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全羧化合成缺乏症(holocarboxylase synthetase deficiency,HCS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不及时治疗,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本文报道1例以气促起病的新生儿HCSD,经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予生物素治疗,随访至3岁,智力运动及体格发育追赶至同龄儿正常范围。

  • 标签: 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 生物素 基因 新生儿
  • 简介:摘要氨酰tRNA合成(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aaRSs)是在生物进化初期就出现的一类重要的,其经典功能为催化氨基酸与特异tRNA结合,在蛋白质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深入,发现aaRSs在执行其经典功能外,还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病毒感染人体过程中,aaRSs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抗病毒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针对人aaRSs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抗病毒机制研究与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氨酰tRNA合成酶 病毒感染 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戊型肝炎急性肝衰竭(HEV-ALF)患者血清氨甲酰磷酸合成1(CPS1)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评估血清CPS1水平对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6家医院的100例HEV-ALF患者、100例急性戊型肝炎(AHE)患者以及100名健康人群3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HEV-ALF患者30 d随访期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n=21)和生存(n=79)亚组;根据HEV-ALF患者血清CPS1的中位数水平,分为高CPS1水平(n=50)和低CPS1水平(n=50)亚组;根据HEV-ALF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分为病情好转(n=55)、病情波动(n=32)和病情恶化(n=13)亚组。收集所有纳入对象的一般资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PS1水平。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高CPS1水平和低CPS1水平患者的生存时间。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血清CPS1水平与HEV-ALF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血清CPS1水平预测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效能。结果HEV-ALF组血清CPS1水平高于AHE组[958.6(665.5,1 105.8)pg/ml比549.4(495.0,649.1)pg/ml,P<0.001],AHE组血清CPS1水平高于健康人群[549.4(495.0,649.1)pg/ml比469.9(373.3,564.5)pg/ml,P<0.001]。HEV-ALF患者生存亚组的血清CPS1水平低于死亡亚组[922.6(652.7,1 042.3)pg/ml比1 252.8(933.3,1 555.8)pg/ml,P<0.001],且高CPS1水平HEV-ALF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低CPS1水平患者[24.59(22.11,27.06)d比28.16(26.25,30.07)d,P=0.045]。与入院时CPS1水平比较,波动和恶化亚组血清CPS1水平升高,而好转亚组降低(P均<0.01)。此外,患者血清CPS1水平与丙氨酸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呈正相关(r=0.339、0.304,P均<0.01)。血清CPS1水平预测HEV-ALF患者30 d病死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 0.666~0.941),敏感度为66.67%,特异度为97.47%。结论血清CPS1水平在HEV-ALF患者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戊型肝炎 急性肝衰竭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1(ECHS1)基因导致线粒体短链烯酰辅酶A水合1缺乏症(ECHS1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就诊于徐州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的1例ECHS1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疾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复习。结果患儿男性,年龄6个月4 d,急性起病,临床以肢体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患儿运动发育迟缓,竖头尚可,不能翻身、独坐,不能追视,不能逗笑出声,四肢肌张力增高。入院检查示血乳酸水平升高至6.2 mmol/L,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示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左侧大脑半球脑膜异常强化。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该患儿ECHS1基因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563C>T(p.A188V)和c.5C>T(p.A2V),患儿父亲携带c.563C>T突变,母亲携带c.5C>T突变,均为错义突变。结论ECHS1基因以错义突变为主,大部分为复合杂合突变,少部分为纯合突变。ECHS1基因突变导致线粒体ECHS1D常累及婴幼儿,发病相对较早,临床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运动发育迟缓、肌张力障碍等,头颅MRI可存在基底节区异常信号。对具有类似临床表现和MRI基底节异常信号的病例,应考虑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 标签: 烯酰辅酶A水合酶1缺乏症 ECHS1基因 乳酸 运动发育迟缓
  • 作者: 杨丽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2-10
  • 出处:《中国药理学报》2022年12期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 简介:摘要:近十个年来由于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催化工艺技术已愈来愈多地应用于有机制备,尤其是在不均匀制备、光学生物活性物质和天然产品的制备中,已在医疗、食品、轻工、纺织等产业中获得了日益普遍的运用。论文主要阐述了在蛋白质结构与细胞固定性、非水相介质中的催化剂、低共熔催化反应和蛋白质催化反应以及分离的祸合等方面催化剂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催化剂工艺技术在医药工程和临床检测与处理上的应用。

  • 标签: 酶催化医药工业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抑制剂类药物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AD)临床疗。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痴呆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仅给予乙酰胆碱抑制剂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美金刚。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类药物 盐酸美金刚 老年痴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病型极长链脂酰辅酶A脱氢缺乏症(VLCADD)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4例肌病型VLCADD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肌肉活组织检查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结果4例患者均为晚发肌病型,发病年龄在13~16岁(平均发病年龄14.5岁),确诊年龄在21~54岁(平均确诊年龄42.5岁),均表现为发作性横纹肌溶解症的相关症状(肌肉疼痛、无力、酱油色尿),其中1例合并明显嗜睡。肌肉病理可见轻度脂滴增加,未见空泡形成。在4例患者中基因测序发现6个ACADVL基因变异,分别为c.1283G>A(p.R428H)、c.1532G>A(p.R511Q)、c.833_835delAGA(p.K278del)、c.1843C>T(p.R615*)、c.1748C>T(p.S583L)和c.1391C>T(p.T464I),其中c.1391C>T(p.T464I)为未报道过的错义突变,预测为可能致病,其余5个变异均为已报道的致病性变异。结论肌病型VLCADD以发作性横纹肌溶解症为临床特征,可合并嗜睡;肌肉病理无特异性;患者存在ACADVL基因变异,其中c.1391C>T为新发现的错义突变。

  • 标签: 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横纹肌溶解 基因
  • 作者: 包道日娜 杨宏宇 王芳 周绪杰 张鑫 王素霞 周福德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慢性肾脏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介导肾病诊治创新单元,北京 100034,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慢性肾脏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介导肾病诊治创新单元,北京 100034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病理中心电镜室,北京 100034
  • 简介:摘要该文报道1例辅酶Q(coenzyme Q,CoQ)2基因突变所致CoQ10缺乏性肾病综合征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该患者以血尿、蛋白尿及视力下降为临床表现,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2个月余,蛋白尿无缓解。出生史无特殊,其父母非近亲婚配、均体健。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CoQ2基因c.973A>G(p.T325A)和c.517C>T(p.R173C)突变,结合肾活检明确为遗传性肾病,予减停糖皮质激素后改为补充CoQ10治疗,5周后24 h尿蛋白量由6.01 g下降至1.53 g。

  • 标签: 泛醌 突变 肾病综合征 辅酶Q2 辅酶Q10缺乏 遗传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筛查检出的短/支链酰基辅酶A脱氢(SBCAD)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异常及致病变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筛查的2 730 852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氨基酸及2-甲基丁酰肉碱筛查,对疑似SBCAD缺乏症的患儿通过尿有机酸分析、高通量基因测序进行确诊。分析确诊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化改变及ACADSB基因变异,指导控制蛋白摄入,补充左卡尼汀,随访观察其生长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共确诊SBCAD缺乏症患儿12例,折算患病率为1/227 571。12例SBCAD患儿初筛血异戊酰肉碱(C5)在0.6~2.1 μmol/L之间,均超过正常范围;C5/乙酰基肉碱(C2)在0.02~0.12之间,其中6例超过正常范围;C5/丙酰基肉碱(C3)在0.1~1.16之间,其中5例超过正常范围;游离肉碱(C0)为18.89~58.12 μmol/L,1例超过正常范围。对5例SBCAD缺乏症患儿进行治疗,3例避免高蛋白饮食,2例予左卡尼汀治疗。随访中C5为0.22~2.32 μmol/L,C5/C2为0.01~0.31,C5/C3为0.14~1.7。11例患儿(除例8)新生儿筛查或随访中均出现C5或C5/C2、C5/C3一过性正常,C0为17.42~76.83 μmol/L。12例患儿中9例进行了尿有机酸分析,8例2-甲基丁酰甘氨酸增高。11例患儿接受了基因分析,共发现6种ACADSB基因变异,4种错义变异c.655G>A、c.923G>A、c.461G>A、c.1165A>G,1个移码变异c.746del,1个无义变异c.275C>G,c.461G>A变异未见报道,变异频次前2位为c.1165A>G(40.9%)与c.275C>G(22.7%)。对患儿治疗随访18 d~55个月,仅1例患者出现智力发育落后,其余患者体格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SBCAD缺乏症为罕见病,本研究新生儿筛查折算检出率为1/227 571。通过新生儿筛查可实现大多无症状的患者早期干预。本研究最常见的基因变异是c.1165A>G和c.275C>G.

  • 标签: 短/支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筛查 遗传代谢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MS/MS)中十四烯酰基肉碱(C14∶1)/十二烯酰基肉碱(C12∶1)在新生儿筛查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缺乏症(VLCADD)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索筛查VLCADD的最佳指标组合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和苏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7例MS/MS筛查发现并经酰基辅酶A脱氢极长链(ACADVL)基因确诊的VLCADD患儿和423 507名经MS/MS筛查正常的新生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确定所有新生儿组、足月新生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组C14∶1/C12∶1筛查VLCADD的截断值。同时将不同指标单独或联合组成5个结果判读方案,分别为方案1(C14∶1/C12∶1)、方案2(C14∶1)、方案3(C14∶1+C14∶1/C2+C14∶1/C16)、方案4(C14∶1/C12∶1+C14∶1)和方案5(C14∶1/C12∶1+C14∶1+C14∶1/C2+C14∶1/C16),并计算各方案的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采用χ²检验比较其筛查效率。结果所有新生儿组、足月新生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组C14∶1/C12∶1的截断值均为2.80。5个判读方案筛查VLCADD的检出率均为17/17。其中方案1假阳性率[26.15‰(11 075/423 524)]最高,阳性预测值[0.15%(17/11 092)]最低。方案4(方案5)假阳性率最低,为[0.02‰(10/423 524)],阳性预测值最高,为[62.96%(17/27)],与方案1、方案2、方案3比较,假阳性率(χ²值分别为302.30、11 191.50和32.06)和阳性预测值(χ²值分别为102.51、3 485.61和1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C14∶1/C12∶1是新生儿筛查VLCADD有效的辅助判读指标,推荐C14∶1/C12∶1+C14∶1为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判读VLCADD的最佳筛查指标组合。

  • 标签: 串联质谱法 新生儿筛查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理地区白、汉族人群蛋白去乙酰(HDA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确诊的白、汉族T2DM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T2DM组),同时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健康体检的白、汉族人群100例为对照组(NC组)。特定基因单的变异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对易感基因进行检测。聚合链反应(PCR)法用于易感基因位点的扩增,易感基因的全序列采用测序的方法进行。结果白族组与汉族组rs2530223基因型、rs11741808基因型、rs2547547基因型和rs1741981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4个位点基因型血脂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0.19、0.39、-2.12、-2.04、0.16、1.47、< 0.01、-0.16、-3.17、-2.93、0.69、-2.58、-2.33,均P < 0.05);不同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白族NC组与T2DM组、汉族NC组与T2DM组比较,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多态性不是T2DM的独立风险因子。结论HDAC基因多态性与T2DM、肥胖及血脂紊乱等的关系在白族与汉族人群中存在差异。

  • 标签: 糖尿病,2型 血糖 血脂异常 组蛋白去乙酰基酶 基因型 多态性 危险因素 人种群 遗传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8-2022.8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热孕妇,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布洛芬治疗,观察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同时间体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孕妇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孕妇 发热 对乙酰氨基酚
  • 作者: 韩生龙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8
  • 机构: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伊犁 835000
  • 简介:摘要: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一次能源,在发电、工业燃料、化工原料、汽车能源、居民燃气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虽然我国每年天然气产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仍远远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增长,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而我国的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少油、缺气”,根据国内的能源结构特点,在富煤地区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既可清洁加工利用煤炭资源,也可有效补充天然气资源的供给,缓解国内天然气供求矛盾。

  • 标签: 煤制合成天然气 甲烷化合成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社会对燃料和化学品需求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持续上涨。全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于是人们开始致力于发掘利用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的非化石碳能源,因其环保、储量丰富,被认为是传统化石资源的理想替代品。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学品,成本较低,可以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生物质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利用,是一项具有重要前景的研究。木质纤维素经过催化水解可以得到C5、C6单糖,可进一步合成各种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如糠醛、5-羟甲基糠醛、乳酸和乙酰丙酸等。这些官能化的平台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催化得到燃料添加剂和高附加值化学品。

  • 标签: 糠醛 绿色 合成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亚磷酸二乙酯(DE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磷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亚磷酸二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酯交换反应和亚磷酸酯的水解反应。随后,重点讨论了亚磷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亚磷酸二乙酯可以作为催化剂、还原剂和保护基,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如酮、醛、酯等。此外,它还可用于合成药物、材料和农药等化学品。总之,亚磷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合成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标签: 亚磷酸二乙酯,合成,有机合成,催化剂,还原剂,保护基
  • 简介:摘要:随着食品加工和生物工艺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麦芽中脂肪的研究与应用日益重要。而脂肪活性检测方法和学性质的研究成为理解其功能和特性的关键。然而,这些研究面临着一些局限性和挑战。因此,本文旨在概述麦芽中脂肪的定义和功能,并探讨脂肪活性检测方法以及学性质研究中的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深入研究麦芽中脂肪将为食品加工和生物工艺领域的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基础支持。

  • 标签: 麦芽 脂肪酶 活性检测 酶学性质
  • 简介:本文以具有特殊基团的小分子,合成了具有自催化活性的聚氨酯胶黏剂,并研究了其用量对初始粘度,固化时间的影响,发现其活性不随时间变化,具有永久催化性能,对合成单组分湿固化聚氨酯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自催化;聚氨酯胶黏剂;单组分
  • 简介:摘要:氨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原料,在化学工程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被用于许多行业,如有机化学氨化学品、尿素溶液有机肥料和医药中间体。甚至氨的产量也是国家中级综合经济体系的重要指标。然而,尽管氨合成技术在许多时期都有发展趋势,但仍存在环境问题。如何将生态环境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低压氨 合成装置 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