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县级医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脊柱骨折患者,经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内固定联合椎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通过单纯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的数据对比为97.14%、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实行比较,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脊柱骨折治疗中,经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能促使患者脊柱及早获得恢复,值得在脊柱骨折中治疗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单纯内固定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次全切钛笼钉棒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2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应用后路椎次全切钛笼钉棒固定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为5.00%(1/20);所有患者术后伤椎高度、脊柱Cobb角恢复及脊柱Cobb角恢复均较理想;术后脊髓神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应用后路椎次全切钛笼钉棒固定治疗的疗效显著。

  • 标签: 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笼钉棒固定 胸腰椎爆裂骨折 截瘫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对比椎成形术、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分别为其采用椎成形术、后凸成形术。为两组患者进行VAS疼痛评分、cobb角、椎压缩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VAS疼痛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其cobb角、椎压缩率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应用椎后凸成形术可以降低其椎压缩率与疼痛度,缩小cobb角,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临床疗效更显著。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椎后凸成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本科室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椎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补充钙盐与降钙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营养、运动、日光浴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应用椎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显著,配合营养、运动、日光浴三联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可进步提升疗效,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行与应用。

  • 标签: 不同治疗方案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头孢拉定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患者91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头孢拉定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头孢拉定相比,阿奇霉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炎临床疗效更显著,是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作为急性化脓性扁桃炎治疗中的首选。

  • 标签: 阿奇霉素 头孢拉定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D二聚(D-D),纤维蛋白原(Fbg)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12月在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52例。测定其血浆D二聚,纤维蛋白原的含量以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CT),血小板比积(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PLT低于对照组(P<0.05);MPV、PDW、P-LCR高于对照组(P<0.05);PCT无明显差异。结论D二聚,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各项参数的变化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参数 乙型肝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纤维腺瘤作为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是乳腺检查的主要方法,被认为是黄金组合;CT、MRI等其它检查则被认为是进步补充的检查手段对缺乏特异性的病灶要进行微创活检来定性。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综合影像检查方法将成为乳腺纤维腺瘤的主要方向。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影像学诊断 发展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进行护理管理规范管理后的消毒供应中心作为观察对象,与2015年应用传统护理管理规范管理的消毒供应中心比较,探析护理管理对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进行系统护理管理规范管理后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工作人员考核评分及各科室满意度较护理管理规范管理前有明显提高。结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促进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

  • 标签: 消毒供应专业 影响 护理管理
  • 简介:发展式教学模式作为解决实验诊断学教学中,课时不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之间矛盾的新途径。从设计指导思想、授课安排、针对解决的问题与使用的教育学策略等几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说明。

  • 标签: 教学模式 发展 医学教育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传统湿液与吸了舒湿液吸氧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需实行鼻塞吸氧的病人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传统湿液对照组和实行吸了舒湿液实验组。对两组病人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24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0.0%)小于对照组(4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在96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6.0%)小于对照组(6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士的有效的护理工时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了舒湿液可以明显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传统湿化液 吸了舒湿化液 院内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托普利、安舒通、生脉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右侧心力衰竭(右心衰)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更好的改善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患者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方法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行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卡托普利、安舒通、生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0.0%,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52,P=0.0006<0.05)。结论卡托普利、安舒通、生脉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右心衰效果显著,相对于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缩短心衰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卡托普利 安体舒通 生脉 慢性肺心病 右心衰竭
  • 简介:目的:采用血清三联[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βHCG)]筛查19730名孕中期妇女,以探讨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和18三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间19730名单胎孕中期妇女的血清AFP、uE3、Total-βHCG水平,取其中位数倍数(multipleofmedian,MoM),并结合孕妇体重,计算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及18三综合征的风险率。根据唐氏综合征和预期分娩年龄(expecteddateofdelivery,EDD)为35.5岁时的自然发生率约为1∶380,本研究将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的临界值(cut-off)设定为1∶380,将18三综合征筛查的临界值设定为1∶334。对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分析。结果:19730名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130名,阳性率为5.73%,对1130名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发现有6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其中EDD〈35.5岁以下者有4例;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风险率小于临界值的18600名孕妇中共产下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假阴性率为40.0%(6例检出,4例漏检),其中EDD〈35.5岁的孕妇有3例;18三综合征筛查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02名,占0.52%,经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结果有3例胎儿为18三综合征,18三综合征筛查阴性的孕妇中无18三综合征患儿出生。结论:孕中期行血清三联(AFP、uE3、Total-βHCG)筛查,对于EDD〈35.5岁的孕妇有较高的胎儿唐氏综合征和18三综合征筛出率,但也漏检了3例EDD〈35.5岁的孕妇。对于漏检孕妇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可发现,75%的漏检孕妇筛查结果提示风险率大于1∶1000,而如血清三联筛查采用临界值为1∶700,则能使将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数提高到9例。

  • 标签: 三联筛查 母体血清筛查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入本院进行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的7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以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36例,两组患者均应用般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增用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疼痛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针对性康复护理效果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共84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通过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通过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脊柱后突Cobb’s角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脊柱后突Cobb’s角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弓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聚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5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再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对其均采用C-反应蛋白及D-二聚诊断,比较两组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ROC曲线。结果观察组的D-二聚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的最佳临界点为0.55mg/L,特异度为75.3%,敏感度为98.2%;C-反应蛋白的最佳临界点为5.93mg/L,特异度为71.7%,敏感度为61.8%。结论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采用C-反应蛋白与D-二聚联合诊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疾病治疗提供有效数据信息。

  • 标签: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孕期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及医生医嘱指导。比较两组孕期孕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护理前后孕妇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对孕期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在孕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孕妇优生优育意识,缩短产程,减轻焦虑和产痛,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 标签: 个性化系统化 孕期保健教育 优生优育 作用
  • 简介:摘要射线是种人眼看不见并感觉不到的东西,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放射防护、设备应用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否则,无任何防护的照射会对人体产生有害效应。但个别医疗机构存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就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情况,导致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无保障,公众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因此,对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监督执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深圳某口腔门诊部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的处罚案例的案情、法律适用等问题作简要分析。

  • 标签: 放射处罚 许可 口腔
  • 简介:摘要探讨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意义,对106例肛周脓肿行期手术的患者进行资料分期。结果显示106例患者中,治愈98例,形成肛瘘6例,再次形成脓肿2例。1年后回访无肛门畸形,无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显示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好。减少了肛瘘形成,治愈率明显提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是治疗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