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通过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进行治疗后踝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踝骨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 治疗 后踝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通过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与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40例(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与试验组50例(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接近,P>0.05,无可比性。结论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与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建议进行推广。

  • 标签: 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INF)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LC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并随机其分为两组,甲组采用LCP治疗,乙组采用INF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畸形愈合与成角畸形率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负重时间的对比(P>0.05);甲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乙组长(P<0.05);甲组患者的畸形愈合与成角畸形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采用INF与LCP均有效果,INF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LCP可降低患者的畸形愈合发生率。

  • 标签: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交锁髓内钉固定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化生平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在加速和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化生平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化生平合剂的稳定性。结果RP-HPLC法测定化生平合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表明,黄芪甲苷含量在上述条件下无明显改变,稳定性较好。结论RP-HPLC法能简单、准确的应用于化生平合剂的质量控制中,且本品稳定性良好。

  • 标签: 化生平合剂 RP-HPLC法 稳定性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稳定性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保持稳定的程度,通常指药物制剂的体外稳定性。药物制剂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药物制剂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分解变质,从而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有些药物甚至产生有毒物质,也可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考察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增加稳定性的各种措施,从而既能保证制剂产品的质量,又可减少由于制剂不稳定而导致的损失。

  • 标签: 药物制剂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使用超声弹性成像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134例,患者平均年龄(55.1±6.3)岁,男性69人,女性65人,发现病灶148处。(1)记录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及病理诊断情况。(2)以手术或穿刺病理标本为金标准,对比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不同病变的正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1)超声弹性成像发现a级病灶16处、b级病灶31处,c级病灶58处、d级病灶40处、e级病灶3处,即良性病灶47处,恶性病灶101处。将血管瘤、肝细胞肝癌、转移癌、胆管细胞肝癌病灶进行硬度打分,病灶间硬度存在差异(P<0.05)。(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良性及恶性病变的正确率为95.6%(44/46),98.0%(100/102),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达到94.5%、86.8%。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肝肿瘤的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肝肿瘤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对肾肿瘤的定性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研究。方法将2011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的51例肾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后均实施定性B超检测,与病理结果对照,对其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其中B超检出肾细胞癌23例,符合度(65.22%),肾盂癌诊断出9例,符合度(33.33%),肾错构瘤12例,符合度(33.33%)。结论B超作为一种影像检测技术,只能对部分具有典型声像特征肿瘤做出正确的判断,对过于复杂的肾肿瘤难以鉴别其性质,应结合多种检测方式综合诊断。

  • 标签: B超声波 肾肿瘤 定性判断
  • 简介:摘要目的确立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丸中姜黄的定性和定量方法。方法经与对照药材HPLC图谱的比对,确立HPLC法鉴别姜黄和测定姜黄素含量的方法。结果多数供试品色谱中出现与姜黄对照药材保留时间一致的3个色谱峰,姜黄素进样量在0.0109~0.3866μg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7930626.771035X-3382.771035,r=1.0000;结论此方法对姜黄的鉴别专属性强,定量准确。

  • 标签: 十八味诃子利尿丸 姜黄 姜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动作稳定性是射击心理选材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查阅国内射击运动员心理选材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现状。

  • 标签: 射击运动员 心理选材 动作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该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循环科治疗的1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抽样分析,对临床采用的护理方案和取得的效果予以总结。结果抽取的10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从疾病构成上看初发劳累型、梗死后心绞痛、恶化老类型分别为50、20、12例,自发性和混合性心绞痛分别为10例和8例。在对患者提供一般心血管疾病护理的前提下,结合病人状况给予优质护理,以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结论优质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帮助心绞痛患者降低其内心的焦虑情绪,减轻胸痛症状;促进本病患者快速康复,最终改善其预后品质;各大医院可将该种护理方案予以借鉴。

  • 标签: 不稳定性心绞痛 综合护理干预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性三踝骨折的术前处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例不稳定性三踝骨折伴脱位的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麻醉下行胫距关节复位,克氏针(穿跟骨、距骨、胫骨)固定。结果伤后至骨折内固定手术时间为5~10天,术后伤口均呈甲级愈合。结论对不稳定性三踝骨折脱位进行克氏针(穿跟骨、距骨、胫骨)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成本低,患者经济负担小,制动效果佳,利于皮肤软组织消肿,提高手术安全性等优点。

  • 标签: 三踝 骨折 不稳定性 术前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50例行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分为双侧锁定组,将另50例行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患者分为Y型锁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Y型锁定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00%明显高于双侧锁定组80.00%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4,P=0.0374)。结论Y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有效提高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双侧锁定内固定术有明显优势,在手术方式选择应酌情考虑。

  • 标签: 双侧锁定 Y型锁定 肱骨 粉碎性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INF)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LCP)治疗效果。方法通过50例病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病例INF与LCP治疗,对比分析。结果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针固定更低的切口并发症、踝关节功能评分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与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较好的方法,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效果更好。

  • 标签: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 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两种固定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医嘱有插胃管的病人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泵延长管,延长管过两侧耳廓时穿过5厘米左右的止血带。对照组采用胶布固定。结果观察组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量泵延长固定方法固定胃管不仅易于固定,而且病人舒适、清洁,减轻置管后护理工作量。

  • 标签: 胃管 固定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同时进行手术配合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例进行经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患者,在手术时进行手术配合,观察其效果。结果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个月,恢复良好,无复发现象。结论经腹腔镜子宫骶骨固定术的手术配合,能够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对于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骶骨固定术 手术配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xpertTibialNail,ETN)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19例应用ETN治疗胫骨干骺端骨折的患者采用术前处理,术后护理并注意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使踝关节的活动范围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结果所有患者膝、踝关节无萎缩,外观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结论通过这种新型的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胫骨干骺端的骨折,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患肢功能的锻炼,增加了踝关节的活动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对护理技术水平的肯定,从而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胫骨干骺端骨折 ETN 护理
  • 简介:摘要经口气管插管在临床抢救危重症患者中是一个重要手段。气管插管脱出是临床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是防止气管导管意外脱出的重要方法。通过介绍医用脱脂绷带双套结在牙垫固定翼前后将气管导管和牙垫并列固定法,说明对使用插管过程中造成的牙龈和口腔黏膜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固定更加牢靠。

  • 标签: 气管插管 牙垫 胶布 医用脱脂绷带 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本组45例跟骨骨折,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12~24个月。结果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其中优21足,良17足,中5足,差2足,总体优良率为84.4%。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将9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综合护理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胫腓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了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进针方式、适用条件、禁忌症、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及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为提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脊柱损伤的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 标签: 椎弓根 螺钉 内固定 治疗 脊柱 损伤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