IR、TC、TG、LDL是儿童肥胖的正向影响因素(B=0.170、0.310、0.403、1.000、3.464、2.080、2.656、4.324);HDL、血清25(OH)D及SIRT4是儿童肥胖的负向影响因素(B=-2.096、-0.156、-6.61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与FINS、HOMA-IR、TC、TG、LDL均呈显著负相关(r=-0.20、-0.46、-0.30、-0.36,均P < 0.01),与FPG、HDL呈显著正相关(r=0.43、0.77,均P < 0.01);血清SIRT4与FINS、TC、TG、LDL均呈显著负相关(r=-0.48、-0.74、-0.61、-0.64,均P < 0.01),与FPG、HDL呈显著正相关(r=0.21、0.84,均P < 0.01)。结论血清25(OH)D、SIRT4水平随儿童肥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且与糖脂代谢关系密切,因此早期检测可反映儿童肥胖程度及糖脂代谢情况。

  • 标签: 肥胖症 维生素D 羟基化 葡萄糖 脂类代谢 胰岛素 因素分析,统计学 儿童
  • 简介:摘要异烟肼作为一种治疗敏感结核病近70年的主要药物,其药物动力学差异可影响其吸收,低血药浓度导致低疗效;反之高浓度可导致肝损伤或死亡。引起血药浓度波动的因素包括异烟肼吸收(如药物-药物、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胃肠疾病,糖尿病或结核病等疾病状态)和肝代谢的异常等。N-乙酰转移2(N-acetyltransferase 2)基因(NAT2)型及蛋白(NAT2)表型的多态性显著影响血浆异烟肼浓度。目前缺乏异烟肼治疗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指南,针对出现的异烟肼不良反应仅基于临床经验采取突然停药或降低异烟肼剂量,但这样的措施可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产生。故进一步明确宿主NAT2基因型及其表型多态性、血浆异烟肼浓度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疗效和将不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核小体重塑与去乙酰(NuRD)复合物是同时具有组蛋白去乙酰化和染色质重塑活性的独特复合物,在转录调节和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近年研究发现,NuRD复合物在γ珠蛋白的调控中,亦发挥重要作用。NuRD复合物中的多个亚基,如染色质螺旋DNA结合蛋白(CHD)、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BD)、GATA锌指结合域蛋白(GATAD)2、组蛋白去乙酰(HDAC)1/2,以及转移相关蛋白(MTA)亚基等,通过不同机制参与沉默γ珠蛋白表达,并且NuRD复合物与其他调控γ珠蛋白表达的转录因子之间亦有相互作用。基于提升γ珠蛋白的表达是治疗β血红蛋白病的策略之一,笔者拟就NuRD复合物及其亚基在γ珠蛋白表达调控中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治疗β血红蛋白病寻找新的分子调控靶点提供参考。

  • 标签: 核小体 Mi-2核小体重塑与去乙酰化酶复合物 珠蛋白类 基因表达调控 β地中海贫血 贫血,镰状细胞性
  • 简介:目的探讨Kiss—1和乙酰肝素(Hpa)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组,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对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体外培养,用反转录-聚合链反应半定量分析Kiss-1和HpamRNA在研究组、对照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表达。结果研究组腺上皮细胞Kiss-1mRNA的表达在增殖期与分泌期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中增殖期腺上皮细胞Kiss—1mRNA的表达与分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腺上皮细胞HpamRNA的表达在增殖期与分泌期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一组中增殖期腺上皮细胞HparaRNA的表达与分泌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ss—1mRNA表达减弱和HpamRNA表达增强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侵袭过程有关,两者在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乙酰肝素酶 KISS-1
  • 简介:摘要表观遗传调控,如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决定干细胞分化方向的重要机制。组蛋白去乙酰抑制剂(HDACi)通过影响不同亚类的组蛋白去乙酰(HDAC)活性,提高组蛋白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影响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以及沿神经元、心肌和造血等细胞谱系的定向分化。HDACi类小分子化合物在体细胞重编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可替代致癌因子c-Myc和Klf4,促进体细胞克隆。研究显示,HDACi的效应与药物剂量、细胞类型和细胞分化状态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阐述了HDACi在干细胞分化和体细胞重编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所涉及的分子通路进行讨论,有助于揭示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关键分子机制,优化干细胞定向分化诱导策略,对干细胞诱导分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 标签: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干细胞 细胞分化 重编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B)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所致记忆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40只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Sham +生理盐水(saline)组、Sham + NaB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 saline组及CCI + NaB组。采用坐骨神经结扎方法建立小鼠CCI模型。造模术后15~28 d Sham+NaB组小鼠和CCI+NaB组小鼠每天给予NaB(300 mg/kg)腹腔注射,Sham + saline组和CCI+saline组小鼠则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14 d及28 d分别采用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检测小鼠运动能力,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及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检测疼痛行为,Y迷宫检测记忆功能。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小鼠海马及脊髓背角组织测定HDAC活性,取小鼠海马测定BDNF及PSD95的表达水平。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给予NaB治疗后,小鼠PWT,PWL,Y迷宫自发交替正确率的组别×时间交互效应显著(F=21.07,6.98,15.92,均P<0.05)。术后14 d,与Sham+saline组相比,CCI + saline组及CCI+ NaB组小鼠PWT[(0.83±0.30)g,(0.25±0.22)g,(0.24±0.11)g;均P<0.05]、PWL[(14.97±4.02)s,(5.99±1.51)s,(6.87±0.90)s;均P<0.05]、Y迷宫自发交替正确率[(71.57±2.80)%,(56.96±0.60)%,(62.86±4.94)%;均P<0.05]均较低。给予NaB治疗后,与CCI + saline组相比,CCI + NaB组小鼠PWT[(0.22±0.13)g,(0.62±0.23)g;P<0.05]及PWL[(5.62±2.00)s,(8.82±2.13)s;P<0.05]、Y迷宫自发交替正确率[(56.54±7.50)%,(66.35±8.20)%;P<0.05]较高,海马[(173.40±7.38)%,(122.70±8.40)%;P<0.05]及脊髓背角[(153.40±10.58)%,(111.40±11.40)%;P<0.05] HDAC活性低,海马BDNF[(0.65±0.06),(0.87±0.43);P<0.05]及PSD95 [(0.70±0.40),(0.87±0.04);P<0.05]表达较高。结论HDAC抑制剂NaB可以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及其所致记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DAC活性、上调海马BDNF及PSD95表达有关。

  • 标签: 神经病理性疼痛 记忆损伤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丁酸钠 海马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组蛋白去乙酰3(HDAC3)在肾缺血再灌注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使用C57BL/6雄性小鼠60只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等量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二甲基亚砜(DMSO)组、I/R+HDAC3抑制剂AES-135低、中、高剂量组。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肾损伤情况;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定量肾功能水平;蛋白质印记(WB)法检测HDAC3及凋亡蛋白表达水平;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SOD)评估氧化应激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Tukey-Kramer检验。结果HDAC3的蛋白表达水平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在缺氧45 min组蛋白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2.147±0.166比1.013±0.023,F=173.4,P<0.01)。高剂量抑制剂组小鼠BUN及Cr水平明显低于I/R组(BUN:26.54±1.16比60.43±3.06;Cr:68.67±6.02比161.70±4.16,F=161.8,P<0.01)。高剂量抑制组小鼠的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3(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明显低于I/R组(bax:3.483±0.136比2.273±0.064;cleaved Caspase-3:1.827±0.069比1.347±0.028,F=7.2,P<0.05),高剂量抑制组小鼠的氧化应激相关H2O2、MDA及SOD的水平明显低于I/R组(H2O2:3.82±0.21比5.89±0.19;MDA:1.34±0.11比2.12±0.09;SOD:154.56±7.21比71.33±6.51,F=243.9,P<0.01)。结论HDAC3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上调,抑制HDAC3通过减少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水平,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缺血再灌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凋亡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小RNA-140-5p(miR-140-5p)通过靶向调控组蛋白去乙酰4(HDAC4)基因表达在胃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院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52例);细胞实验对象为购买人胃正常上皮黏膜细胞系GES-1和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和HGC-27。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RT-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DAC4的表达。在线网站Targetscan预测HDAC4上游调控miRNA。双荧光素报告实验验证miR-140-5p和HDAC4的靶向关系。胃癌细胞依据不同转染处理分组为si-NC组、si-HDAC4组、mimic-NC组、miR-140-5p mimic组、inhibitor-NC组和miR-140-5p inhibitor组。采用RT-qPCR检测胃癌细胞miR-140-5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HDAC4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胃癌组织中的HDAC4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024±0.099比1.512±0.065;0.916±0.160比1.734±0.289,t=29.71、17.86,均P<0.05)。在胃癌细胞中miR-140-5p与HDAC4存在结合位点,双荧光素报告实验验证miR-140-5p结合在HDAC4的3’端非编码区(3’UTR)(0.986±0.050比0.436±0.039,t=15.02,P<0.05)。胃癌细胞中miR-140-5p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细胞(1.021±0.054比0.362±0.029,t=18.62,P<0.05)。miR-140-5p mimic组细胞迁移(180.000±5.890比54.000±3.230,t=32.49,P<0.05)和侵袭(94.000±5.430比43.000±3.420,t=13.77,P<0.05)能力显著低于mimic-NC组,而凋亡能力显著高于mimic-NC组(11.250±1.560比30.240±3.550,t=8.48,P<0.05);miR-140-5p inhibitor组细胞迁移(192.000±6.000比284.000±8.430,t=15.37,P<0.05)和侵袭(89.000±5.110比153.000±6.990,t=12.80,P<0.05)能力显著高于inhibitor-NC组,而凋亡能力显著低于inhibitor-NC组(13.200±1.620比5.350±1.000,t=7.14,P<0.05)。miR-140-5p mimic+Jagged1/FC组细胞迁移(60.000±3.430比196.000±7.230,t=29.44,P<0.05)和侵袭(48.000±3.750比97.000±4.890,t=13.77,P<0.05)能力显著高于miR-140-5p mimic+DMSO组,而细胞凋亡能力显著低于miR-140-5p mimic+DMSO组(28.950±3.240比12.050±1.430,t=8.27,P<0.05)。结论胃癌细胞的miR-140-5p上调表达可通过抑制HDAC4/Notch信号轴进而抑制胃癌转移进程。

  • 标签: 胃癌 微小RNA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 Notch通路 转移
  • 简介:N-乙酰基转移2(N—acetyhransferase2,NAT2)是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ASP)在人体内乙酰化代谢的关键。NAT2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造成氨基酸序列变化,进而影响含量或活性,并对相关药物的代谢产生影响。近年来,NAT2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与SASP药物效应的相关性备受关注,现将目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N-乙酰基转移酶2 柳氮磺吡啶 基因多态性 药物效应 单核苷酸多态性 乙酰化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在IgA肾病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82例,分为NAG正常组(NAG<12 U/L,14例)、NAG升高组(NAG>12 U/L,68例);分析两组患者间临床与病理指标的差异,并评估NAG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相关关系。结果NAG正常组的NAG、血肌酐、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的统计量显著低于NAG升高组(P<0.05),NAG正常组的eGFR的统计量显著高于NAG升高组(P<0.05),病理改变中,NAG正常组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积分显著低于NAG升高组,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量白蛋白、eGFR、系膜增殖、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改变为影响NAG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NAG水平与患者eGFR、mALB以及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和监测IgAN的小管间质病变程度的临床指标。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尿苷二磷酸N-乙酰氨基葡萄糖 肾炎,间质性
  • 简介:细菌脂多糖由O-抗原,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脂质A是细菌内毒素活性的根源。植物脂多糖与细菌脂多糖组成基本相似,但不具有微生物脂多糖的高毒性。目前,对植物脂多糖的合成机制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因此研究植物脂多糖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作者在水稻基因组中发现一个含有大肠杆菌EcLpxA功能结构域的基因,命名为OsLpxA,该基因催化水稻脂质A合成的第一步反应。本研究用水稻(Oryzasativasubsp.Japonica)苗期的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并以此为模板,用反转录PCR扩增OsLpxA基因的siRNA靶序列,并将其连接到表达载体pTCK303上,构建了RNA干扰载体pTCK303-OsLpxA-RNAi。将该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共获得59株具有潮霉素抗性的转化苗。然后利用潮霉素的特异性引物对全部抗性苗进行PCR检测,其中有38株转化苗呈阳性,表明潮霉素标记基因已整合到了水稻的基因组中。最后,利用定量PCR检测38株阳性苗中OsLpxA基因在转录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其中27株阳性苗中导入的OsLpxA基因RNA干扰结构成功地降低了目的基因的表达。该结果为后续对OsLpxA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水稻 UDP-N-乙酰葡萄糖胺酰基转移酶基因 RNA干扰 脂质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基转移Colgalt2基因缺失对于对乙酰氨基酚(APAP)导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olgalt2+/+野生型小鼠20只和Colgalt2-/-小鼠20只(均为C57BL/6J品系)为研究对象,腹腔注射APAP溶液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小鼠分为4组,Colgalt2+/+野生型对照组、Colgalt2+/+野生型给药组(APAP 500 mg/kg)、Colgalt2-/-小鼠对照组、Colgalt2-/-小鼠给药组(APAP 500 mg/kg),测定生存率,绘制生存曲线,通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评价肝脏功能,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肝脏损伤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对肝损伤相关蛋白c-JNK氨基末端激酶(JNK)进行检测。多组样本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方差齐者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者用Games-Howel法。结果与Colgalt2+/+小鼠相比,Colgalt2-/-小鼠给予APAP后,小鼠生存率明显升高(86.7%比40.0%),小鼠肝细胞死亡及炎性细胞浸润轻于Colgalt2+/+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降低[丙氨酸转氨酶:(5 291.90± 1 016.34)U/L比(1 616.90±330.65)U/L,P = 0.000;天冬氨酸转氨酶:(4 978.00±1 028.43)U/L比(1 851.00±437.55)U/L,P = 0.000],肝组织中JNK表达水平降低。结论在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Colgalt2基因缺失对于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Colgalt2可能成为APAP诱导的肝毒性的潜在治疗选择。

  • 标签: 糖基转移酶 对乙酰氨基酚 急性肝损伤
  • 简介:根据GenBank报道的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剂-2(TIMP-2)氨基酸序列和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设计,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适合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目的TIMP-2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pPIC9中,构建了pPIC9-T2表达载体,PCR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得到了正确的TIMP-2基因序列.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剂 人工合成 克隆 GENBANK 毕赤酵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际协作的新生儿筛查数据平台Region 4 Stork(R4S)系统联合切值法分析应用于新生儿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缺乏症(VLCADD)串联质谱筛查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7月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 040 072名新生儿应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数据,使用R4S系统对其中依据传统切值法判别疑似VLCADD阳性的910例样本原始数据进一步分析,以临床诊断及ACADL基因检测结果为依据,统计比较两者的筛查效率。结果切值法判读的疑似VLCADD阳性910例数据经R4S系统进一步分析后,阳性判读减至238例(含9例确诊阳性),确诊患儿ACADL基因测序共发现16种不同变异。假阳性率由0.44‰(901/2 040 072)降至0.11‰(229/2 040 072),阳性预测值由0.99%(9/910)增至3.78%(9/238),筛查特异度由99.96%(2 039 162/2 040 063)增至99.99%(2 039 834/2 040 063)。切值法单独应用与联合R4S系统分析两者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²=393.5,P<0.05)。结论R4S系统联合切值法应用于串联质谱VLCADD新生儿筛查可显著提高筛查性能,降低假阳性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 串联质谱法 新生儿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H2O2)对A549细胞组蛋白去乙酰-2(HDAC-2)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1(MK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不同浓度H2O2(0、100、200、400、600、800 μmol/L)干预A549细胞2 h、4 h、8 h、12 h、24 h和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LDH)实验检测不同干预时间点A549细胞生长受抑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12 h时HDAC-2和MK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2.LDH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与对照组(H2O2浓度为0 μmol/L)相比,随H2O2浓度提高,不同干预时间点(2 h、4 h、8 h、12 h、24 h和48 h)A549细胞抑制率均呈上升趋势。3.不同浓度H2O2干预A549细胞12 h时,随H2O2浓度增加,HDAC-2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下降(F=14.588,P<0.01),MKP-1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F=64.297,P<0.01)。结论H2O2可通过调控HDAC-2及MKP-1的表达,参与肺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过程。

  • 标签: 过氧化氢 A549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磷酸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