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脂肪酸合成(FASN)是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的关键。本研究利用逆转录PCR和RACE技术获得鲤CyprinuscarpioFASN全长cDNA序列为8927bp,开放阅读框7533bp,编码2511个氨基酸。FASN蛋白质相对分子量274145.67D,理论等电点(PI)为6.10。氨基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鲤FASN基因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5.13%~95.34%,与人同源性为61.8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鲤FASN氨基酸序列与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grahamia聚为一支,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结果表明:FASN基因鲤脑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肝脏次之,血液中最低。鲤FASN基因的获得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鲤脂肪酸的合成途径及脂肪发育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脂肪酸合成酶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脂肪具有良好的水解及催化作用,其可于有机溶剂、酯类发挥良好的催化功能。基于此,本文在分析脂肪催化原理的基础上,分别从合成抗抑郁药物、合成抗炎镇痛药物、合成抗菌药物以及合成抗肿瘤药物等方面,阐述脂肪催化药物合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脂肪的应用及发展提供良好的理论参照。

  • 标签: 脂肪酶 催化反应 药物合成
  • 简介:卡巴克络是一种常用的止血药,对毛细血管损伤流血有极为有效的止血效果.此药物的使用历史悠久,但原本的生产工艺中氯乙酰儿茶酚的合成使用剧毒物质一氯乙酸和氧氯化磷为反应原料,存在潜在危害,且氧氯化磷为酸性腐蚀品,对生产装置的要求高.因此通过对中间体氯乙酰儿茶酚合成工艺的研究,改用氯乙酰氯取代剧毒物质一氯乙酸和氧氯化磷,减少了反应潜在危害.经多次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原料(邻苯二酚颐氯乙酰氯)配比(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3种因素对合成反应影响较大.并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结论:当原料配比为1颐1,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40益为最佳合成工艺.最佳合成工艺条件稳定,产率较高.

  • 标签: 卡巴克络 邻苯二酚 氯乙酰氯 酰基化 合成
  • 简介:目的:通过对1例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缺陷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的分析,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为该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这名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血、尿串联质谱和气相质谱检查结果、X光胸片、彩超、头颅MR、脑电图以及诊疗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患儿3岁,主要临床表现初期以腹泻、呕吐为主,后来出现嗜睡、意识障碍,气促、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等。头颅MRI显示双侧侧脑室轻度扩张,脑沟、脑裂稍增宽。脑电图检查结果为界线性幼儿期脑电图,额、中央区尖波数次发放。血串联质谱检查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升高,尿气相质谱2-甲基-3-羟基丁酸明显增高,但未发现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和2-甲基乙酰已酸的异常,基因检测结果为hadh2基因第4外显子p.R130C突变。结论: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缺陷症极为罕见,对有不明原因的难于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症、或不明原因的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应警惕该病,可送血或尿标本进行串联质谱、气相质谱及基因分析,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 串联质谱技术 气相质谱技术
  • 简介:目的建立小鼠1型糖尿病模型,研究糖尿病早期时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的变化。方法雄性成年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糖尿病模型组10只。通过ip链脲佐菌素(150mg/kg)制备糖尿病模型,成功制备糖尿病模型后4周处死小鼠,取血清和睾丸组织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促黄体生成素受体(LHR)、类固醇激素合成灵敏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VI型(3β-HSD6)、17a-羟基化/17,20-裂解I型(P450c17a1)及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III型(17β-HSD3)相应mRNA(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睾酮和黄体生成素(LH)含量、睾丸组织中3β-HSD1、P450c17a1及17β-HSD3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周糖尿病小鼠血清中睾酮和LH含量显著降低(P〈0.05);睾丸组织的Lhcgr、Star、Cyp11a1、Hsd3b6、Cyp17a1和Hsd17b3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0.001);3β-HSD1、P450c17及17β-HSD3活性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早期糖尿病小鼠睾丸中睾酮合成关键的表达显著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睾丸 睾酮 类固醇合成酶 黄体生成素
  • 简介:乙酸癸酯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品的芳香添加剂。因天然提取量少,不能满足需求,通常利用合成方法制备乙酸癸酯。由于化学法污染环境严重、产率低且杂质多,而非水相催化合成乙酸癸酯是一种绿色合成途径,而且副反应少、产率高、产物易于分离提纯。所以,选用假单胞菌脂肪(Pseudomonascepacialipase,PCL)为生物催化剂,在37℃和160r/min的条件下,通过物理吸附,将PCL固定在脱脂棉上,制备脱脂棉固定化PCL,并用于催化正癸醇与乙酸乙烯酯反应,合成乙酸癸酯。结果发现,与棉的质量比为10∶12时,脱脂棉固定化PCL的活性最高,在37℃和160r/min,催化反应6h,转化率达95%以上。在同样条件下,PCL粉仅能催化29%的底物反应。如果重复利用这种固定化,每次催化6h,第3次的转化率仍可达到92%。在25℃和静置条件下,6h后,固定化依然能转化底物89%。可见,脱脂棉固定化PCL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且具有低碳催化特性。

  • 标签: 乙酸癸酯 固定化脂肪酶 酶活性 酶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痴呆患者联合应用盐酸美金刚与乙酰胆碱抑制剂类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评价。方法选取83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痴呆(A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联合应用盐酸美金刚与多奈哌齐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仅单纯应用多奈哌齐进行治疗。对比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为期四个月的药物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3%与72.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美金刚与乙酰胆碱抑制剂类药物可有效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改善其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痴呆 盐酸美金刚 乙酰胆碱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化学合成制药中的绿色有机合成,是指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选择具有高选择性、高转化率,不生产或少生产副产品的对环境友好的反应进行合成,其目的是通过新的合成反应和方法,开发污染最低、能源消耗最少的先进合成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对药物合成中的绿色合成进行了研究探讨。

  • 标签: 化学制药 绿色合成 环境友好
  • 简介:目的分别利用胃蛋白、胰蛋白、胰凝乳蛋白、弹性蛋白对蜈蚣粉进行解并选取最佳用来制备抗肿瘤多肽。方法利用4种对蜈蚣粉进行解,采用MTT体外抗肿瘤实验方法,以蛋白质的水解度及解提取液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为指标,同时以蜈蚣粉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评价4种对蜈蚣粉的解效果并筛选出最佳用。结果胃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10.44%;胰蛋白对蜈蚣粉的水解度为28.29%,在0.125mg·mL~(-1)及0.25mg·mL~(-1)的较小浓度下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低于对照组,但随浓度的增大抑制率逐渐增大,在0.5~2mg·mL~(-1)浓度时,胰蛋白在4种中达到最大抑瘤效果;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的水解度分别为50.45%、44.16%,当浓度〉0.5mg·mL~(-1)时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高于对照组,在浓度为0.5m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2.86%、36.37%,且随浓度增大抑制率增大。结论蜈蚣粉解工艺最佳用为胰蛋白,其次是胰凝乳蛋白和弹性蛋白,而胃蛋白活性较低可以去除。

  • 标签: 蜈蚣粉 蛋白酶 水解度 乳腺癌MCF-7细胞株 细胞抑制率
  • 简介:通过几种不同水提工艺比较,改善白及的出膏率和溶化性.通过加入植物精提复合SPE-002、SPE-006和耐高温的α-淀粉,对白及进行解提取实验,考察在白及的提取工艺中加入不同的对其出膏率及膏粉溶化性的影响.从实验的澄清度和出膏率分析可以得出,上述几种的使用对白及的生产没有产生较好效果.所以实际生产中我们可以选择沉降或者使用澄清剂的方法,弃去沉淀,以期达到生产需求、用药需求.

  • 标签: 白及 酶解 出膏率 溶化性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甲醇弛放气制合成氨的综合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合成氨系统运行更加平稳,不仅改善了操作环境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合成氨 技术改造 效益
  • 简介:钻石因其璀璨夺目的外表和高昂的市场价值被大家追捧,但天然钻石的产量有限。最近,德国就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合成钻石——155克拉的盘型单晶钻石。

  • 标签: 合成钻石 世界 德国 市场价值 天然钻石 外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半微量合成阿司匹林实验的改进方式。方法此次实验主要是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作为主要的原料,同时结合维生素C的催化作用,利用35%的乙醇水溶液作为重结晶溶剂合成阿司匹林。结果此次实验证实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作为原料,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通过分析结果发现当水杨酸的用量是4.0克的时候,乙酸酐的用量为7毫升,维生素C的用量是1片,在70~85摄氏度反应到20min的时候,经过纯化处理可以得到2.16克的阿司匹林精品,收率能够达到83.08%,相较于相同条件下以浓硫酸作为主要催化剂的实验,经过饱和后的碳酸氢钠溶液作重结晶溶剂,收率明显提升。结论半微量合成阿司匹林实验重点以维生素C为催化剂,35%的乙醇水溶液作为重结晶溶剂,收率明显提升。

  • 标签: 半微量合成 阿司匹林 改进方式
  • 简介:由于政策刺激力度的减弱和经济增长动能的转换,一些行业在宏观数据没有明显反弹的背景下出现的较明显的景气现象,主要还是结构性现象。

  • 标签: 合成谬误 周期论 经济增长 景气
  • 简介:摘要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优质、清洁的能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环保政策的实施,对天然气的消费量大幅度提升;但从实际角度出发,我国的三大能源形势是"煤多、油缺、气少",自然界天然气的开采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利用煤制合成天然气就成了重要的获取途径。从物理构成角度来说,天然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甲烷合成技术是煤制合成天然气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煤制合成天然气 甲烷化合成技术 煤化产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儿科解热中,总结并阐述综合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发热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乙酞基酚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布洛芬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用药30min、用药1h的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用药2h、用药4h、用药6h的比较上,实验组的体温下降程度、退热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为5.6%,对照组为22.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发热患儿的治疗中,布洛芬治疗路径效果显著,可以大力的应用于儿科解热中,优化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布洛芬 乙酰氨基酚 儿科 解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联合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在用于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高热患儿150例等分为联合用药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组(单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组(单用对乙酰氨基酚)三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1h、4h和给药6h和24h后,联合用药组患儿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儿,且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高热患儿联合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时,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高热情况,效果优于单独给药。

  • 标签: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小儿高热 疗效
  • 简介:目的考察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为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氯丙嗪或地西泮)和辅酶Q10低、中、高剂量组(1.5、3.0和6.0g/kg,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75、150和300倍),每组12只,雌雄各半,40mL/kg单次ig给药。直接观察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转棒法观察小鼠运动协调能力;Anymaze动物行为学视频分析系统观察小鼠自发活动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紫苏油对照组比较,辅酶Q103个剂量组对小鼠一般行为活动、自发活动、运动协调能力和与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剂量ig辅酶Q10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 标签: 辅酶Q10 中枢神经系统 毒性 小鼠 安全性评价 运动协调能力
  • 简介:高素质的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的素质表现为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诲人不倦的思想态度,“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品质,以及爱岗敬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博大胸襟。说具体就是多读书,修养自身,自成风格,不跟风也不固执,坚守阵地,春风化雨。热烈时,金戈铁马,欢声雷动,调动积极性,启迪心智;沉寂时,摘叶正华,泉水,利于思考和沉淀。提起教师主导的重任,杜绝全由学生“主体”的低效率、低水平而导致的“少慢差费”,力争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课余有时间推荐书给学生去读,让读书成为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定期检查评比学生读书情况,摘要、批注、感悟等都拿来看看,交流心得,畅谈生命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让学生形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枯燥的学习在教师的影响下变得有趣些、丰富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