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正>词是意义与语音的结合体,在书面上表现为意义与形体的统一。不同语言的词汇有不同的系统,又各有自己的特点。一个词有一个意义,但又可以有几个意义。如果把不同语言的词汇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意义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交叉情况。一般说来,不同语言的词汇之间,这种词的意义和那种词的意义相对应的情况是较少的,而不相对应的情况则是多数的。这是学习第二语言时经常碰到的“麻烦”,也是教第二语言时必须注意随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比如,汉语里的“打”这个动词。它的意义和用法是多样的,我们如果用朝鲜语来表达“打”的这些意义和用法,就必须使用许多不同的动词。

  • 标签: 汉语词 词义 同语 意义和用法 “打” 朝鲜语
  • 简介:以今释古化难为易──读《文白对照十三经》和《文白对照诸子集成》李宗桂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的热潮,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这期间,在反对全盘西化,反对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呼声中,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口号下,出版界把经史子集出了个遍!然而,我们遗憾(甚至...

  • 标签: 十三经 化难为易 注译 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释古
  • 简介: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事务公文的写作也要求范围愈广泛、层次更精深。事务公文的深化和完备,是促进管理工作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方案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实用性文章,凡是重大的活动,重要工作,都要在事前制定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比较之后,“择其善者而从之”。

  • 标签: 写作 公文 反复 文章 层次 论证
  • 简介:韵律信息影响着副词在句中的解读。在有“都”的句子中,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如果重音在主语上,“都”有甚至之意;如果重音在“都”上,“都”表示总括之意。这种说法依赖于语感,缺少实验的验证。本文以实验研究的方式研究了汉语母语者和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解读带有不同重音的“都”字句的情况。研究显示,二语者利用韵律信息解读“都”字句歧义的情况同母语者存在着显著差异,这对目前强调语法的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

  • 标签: 焦点 “都” E—prime 二语习得 韵律
  • 简介:《汉语拼音方案》对提高国民语文素养厥功至伟,对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更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回望过去,只为更好地面向未来。这里拟对《汉语拼音方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贡献、开启新时代汉语拼音的新征程略加申述,参以己见。不妥之处,祈望方家教正。

  • 标签: 《汉语拼音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育 创造性贡献 教育工作者 语文素养
  • 简介:【2016原创仿真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继"毒胶囊""速成鸡"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之后,一些商家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仍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茅以升修建的钱塘江大桥,设计寿命50年,如今使用78年仍岿然不动,连大修都没有,已经超出"保质期"28年,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天山脚下陈俊贵给战友与班长守墓的义举没有"保质期",因为那是对承诺与良心永恒的坚守......

  • 标签: 系列食品 钱塘江大桥 天山脚下 茅以升 设计寿命 阅卷老师
  • 简介:根据本地话的特点学好普通话稷山这一带的方言,也是北方官话。这儿的人学习普通话,有很多方便的地方。一般说,标准音所有的音素,这一带的方音里全都有,教哪一个音都用不着费什么劲。这儿所用的词汇,尤其是基本词汇,也是和普通话相同的地方多,只要在语音上变一变就行了。在语法上,本地话和普通话更没有多大差别。这些都是学习普通话的有利条件。不过,有利条件要会利用

  • 标签: 普通话教学 北方官话 上变 本地方言 南腔 标音
  • 简介:苗语东部方言(湘西苗语方言)文字已经创制出来并正在积极大力推行。它是采用拉丁字母的拼音文字,是在汉语拼音字母的基础上仿拟创制的。它的特点和结构形式是以声母加韵母再加声调字母三者紧密结合成一个音节的。解放以后,汉

  • 标签: 汉语借词 东部方言 汉语拼音字母 仿拟 拼音方案 苗族人民
  • 简介:今年是刘孟扬《中国音标字书》出版110周年,注音字母颁布100周年,国语罗马字颁布90周年,《汉语拼音方案》颁布、周恩来《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发表60周年。我们应该纪念为《汉语拼音方案》作出贡献的几代人,颁布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的蔡元培先生诞生150周年,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设计者之一、拼音方案设计领导人吴玉章诞生140周年,周恩来同志、倪海曙先生诞生120周年。

  • 标签: 《汉语拼音方案》 普通话 国语罗马字 推广 当代 文字改革
  • 简介:文章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中共提取了66条“有+名”类词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部分词或词的义项在不同词典中存在词性标注分歧,有的还存在词标注与释义、用例域上不一致的现象,而这些分歧主要集中在动词与形容词。通过分析,文章发现分歧的根源在于该类词中“有”的多义性和名词性语素的复杂语义。基于此,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一套针对“有+名”类词词性的判定方案,即结合动-形量化标准、语义辨析和大规模语料库的语料验证来确定存在分歧的“有+名”类词的词性。此外文章还对其中部分形容词提出了增加深层义的阐释以及改进相关配例的建议。

  • 标签: “有+名”类词 词性标注分歧 成因分析 判定方案 释义用语
  • 简介:在L2学习者的汉语表达中,有些词语间的混淆关系很复杂,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切分、构组,以方便辨析。本文提出构组应遵循四个原则:1)在同一义位上混淆的词语宜同组;2)在同一用法上混淆的词语宜同组;3)在不同义位和用法上混淆的词语不宜同组;4)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可适当并组。根据这些构组原则,本文还针对多种复杂而典型的混淆情况提出可供参考的构组方案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词语辨析 易混淆词 构组
  • 简介:2月23日,国家语委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实施方案专家论证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周建设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有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田立新、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规划协调处处长易军,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教授,国家语委科研基地语言智能研究中心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

  • 标签: 文化传播 汉语 教育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