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弓螺钉骨水泥强化方式治疗高龄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高龄腰椎不稳症患者65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心组(n=35)、空心组(n=30)。实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统计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分级、融合情况、术前及术后3、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结果空心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实心组(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组坚强骨融合率(93.33%)与实心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实心组,Cobb角、椎体变形指数小于实心组(P<0.05);术后3、6个月空心组VAS及ODI评分低于实心组,JOA评分高于实心组(P<0.05);术后1个月空心组神经功能分级优于实心组(P<0.05);空心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与实心组(2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强化普通实心螺钉、空心螺钉均骨融良好,术中失血量相当,但骨水泥强化空心螺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并可有效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减轻疼痛及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腰椎功能。

  • 标签: 腰椎不稳症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4年 1月至 2019年 10月入住本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 8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40)与对照组( n=40)。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与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0.05),但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相比较差异性不明显( 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椎弓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就是单侧椎弓螺钉内固定,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在实施椎间融合术的过程中给予充足的刚性内固定。本文对单侧椎弓螺钉内固定的作用性、局限性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方向进行综合阐述。

  • 标签: 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 胸腰椎骨折患者共 8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切开椎弓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生理应激程度、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生理应激程度低于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好,安全有效,可减轻应激。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 胸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经椎弓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AS) 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护理。方法  采用后路椎弓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 6 例强 AS 并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 JOA 颈椎评分标准和 VAS 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效果评价。 结果 手术时间 ( 98. 17 ± 9. 85) min,术中出血量 ( 301. 67 ± 34. 30) 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 3 ~ 6 年。 6 例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 2 例表现为枕大神经刺激症状者,术后即消失; 3例伴有四肢不同程度运动及感觉障碍者,术后 6 个月~ 1 年完全恢复。 VAS 从术前 ( 7. 0 ± 1. 0) 分降至末次随访时 ( 2. 2 ± 1. 2)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JOA 从术前 ( 7. 17 ± 2. 48) 分提高至 ( 13. 67 ± 2. 42)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结论 精心的术后护理可提高后路椎弓螺钉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是治疗 AS 并寰枢椎脱位不稳的有效治疗效果,加快恢复进程,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 标签: [] 强直性脊柱炎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腰椎骨折患者的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成果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骨折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纳入对象均为笔者医院骨外科收治行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56例,研究开展时间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依据择期手术时间分组各28例,参照组辅以基础护理,实验组辅以手术室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腰椎骨折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3月采取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性进行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率。结果: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率为20.0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70.00%,P<0.05。结论:对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模式能够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率,具有较好的临床表现。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丝钉内固定 手术室护理 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70例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常规组与配合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配合组行手术室护理配合,对比两组并发症。结果:配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2.86%,常规组是20%,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配合可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腰椎骨折 手术室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后路椎弓螺钉固定联合rhBMP-2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单纯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BMP-2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Prolo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治疗后的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滑脱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rolo评分、ODI评分、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滑脱角、椎体滑移度、椎间盘高度、滑脱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通过后路椎弓螺钉固定联合rhBMP-2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腰椎植骨融合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rhBMP-2 退变性腰椎滑脱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共计52例,对全部患者均采用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比较患者术后1天以及术后14天的应激反应蛋白检测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比较患者术前以及术后5个月的Cobb角检测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更为确切,可以有效调节其应激状态,并能够显著改善其脊柱状态,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腰椎骨折 不伴有脊髓损伤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采取椎弓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例数合计为48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21.1月到2022.1月,对比患者经过治疗前后的腰椎恢复情况。结果 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在采用椎弓螺钉内固定术进行半年治疗后Cobb角在X线下显示的正位、侧位、上下终板成角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椎弓螺钉内固定术对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的临床治疗手段,值得不断对其进行推广研究。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腰椎骨折不伴有脊髓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择我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手术治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研究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组进行开放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VSA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带支具离床时间、在院时间与对比组相比明显缩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对比组明显减少;研究组手术后6月cobb角、VSA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明显优于对比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脊柱骨折运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及早恢复,具有较明显治疗优势。

  • 标签: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一共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行后路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行经皮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 脊柱胸腰段骨折 手术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与传统开放椎弓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比较。方法本研究资料为在我院治疗的5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0.5±4.8)min、(58.7±17.6)ml、(57.9±6.8)mm、(8.4±1.8)d;对照组分别为(93.7±14.3)min、(179.8±19.4)ml、(91.3±11.7)mm、(16.1±3.1)d,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7±0.5)分、(4.2±0.7)分,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微创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用经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患者术后VAS评分、椎体压缩率、Cobb角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本院6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单纯给予跨伤椎固定治疗的方法,观察组(31例)给予在跨伤椎固定的基础上加用经伤椎椎弓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术前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椎体压缩率和Cobb角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椎体压缩率 Cobb角 VAS评分
  • 简介:背景:胸腰椎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后路椎弓螺钉固定治疗为主要干预方式之一,但不同节段固定的选择尚存争议。目的:比较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共收治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伤椎固定基础上,采用长节段(伤椎上、下各2个椎体固定)固定治疗的作为长节段组,采用短节段(伤椎上、下各1个椎体固定)固定治疗的作为短节段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固定方法均显著矫正了伤椎前缘压缩度及Cobb角,随访过程中均发生矫正丢失。长节段固定较短节段固定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P<0.05),但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缘压缩度及Cobb角均矫正更好、矫正率更高,且矫正丢失率更低(P<0.05)。结论:后路长节段和短节段椎弓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长节段固定较短节段固定的手术损伤大,但短期随访具有更好的矫正疗效、矫正丢失率更低。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 长节段 短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