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者简介秦秀妹,(196512-),女,汉,广西临桂县人,在职研究生,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孕妇肝功异常的病因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8181例孕妇肝功测试的结果,对肝功异常孕妇追踪观察整个孕期及产后2周。结果6个月中有8181例孕产妇进行了肝功测试,发现206例肝功异常,其中由妊娠相关原因所致的肝功异常91例(占4417%),非妊娠特原因所致的肝功异常有56例(占2718%),59例孕妇(占2864%)肝酶暂时升高原因不清。和妊娠有关的肝酶异常出现在孕中期(1991%)和孕晚期(1554%)相对多于孕早期(874%)。引起妊娠期肝功异常的最重要因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乙型肝炎、妊娠剧吐,观察期间未见孕妇死亡。结论妊娠期肝功异常的原因复杂多样,部分孕妇可有肝酶无特异性短暂升高。由妊娠有关原因所导致的肝功异常的孕妇其转氨酶(ALT)在产后很快恢复正常。

  • 标签: 妊娠 肝功能测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与肝功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种类的高脂血症其肝功指标的特异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高脂血症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脂血症,根据高脂血症类型将其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TC组30例)、高甘油三脂组(TG组36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混合组31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组(低HDL组25例),另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调查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肝功检测,获取患者肝功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肝功检测结果显示高脂血症组患者肝功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C组、TG组、混合组及低HDL组与对照组比较ALT及AST指标均有所升高,其中以混合组AST、ALT升高最为显著,并且TC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高于TG组,而TG组与混合组直接胆红素水平要明显低于TC组与低HDL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脂症患者进行肝功监测,可发现其肝功酶学指标的异常变化,并且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具有不同的指标表现,因此,在早期进行肝功检测,有助于高血脂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高脂血症 肝功能 相关性 检测价值
  • 简介:1例70岁女性患者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2周后因效果不佳换用加巴喷丁(首日300mg,1次/d;第2天开始300mg,2次/d)。1个月后,患者进食烧烤食物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403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40U/L,乳酸脱氢酶(LDH)601U/L,碱性磷酸酶(ALP)161U/L,γ-L-谷氨酰转移酶(γ-GT)295U/L。停用加巴喷丁,给予保肝治疗。1周后复查,ALT38U/L,AST19U/L,LDH143U/L,ALP146U/L,γ-GT134U/L。

  • 标签: 加巴喷丁 肝功能不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暴发性肝功衰竭(fulminantliverfailure,FLF)又称急性肝功衰竭,是一种预后极差、病死率极高的临床危重症。FLF既往采用内科治疗,部分患者能获得康复,但病死率高达80%以上。临床实践证实FLF患者较其他终末期肝病患者是更理想的肝移植受者。因此做好FLF患者术前评估以及移植术后的预后判断,对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实现供肝资源最优化配置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肝移植 暴发性 肝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急性肝功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是原来无肝病者肝脏受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严重临床综合征,死亡率高。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脑水肿是最主要的致死原因。除少数中毒引起者可用解毒药外,目前无特效疗法。急性肝功衰竭预后恶劣,死亡率高达70%~80%。其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本文就其急诊急救及临床护理作简要综述。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护理 急诊急救
  • 作者: 孙鹿希 王强 游燕 常晓燕 白炜 阮桂仁 陈苗 王曦 冯云路 钱家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5-08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00730
  • 简介:摘要患者女性,56岁,既往1型糖尿病病史,本次因腹泻7个月,发现肝功异常6个月收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和肝功异常,同时伴有腹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CA19-9及癌胚抗原(CEA)升高。慢性腹泻,粪便苏丹Ⅲ染色阳性,病程中消耗症状重,整体符合脂肪泻特点。之后患者逐渐出现以肝脏合成指标异常为主的肝功损害表现,肝脏影像提示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明显肝脏缩小,但肝脏形态改变与门脉高压不平行。经肝脏活检病理提示亚大块坏死后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伴细胆管增生。经两次小肠黏膜活检,病理显示小肠绒毛几乎完全萎缩伴隐窝增生、杯状细胞消失和黏蛋白减少,潘氏细胞几乎全部消失,未见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病程中利福昔明治疗未见改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经消化科、病理科、内分泌科、血液科、感染内科、风湿免疫科等多科协作,最终明确自身免疫肠病的诊断。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联合西罗莫司治疗及补充消化酶、肠道菌群调节等支持治疗后,目前腹泻缓解、肝功恢复正常。

  • 标签: 腹泻 肝功能异常 自身免疫性肠病
  • 简介:摘要急性肝功衰竭(acutehepaticfailure,AH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关于急性肝功衰竭的定义和命名,至今未获统一。1970年Trey等最初提出暴发性肝功衰竭的定义。1986年Bernuau等把急性肝功衰竭定义为快速发展的严重肝细胞功能损害,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特别是凝血酶原和因子V血浆含量降至50%以下,一旦发生肝性脑病,则诊断为暴发性肝衰竭或亚暴发性肝衰竭。1993年O’Grady等主张将急性肝功衰竭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 标签: 急性肝功能衰竭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同所检测血糖值和血脂结果出现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间于我院进行体检的患者中随机选择 20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 2组,每组 100例 ;其中对照组为无任何疾病的健康人员,而实验组为均患有脂肪肝疾病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和血脂情况施行对比。结果:患有脂肪肝的实验组患者的甘油三酯、 γ-谷氨酰转肽酶、 AST、总胆固醇以及 ALT明显比无任何疾病的对照组中成员的甘油三酯、 γ-谷氨酰转肽酶、 AST、总胆固醇以及 ALT更高,且 2组数据相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患有脂肪肝疾病患者不仅具有肝功异常的状况,其血糖值和血脂情况也存在紊乱的现象。因此,尤其要注重对患有脂肪肝患者各项体征的检测工作,定期运用超声仪器对患者的血糖值、肝功以及血脂情况进行检查,在进一步掌握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施行针对性的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 标签: 血糖值 肝功能 血脂 脂肪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功检验中溶血标本对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受健康体检的90例受检者,将血液标本有无溶血分成溶血组(45例)及未溶血组(45例),两组均进行肝功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组肝功各项检测结果结果溶血组TP(85.33±10.24)g/L、ALB(56.45±4.73)g/L、AST(35.23±14.21)U/L、ALT(32.46±14.34)U/L,均高于未溶血组(P<0.05)。结论溶血标本会影响肝功的检测结果,在进行检测过程中需严格管控客观因素,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肝功能 溶血标本 检验 准确性 影响